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齡李大釗之死新說
作者: 徐澤榮

歷史話題

更新於︰2012-03-11 Print Friendly and PDF

編者按:作者酷愛史學,多年索隱,對北洋時代張作霖之死相關的中蘇日及國共關係,連帶奉系將領郭松齡、中共李大釗被誅殺,梁思成林徽因婚嫁作出新的解釋和推斷。是極具研究價值的課題,也是精彩的影視素材。


奉系軍閥張作霖(1875-1928上)28年在皇姑屯被炸死,是導致1931年918事件的重要因素,今蘇聯檔案解密,原來不是日本人而是蘇聯特工所為。

根據多年索隱沉,筆者得出以下尚屬一家之言的結論。必須先聲明:筆者撰寫歷史散文雜文,無意跟風黃仁宇或者易中天。國人切勿以為,居美黃氏治史之法,乃為西學認可之術。本文質疑下列四條結論,仍屬假說:

一、將郭松齡舉兵反張作霖視為軍閥混戰;

二、將張作霖闖館捕李大釗視為主義之爭;

三、將皇姑屯埋雷炸張作霖視為日人所為;

四、將林徽因改念嫁梁思成視為情投意合。

讀者會問,那您說說,甚麼才對?

郭松齡兵反張作霖乃蘇聯授意

先說郭松齡。他曾經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曾經就學位於韶關的講武堂,其人舉兵顛覆奉張,應是受到經過蘇聯方面授意的李大釗的許諾策動,和已得蘇援餉械的馮玉祥的從旁煽動。蘇聯意在東北至少南滿,建立一個像廣東國民政府那樣的聯俄聯共區域政府,呼應蔣介石、李宗仁、唐生智、馮玉祥、閻錫山的北伐,中路消滅吳佩孚,東路消滅孫傳芳,北路消滅張作霖。許諾就是:一旦舉兵,蘇方定會給予軍援,乃至出兵助陣。蘇方收服廣東孫中山和陳濟堂、武漢方鄧演達、孫妻宋慶齡、甘肅馬仲英、新疆盛世才、蒙古諸德王、中亞眾酋長,用的都是同一手法。

不過此法未能收服粵系陳炯明、直系吳佩孚。陳吳之舉,是否屬於堅守民族大義,今人見仁見智。鑒於聯俄九秩之後,已現罕見後患,當局理應明白:防民之口,勝於防川。              

蘇俄仇視奉張,乃是由來已久,蓋因後者於滿曾經助日驅俄。孫文曾經力主聯奉反直,因為屢遭蘇聯反對,只好改為雙拳出擊。

郭氏毅然舉兵之後,旋遭日軍干涉。至今不知因何緣故,蘇聯竟然食言退縮。中共滿洲省委現場力促不果,李大釗身在北平無能為力,二者想必都曾大發雷霆。更為重要的是,李氏可能推此及彼,心中始虞:蘇聯言行不一,許累中共重蹈郭氏覆轍。

擁護奉張軍隊槍斃郭氏夫婦之後,又將他們暴屍三日;之後為能執行奉張指示,妥為二人更衣入殮,再著郭氏族人移棺回鄉入葬。奉張之子學良後於瀋陽城大帥府老虎廳,槍殺常張二氏,亦能旋即盛斂二人,厚恤其家。比起幾十年後,有的地方還要被斃犯人家屬繳交子彈費、綁繩費,真有天淵之別。前者乃屬中國特色,後者乃屬左袒特色,倒退回去了!西方外戰內肅理論認為:戰爭也好,肅亂也好,都既要講實體正義,也要講程序正義。若沒程序正義,就沒實體正義,值得當代中國各地領政之酋洗耳恭聽,這不是國術所云「一張一弛」,「威恩並施」所能企及的人性境界。

皇姑屯炸死張作霖是蘇聯特工

奉張發兵闖入蘇俄駐華使館,搜出蘇聯指使中共策劃東北倒奉證據——也許乃以口供為主,必有李氏僱員倒戈或者早為臥底; 也有可能是馮玉祥親信泄露秘密——於是悍然絞殺李氏,及其亦屬蘇共黨員的數位國人助手。

出事當天一早,李氏夫人放心攜子出遊郊外香山,傍晚回家才悉噩耗。這事表明,李氏沒向家人報警,社交圈內亦無不祥風聲。倒是李氏本人,必不至於毫不察險,否則他便不會臨時住入蘇俄使館——將使館既當作庇所,又當作道具。如果事實或者邏輯能夠證明,李氏乃為明知故留,那麼就可斷定:他是想以一己之死,表明他及中共對於郭松齡、林長民以及郭部陣亡官兵的歉意,兼且抗議蘇聯不守諾言,警告蘇聯今後切勿如此對待中共。這不禁令筆者想起了情願以不走就死,喚醒天下放棄改良轉取革命的譚嗣同。今日觀之,李氏此一血舉,對於確保中共今後從蘇得援得兵無誤,乃屬至關緊要。

