跛足權貴打斷平民英雄腿
作者: 傅正明

文化走廊

更新於︰2012-09-05 Print Friendly and PDF

即使平民英雄腿被跛足權貴打斷,身殘卻心智健全的英雄,仍然有活下去的理由,可以發現這個世界的殺不盡撲不滅的愛和美。

即使平民英雄腿被跛足權貴打斷,身殘卻心智健全的英雄,仍然有活下去的理由,可以發現這個世界的殺不盡撲不滅的愛和美。

滴水見宇宙,片言明百意。說不盡的莎士比亞,卻可以用精練的語言來總括其浩瀚的思想內容。

在倫敦奧運前後,陣容強大的演員在倫敦市區面向普通觀眾朗誦莎士比亞的詩歌和名言,表演戲劇片段。這一藝術活動,精練地題為「生存還是毀滅(或:是還是不是):遇見莎士比亞」(To Be or Not To Be: Shakespeare- Encountered),從六月延續到九月,成了首屆「世界莎士比亞節」一道獨特的景觀。

借以認識現代社會常見的悲劇

哈姆雷特在生死抉擇面前提出的問題,不僅反映了身陷矛盾中的劇中人的困境和猶豫,而且可以借來認識現代社會常見的悲劇。

如果要借一首詩來看莎士比亞早就開了先聲的現代性,我最推崇的,是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第六十六首。我在《英美抒情詩新譯》(台灣商務印書館,二○一二)中的譯文如下:

萬事令人煩惱,/不如一死了之,/眼看天才生來命苦去行乞,/穿金戴銀的,/一肚子敗絮,/發過聖誓的,/誓言早拋棄,/行善受懲罰,/作惡有獎掖,/童真女子被迫做娼妓,/缺德衙門抓了義人亂定罪,/跛足權貴打斷平民英雄腿,/官媒成言霸,/堵住書生嘴,/蠢才耍花招,/江湖充良醫,/純真被人當作頭腦簡單好欺負,/邪惡橫行逼良為盜賊:/萬事令人絕望,/只剩一條死路,/怕只怕,/平生所愛怎一個獨字了得。

在此,詩人或詩的主人公同樣面臨生死抉擇。造成這種悲觀厭世情緒的,是詩人列舉的一系列乖戾、殘酷的社會現象,帶有濃厚的反諷色彩。借這種反諷來認識當今中國政治的無道、財富分配的不公、道德的淪喪、官僚的壓迫、檢查制度的嚴酷⋯⋯,就不難發現,莎翁寫於數百年前的詩句,竟然如此精當地針砭了今天的時弊!而在莎翁的故國,已經有了他們在奧運開幕式上炫耀的全民醫療保險體制。

今天,英國人還套用林肯關於「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政府的名言,強調莎士比亞屬於所有的人:「民有的莎士比亞,民用,民享」(Shakespeare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用,民享,就是世人對莎士比亞可以重新闡釋,不斷改編或翻譯為各種語言,可以借來針砭時世,引領潮流,或借用為藝術創新的靈感源泉,從而讓讀者觀眾得到既古色古香又摩登清新的審美享受。

當代之惡超過莎士比亞時代

翻譯理論家薩瓦里(T.H.Savory)在《翻譯藝術》中曾列出十二條兩兩相反的翻譯要求或六對標準,其中兩條是:譯文應該讀起來像原作的同時代作品;譯文應當讀起來像譯作的同時代作品。我在譯莎翁原詩第六行和第十一行時,基於這種翻譯觀,原本想吸收兩個網絡流行語,略加增添分別譯為「童真女子被迫做了俯臥撐」,「純真被人當作頭腦簡單好殺熟」。當然,這只是一時萌念,怕過於搞笑,沒有這樣落筆。

我們的時代,在某些方面比丹麥王子或莎士比亞的時代更殘酷。王子的弒兄娶嫂篡奪王位的叔父,是「惡」的化身,當今之「惡」,已經惡到作家難以想像難以虛構的荒誕程度。

莎學家一般認為,可以與這首十四行詩並置齊觀的莎翁名言,是哈姆雷特的那段關於是非生死的詰問:「誰甘心忍受時代的鞭笞和嘲弄,壓迫者的無道,驕狂者的凌辱,失戀的劇痛,法庭的拖延,官府的橫行,不可稱道的隱忍縱容的踐踏?假如他以白刃刺進自己的血肉之軀,如此了結豈不更好?」

哈姆雷特最後沒有死於自殺,而是在奸雄精心布置的決鬥中與敵手同歸於盡。類似的是,這首十四行詩有一種近乎起承轉合的技巧,在結尾處詩人想以自殺來否定世界的醜惡本質和權力結構。但與《哈姆雷特》劇情不同的是,最後一行出現了令人驚喜的逆轉:「怕只怕,平生所愛怎一個獨字了得。」雖然,這首詩屬於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第一部分,即獻給「俊美青年」的詩歌系列,但此處原文的my love 可以寬泛地解讀為戀人、朋友或詩人所愛的美和藝術。這一結尾,有一行壓倒十三行,或四兩撥千斤的力量。詩人沒有選擇自殺,否則,就沒有後面第六十七首,第六十八首⋯⋯。

莎士比亞在黑暗時代看到了微弱如螢火蟲的光明,寫出了陰晦人生的亮點,這正是文學的奧義。

文學所關注的世界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一方面,在高度發達的民主國家,大規模的政治和社會衝突早已緩和下來,悲劇近乎死亡,另一方面,在殘餘的專制國家,內亂、酷刑和隱形戰爭的血污仍然存在,悲劇在惡性循環。對於身陷現代悲劇的人,更可以從莎士比亞的詩歌和戲劇得到人生的啟迪。

即使「跛足權貴打斷平民英雄腿」,身殘卻心智健全的英雄,仍然可以找到活下去的理由,仍然可以發現這個世界的殺不盡撲不滅的愛和美。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