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開放的夢想
作者: 金 鐘

專題

更新於︰2012-01-06 Print Friendly and PDF

  開放雜誌從一九八七年中國學潮初起、改革派出師不利之際創辦,迄今整整二十五年。這是冷戰結束、電腦普及、全球化、民主化進入高潮的二十五年,是一個人類社會發生深刻變革的時代。但是對於個人,尤其是對於從中共革命浩劫中活過來的一代人而言,這是人生最後的不可替代的二十五年,值得銘記。

  一本嚴肅、認真的政論雜誌,在高度商業化的社會生存這樣久,那是有其必備的條件。客觀上香港這個社會的繁榮、豐富和足夠的自由,給任何夢想提供實現的機會。我們分享香港人久已有之的表達自由、信仰自由、免於匱乏和恐懼的自由。在我們獲得來自各方的同情和支持中,最可貴的令人沒齒難忘的是,我們始終有一個打不散的筆陣。從資深的政論家到八○後的新秀;他們是專業人才,也是意見領袖;他們提供敏銳的資訊,表達獨到的分析和不同政見。因此,使雜誌不靠嘩眾而取寵,維持一定的可讀性與影響力。

  主觀上,雜誌的主持和嘉賓,發揮了浩劫倖存一代的潛質與求生能力,使低成本的經營得以生效。忍受惡劣的業內競爭和長期夜以繼日的體能消耗與內心衝突,力求在承上啟下的傳統中釋放餘熱,以有限的資源爭取雅俗共賞,打造一個不失體面的言論平台。
  我們完成了一個階段性的使命,雜誌的譭譽已不必計較。過去早被定性為「反動雜誌」,現在則被視為「反共」的釘子戶。在香港社會的政治光譜上,有非共、抗共、反共、親共的多層面,非共是多數人,抗共是少數人,親共不必說它。所謂反共,若是反對共產黨的獨裁專制及其價值觀,《開放》屬於這一類,毋庸迴避,但是有申述的必要。

  從當代憲政民主的認同來說,「反共」並不能概括我們二十五年的言論取向,我們一再推薦的蘇聯民主轉型模式,包含共產黨在內的多黨制,即不排除未來民主中國體制內共產黨的位置。按照最近人氣作家韓寒的說法,中共有八千萬黨員加親屬達三億人……可以設想,中共在未來多黨制中絕對是第一大黨,沒有道理反對這個群體的存在。

  因此,我們的意識形態,比較準確的概括,應是「反毛批共」。我們多年的反毛立場,眾所周知。毛是導致數千萬中國人無辜死亡的元凶,是禍國殃民無法無天的獨裁者,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不遇的惡魔,不清算毛,中國沒有道義和光明可言。就此而論,我們是反叛者,是不屈的流亡者,是為林昭、彭德懷所感召的復仇者。

  這是創辦這本雜誌的初衷與志向,無論未來刊物的命運如何,不會改變。   (2011-12-29紐約)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