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蔡英文檢討敗選原因
作者: 金 鐘

專題

更新於︰2012-02-06 Print Friendly and PDF

台灣2012年總統大選,因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參選,而變得舉世矚目。蔡英文和馬英九學者型的個人特質比較接近,而且她擔任黨主席三年多,帶領民進黨從陳水扁弊案的嚴重打擊中,浴火重生站起來,取得一個個成就,加上她的清新形象和社會對馬政績的不滿,成為有巨大期待值的政治明星。


● 1月8日,是台灣總統大選前最後一個星期天,在這個「超級星期日」,民進黨、國民黨分別在台中、台北舉行十萬人以上的超大型造勢大會。這是國民黨在台北的場面。(中央社)

競選期間的民調,馬蔡呈現高低交錯狀態,因此很多人都估計選舉結果會和2004年大選(在1%之內)一般很接近。但是1月14日的投票結果,馬英九以80萬票勝出連任,比蔡英文多出6%!如何解讀這場選舉?便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門話題。半個月來,傳媒已有許多報導,這些見解也部分的反映在我們這個由各方觀察者撰寫的專題中。

蔡英文近日在民進黨中常委會議上,提出對這次敗選的三方面檢討:民進黨長期結構性的問題、競選團隊的改進和大環境因素的變化。她相信,只要不洩氣、不潰散,總有一天會攻頂成功。這裡,讓我們看到,民主之路不但崎嶇漫長,要堅韌不拔,而且,現代民主,還是一項很專業的社會工程。包含了多方面的複雜操作。綠營媒體在選後,也都坦陳民進黨策略的錯失之處,包括黨內估票系統完全失靈失準,對選情過於樂觀;競選團隊無法全面主導選戰議題;副手蘇嘉全不夠理想,其農舍爭議成為蔡英文的競選包袱,甚至一張文宣照片的誤植,未能及時處理,都造成對選民的傷害。

這次大選平靜有序,獲得中外一致的好評,稱讚台灣民主的成熟、理性、和平。尤其是贏得中國大陸民眾的認同和欣賞。因為當局部分開放對選舉新聞的報導,和許多大陸遊客的現場目擊,使過去對台灣民主的醜化,無立足之地。成為史無前例的一堂生動感人的民主課。因此,從中國進步的角度看,2012年台灣總統大選將作為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一次選舉而載入史冊。台灣政黨的成敗已不是它的最高價值,因為在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成熟的兩黨制下面,輪流坐莊乃是常態。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