以藝術角度觀之,以上李郭二位一體遺事,大有「血性之美」可供發掘。胡適曾作回憶:守常性格異常剛烈,帶領學生上街遊行,言行有如瘋子。而據一些老人回憶,郭氏亦屬那種不憚提刀上路,提頭上陣的風風火火之人,儘管他腦子很善於鑽點子。

然而蘇聯也不是省油的燈:根據近年俄國公布的蘇聯檔案(見笑蜀《抗戰中的中德日三角關係》,《南方周末》2004-3-20),人們驚訝得張大了嘴巴獲知:在皇姑屯埋雷炸死張作霖的,乃是蘇聯特工而非日軍工兵!

蘇聯為何選擇此時方才行刺宿敵奉張?就是為給李郭二氏報仇,沒有其他解釋。對於李郭二氏,這成了馬後炮兌承諾。反過來說,此事足以證明:其一,李大釗確曾經由蘇聯授意策反郭氏;其二,蘇聯確曾害怕不出此舉,中共籠絡不住;其三,蘇聯必然曾將此事密告中共,不予奉告如何表明心跡?但是中共後來沒有告訴轉念聯俄聯共的張學良!微妙的是,時至今日,大帥府紀念館解說詞,仍然拒絕採用新說;其四,李氏死諫成功!

少帥不知殺父仇、林女迫嫁梁思成

少帥當時蒙在鼓裡,故有駐陝之後親自秘密前往延安,派人赴疆聯絡蘇聯之舉。為了促成蘇聯儘早冰釋前嫌,予其餉械支援,張學良魯莽地向斯大林遞出了投名狀——發動捉蔣扣蔣西安事變。不料斯氏卻不領情,宣布少帥此舉乃為漢奸行為。少帥喃喃自語:「我對他們這麼好,他們怎麼能這樣對我?」「他們」自然保括中共——中共沒對他盡責,說服斯氏對他改變看法,胸脯自是白白拍了一通。這也就是少帥至死,也不願返回大陸的真實原因。出於人道主義,我們今天應當關心:少帥死前,有無得知蘇聯炸死其父真相?

隨軍進發的林長民,亦然原為孫中山領導下的同盟會員,此時他是郭軍之中的幕僚長,事變成功之後,應當出任新立政府文職長官。原籍福建閩侯(今福州)的林氏,乃是民前英烈林覺民之兄,民初才女林徽因之父。他於兩軍激戰之時,不幸身中流彈而亡——這當然強於被捕受辱而死。包括林女在內的林氏家人,均無遺文記述此期生離死別之狀,後人竟然目光虛浮,不作推理,好像林長民並非林徽因之父似的。我國著名學者謝泳、德國漢學專家顧彬所云當代中國文壇壇已不壇,馬學知行原錯過種痴種,又得一次驗證。文壇壇已不壇乃和史壇——革命史學——壇已不壇共生。

林女瞬間失去慈父,失去財源,定為十分悲痛、仿徨。此時饒有資財的梁啟超伸出了援手,願意供她生活費、留學費,條件是她下嫁其子梁思成。林女還能有甚麼選擇呢?筆者一向懷疑,戊戍政變失敗之後,康梁定是合夥私吞淨盡光緒撥給二人宮外活動經費,否則無從解釋二人何得竄富。這樣說來,梁氏不僅來富不義,而且為富不仁。婚後,林女曾向梁子坦白:她所深愛的,乃是金岳霖。令人深感震撼的是,金氏矢糜她女,終身未娶妻室。當下坊間有關林女之書,版本不知凡幾,卻沒有一本追述此處所揭林女雙痛、男女真愛,至為遺憾。這是一個多麼凄美的故事:悲痛的美、憂傷的美、本真的美、痴情的美集於一身!

郭李俠義之風映照國族無血性

由於李氏籍貫河北樂亭,郭氏籍貫遼寧奉天,李郭二氏堪稱燕遼二俠。燕趙素有俠義之風,荊軻張良聶政在錄;遼西戍卒妾夢所系,仁貴崇煥尚志浴血。不談意識形態,只談男兒血性;民族沒有血性,難守意識形態。儒家學說沒有血性,子路尚武孔子不悅。近代反對外夷入侵,儒家留給中華民族的缺乏血性這一致命弱點,便得暴露無遺。

當其時也,阿富汗,土耳其軍隊不比清王朝軍隊像樣,但是前者的陸軍可以一次整殲英軍過萬——這邊為林大欽差謊報朝廷:英軍屍體順流飄走,所以無從計數——史上英國三次發兵中國,官兵陣亡僅為一百二十八名;後者海軍可以一戰再戰,即使器技均不如人最終失敗,亦能驕傲宣稱敵艦多艘被我擊沉,雖敗猶榮——對外屢戰常敗的中國海軍,艦炮竟然從無擊沉一艘西方國家軍艦。到了當代:一代名將林彪曾稱「活著幹,死了算」,最終還是膽小出逃,墜機死在溫都爾汗;海軍護航艦艇已到海盜出沒海域,仍是頻頻演習作秀,不敢射殺一名海盜。姜戎作《狼圖騰》,意在喚起國人血性,真是深合吾意,善莫大焉!                        

