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者的「六九」死亡律
作者: 易之光

熱點新聞

更新於︰2012-01-06 Print Friendly and PDF

● 有趣的是獨裁者卡扎菲、金正日、薩達姆、蘇聯,都是死於六十九歲。中國網友最大期待就是中共和它的獨裁者走不滿七十歲。



●12月19日中共中央電視台報導金日成死訊,竟意外地轉播了韓國人民抗議朝鮮獨裁者,燒金正日畫像和朝鮮國旗的鏡頭。雖然很快刪除,但已被網友截圖在網上傳播。(網上圖片)

 

  金正日死了,死在朝鮮;中國的「金正日」毛岸英也死在朝鮮。假如毛岸英沒有被美軍炸死在朝鮮,而是死在中國,恐怕中國目前還處在非常邪惡的毛澤東時代──感謝美軍始終對準目標開炮。

獨裁者的「六九」死亡定律

  正當二○一一年還剩下最後十二天的時候,朝鮮十二月十九日宣佈金正日死在「視察工作」途中,和其父金日成一九九四年七月死於「考察途中」一樣,同屬於過勞死的「死亡世襲模式」,不過十二月十九日央視女主播張泉靈播放中共唁電時把金正日念成了金日成,「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金日成不幸在央視死了兩次。

  金正日死時,朝鮮當局先是秘不發喪,等到第三天才公開。此時此刻,中國人數最多的新浪微博網頓時熱轉有關金正日的帖子,其中最為火爆的就是六十九歲:卡扎菲(1942─2011),金正日(1942─2011)......一九四二年出生的獨裁者全世界都沒剩下幾個了,卡扎菲死了,金正日死了,他們都沒有活到七十歲,上帝就收取了他們的性命,他們應該是趕往地獄裡報到去了。

  但是網友意猶未盡的是,在數字「六九」之後又作了加注,比如蘇聯(1922─1991),比如薩達姆(1937─2006),其中還有一組沒有冠名的數字是(一九四九─二○一八),成為網友對中共的最大期待 。

  也就是說網友的樂見是中共的獨裁者及其獨裁政權最晚還有七年最後的時間──或許現實的時間表會走得更快一點,因為世上最小最邪惡的國家「法老王」金正日已經死了,最大最邪惡的共產黨國家的「法老王」還孤獨地活著,恐怕沒有幾年好日子了。這兩個人都是一九四二年出生的,只是後者要到二○一二年十二月才到七十歲。二○一二年十二月之前,中國億萬網友的最大期待就是中共走不滿七十年,獨裁者也走不滿七十年。

獨裁權力過不了第二代

  正如央視女主播張泉靈的微博所言:「我臺有位駐外記者徐聖益才去巴基斯坦駐站,拉登就死了。後來,又派她去已經輪替了多批記者的利比亞,她一去,卡扎菲就死了。於是,我們都在猜,下一回會派她去哪兒?『敘利亞還是伊朗?』結果幾千條評論清一色地指著這句話:『讓她回國行嗎?』」

  或許,央視記者沒有馬上回國,而是立馬從利比亞直接去了朝鮮一趟,所以金正日就死了。金正日死後,不到二十七歲的金正日兒子金正恩世襲權力──獨裁國家世襲權力很難在第三代中完成,秦始皇的兒子胡亥也是二世而亡。朝鮮的「胡亥」金正恩接班,或許會使朝鮮金家政權加速崩潰,很快就像蘇聯解體、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被槍殺、「阿拉伯之春」中的突尼斯埃及利比亞一樣,某時刻隨時爆發的不確定因素都會導致獨裁政權一夜垮台。

  金正日死了,朝鮮金氏政權加速破產,這是即將發生的必然。而且對於美國、韓國、中國三方來說,都是掃除了一大合作的障礙,美國因此可減少一個較難對付的一個「邪惡軸心」,韓國可待機收回朝鮮讓半島統一,而中國,就是身邊少一個窮奢極欲、窮兵黷武的極惡流氓「兒子」。

胡的選項:卡扎菲還是金正日?

  不被流氓騷擾和綁架,中國與美國、韓國以及台灣的關係,自然就會更加親密 。試著分析原因如下:一是金正日政權若不是中共提供庇護和武力撐腰,金正日就會像卡扎菲一樣死於非命;中共幫助金正日苟延殘喘維持政權,是因為金正日的政權一旦垮台,中共就會維持不長。這也就是說,金正日早死,朝鮮政權早垮台,不滿二十七歲的金正恩也會隨後被廢,中共面對自身的接班人危機自顧不暇,所以任由朝鮮自毀,早日擺脫。

  二是中國的周圍,一旦都是民主國家,中共的政權也就隨時垮台,走向民主化就會加速。現在明擺著的危險就是擺在胡錦濤眼前的兩個選項,不是卡扎菲的下場,就是金正日的下場,他沒能力拯救中共免於死亡,也無法拯救自己,政治改革只能等獨裁者死了,才有新的可能。

  三是騰出手 腳的美國為推廣普世價值觀將集中對準中國。薩達姆死了,拉登死了,卡扎菲死了,金正日死了,美國的工作重心從朝鮮轉至中國,全力以赴推廣普世價值,勢在必勝。而目前頭痛醫頭、 腳痛醫 腳的胡錦濤及其中共政權,如同漏船在江海中行駛,隨時就會被快速行駛的普世文明巨輪超越,而追求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觀的中國人不會放棄最後的機會,就會登上巨輪,與世界文明聯合在一起,並將真正的和平崛起。

  所以說,金正日之死是中國社會(而非中共政府)、美、韓三國和平合作的利好消息,中國社會最需要普世文明,最不需要中共及其獨裁政府,正如姜文導演的電影《讓子彈飛》中的台詞一樣:「沒有你(可以解讀為中共),對我很重要」。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