「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還家」——李郭二俠做得到,希望八○、九○、○○後也做得到,否則國家沒有進步可言。五○、六○、七○後,已過將過四十五歲戰時服役年齡上限,免談了吧。曾經煉獄十年有一仍為精神燿爍的筆者,有資格說這話吧?

若將本文所揭故事——即使是杜撰的——拍成電影,又有槍林彈雨的戰爭,又有慷慨就義的俠士,又有重見天日的事實,又有顛覆黨說的新釋,又有魂斷清華的愛情,又有歷史名人的群集,又有國際關係的詭譎,又有後世學者的沉,觀眾該會怎樣融入影片揪心揪肺不能自拔啊!當然,得找李安來作導演,余英時作顧問,或知名作家來作編劇。本文當然也為莘莘學子,提供了好些個論文題目。

順便指出。假說必須武斷,否則引不出真相真理,修不成正花正實。

偶遇可能是林長民李大釗之野墳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五日,風和日麗,筆者在一對舊識友人夫婦、一對新識友人姐妹的陪同之下,驅車前去位於瀋陽市東陵區深井街道辦事處轄下的魚樵寨、國公寨,尋訪郭松齡將軍及其夫人韓淑秀女士的墳塋。熱心的姐姐事先不厭其煩,費了不少周折,方才打聽到了筆者尋訪目標的確切地理位置。漁樵寨村中有郭氏故居遺址——地塊雖明,原屋已毀。根據村中趙姓支書介紹,郭氏發跡之後,並無重建其居,任其簡陋狹小。可見郭氏從軍,原非為了發財。倒是今日某些村官的連院新居又大又靚,鶴立雞群十分扎眼。墳塋則在相鄰的國公寨的村外平緩起伏大田最高海拔之處(最多一二十米),離村有段距離。「國公」和郭氏並非一人,所以我們沒有去看國公之墓。兩村均無郭氏直系後代,似乎郭韓二人婚後並無子嗣。國公寨剛剛上任的村支書申恩存請來他的八十五歲的據說見過奉張(懷疑應為少帥,奉張死時老父僅一歲)的老父,一起帶領我們,驅車進抵墳塋所在地塊。墳頭早已平掉,以利大田機械耕作,遺憾!棺材仍在原深,即在文革亦無掘出,萬幸!老父回憶,因是叛將,當時墓前就無碑石,墓隆墓環倒是複以水泥。

不過此處又起疑惑:墳塋原是兩座,其一應是郭氏夫婦合葬之墓,那麼其二該是何人之冢?筆者猜測:一可能是林長民的,二可能是李氏絞下頭顱的!從無文獻記載,包括林女在內的林氏家人,曾扶其靈回閩。不管是在哪兒,林墓亦應找出、修復,供人瞻仰、憑弔。史載李氏在京葬於萬安公墓,家人無力私葬,北大出資公葬。李家並非赤貧,為何無力私葬?解放之後,為何沒像瞿秋白那樣被遷往八寶山革命公墓?文革之時串聯,筆者偕伴曾到八寶山革命公墓尋找李氏墓葬,十人遍尋不遇,未能如願,結果只好改而集隊肅立任弼時墓前念誦毛氏語錄。筆者懷疑萬安公墓李墓只是一座無首屍冢。奉張或有可能沒將李氏頭顱,交還李氏家人。這位梟雄既然能將郭氏夫婦暴屍三天,當然也就能將李氏頭顱傳送奉軍各部示眾,兩者目的都是為了遏叛。

年輕的申書記搓著雙手,興奮地說:「過了國慶,就找村裡頭面人物合計合計,看該如何修復兩座墳塋,再向市里省裡申請一些撥款。這是國公寨的光榮啊,青山有幸埋忠骨嘛!先烈為了我們流血犧牲,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們。」筆者問道:「可是以前村委怎麼沒有想到這點?」「光顧了撈錢唄,」答道,「我的前任就是因為貪污受賄,不久之前進了監獄。」

筆者將水代酒,灑在墳塋地塊之前一方黃色毛石之上;仰望眼前高達七、八尺的青紗帳齊齊指向的藍天,不禁心中生發低迴長嘯:

「作孽啊作孽!要是李郭二俠聽聞今日國中貧富懸殊、期權尋租日甚一日,怎麼不會氣得挺在墳墓裡面打滾,並且捶胸自問:我們的革命,難道錯了譜?」

腹稿始於二○○九年十月二十日

此稿畢於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