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美關係的爭論
作者: 朱學淵

熱點新聞

更新於︰2021-05-12 Print Friendly and PDF

【編者按:自從川普政府提出與中國「脫鉤」以來,中美關係的新趨向,引起全球性關注,尤其在3月18日前中共外長楊潔篪粗野教訓美國務卿後,更是爭議不斷。紐約時報資深記者曾三次獲普利策獎的佛里曼的看法,在美國應有相當的代表性。這裡是留美學者朱學淵對佛文提出異議,和一位讀者的通信。佛里曼文章附後。】

 

朱學淵: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留美學者。多年致力於中國民族史研究。

──覆孫昌年先生對佛里曼文章的看

孫先生,

您為我轉發的湯馬斯·佛里曼的《中國不再尊重美國,他們有理由這樣做》(見附錄)一文發表的意見,表達了您的價值和自信,在仔細拜讀之餘,我還想與您分享一些數據:去前年中國的汽車產量已經超過2000萬輛,去年四月份國內汽車銷售超過140萬輛;二十年來中國鋼鐵、煤炭、水泥的消費量均佔世界總量的一半或以上,前幾天FT(金融時報)有一則「世界資源市場將被中國控制」的標題。因此中國GDP已超越美國,勢頭還可能繼續,但是軍力的超越還會滯後二十年(在不發生外戰和內亂的條件下)。中共常言「落後就要挨打」,這個簡單邏輯也可翻轉為「先進就可以打人」,因此習近平總書記(以下簡稱「習總」)獲得了與西方價值決戰的底氣。

 再以西藏為例來看中國國內治理。藉助大規模的基本建設和轉營旅遊業,加之以钜額國家補貼,西藏問題可能已為金錢擺平;我從U-tube中還得知一樁有趣的事,原本無國籍的雪巴族(清末入侵西藏的尼泊爾廓爾喀人後裔)已被盡數收編為中國公民,享受著與藏族同等的免費分配居屋的待遇。早於12年前,我在新德里的西藏鎮(Tibet Colony)與一名來自藏南(印屬阿魯納恰爾邦)的藏族教師交談中獲知,不少當地藏民領取了中國護照,可以自由進出西藏。中共轉用陳全國主政新疆,就是要將其「有錢好辦事」的強力治藏經驗向新疆推廣。

 習總不失有「長痛不如短痛」的定力,經過2019年香港動亂和之後一整年的瘟疫,趁美國總統換屆之際,他下了斷臂毀約的決心——處死了曾經誓言「五十年不變」香港法制,實施了中共的全面管治。基於對世界政治和經濟的考量,上屆美國政府沒有採取致命手段,如制裁港幣和匯豐銀行(HSBC,全稱「香港上海銀行公司」,大英帝國全盛時期世界上最大的銀行),本屆美國政府則力圖重構強化民主國家的同盟系統,但至今最忠心的盟友還只是日本,因為它最忌憚中國,擔心再次淪為核彈的犧牲品。

 幾年前,一位娶了中國太太的美籍英國人與我隨意深談,這位深諳中國心術的牙科醫生說,一般西方人是看不透中國人的心思的;我以為這就是中共能夠獲得四十年發展的機巧和謀略。

 您說「民主不能當飯吃」與「蛋糕能夠果腹」簡單同理正確,但是「民主」有著「蛋糕」不可比擬的社會價值。本郵件發327名台灣歷史學者,和97名大陸人士(大部是居住海外),因此您是一位有識之士,如果您也認為中國人是只求腹部快感的民族,您就應該向中共建議全面刪除很容易引起動亂的「民主」字樣,否則我就會認為你在騙我。

 幾天前,一位中國朋友告訴我楊潔箎的妻女住在紐約,這就不得不懷疑他那16分鐘著名表演的真性情了。幾天前北京有一家媒體痛斥一些恐美的「跪族」,我想這就是習總為共產貴族的大奸大忠的真困擾。

 朱學淵,4-4-2021

 

【附:孫昌年先生來信】

 

朱教授,您好! 

謝謝您發來的這篇文章。我也同意這篇文章的觀點。

 (1)專制政權也能讓百姓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這已經基本上是訪問過中國的西方記者的共識。何況中國老百姓有幾千年來願意接受「聖明君主」,「父母清官」 治理的傳統觀念。中國老百姓要的是過上好日子。「民主?能當飯吃嗎?」 這是我問我國內親戚朋友時的回答。

 (2)像中國那樣體量的大國,那麼堅固的黨政體系,不像對付小國,美國,即使加上美國的所有盟友,是改變不了它的。愈早認清這一點,愈早能拿出共存的對策。

 (3)美國以它過去的富裕和強大,宣示了它的政治體制的先進。它目前的社會問題,兩黨的紛爭,執政的效率,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對它政治體制質疑。正像上面那篇文章所述,當前美國的當務之急是把自己的事情搞好。證明給世人看,它的政治體制,是「最好的」。不!只能證明這個制度是「最適合美國國情」的。

(4)美國的「三權分立」,「全民選舉」,等等,適合於新加坡,阿聯酋嗎?美國不反對他們的制度,不是因為他們不專制,而是他們聽美國大哥的話。俄羅斯、中國、伊朗,不聽,所以要反,要制裁。不過,要樹立一個國外的靶子, 來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也是政客們常用的手段。所以現在中美之間的對立,是必然的,長遠的,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粗淺見識,耽誤您的時間,還望見諒。

 孫昌年

 

【中國不再尊重美國,他們有理由這樣做】                湯馬斯.佛里曼

有時候,喜劇演員比任何外交官都更擅長解讀外交政策問題。比如比爾·馬厄(Bill Maher)幾週前那場有關美中關係的經典吐槽,一下子就抓住了兩國之間最令人不安的對比:中國仍然可以搞定大事。美國則不然。

對於我們的許多政治領導人而言,執政已經成為了體育競技、娛樂或僅僅是無腦的部落戰爭。難怪中國領導人視我們為一個衰落的帝國,靠美國「例外主義」的餘灰為生。我希望我能說他們都錯了。

 「新規則:如果你是一群『愚民』,你將不會贏得21世紀的戰鬥。美國人是一群愚民,」馬厄說。「這是《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的經典台詞,當勞倫斯告訴他的貝都因盟友,只要他們的部落繼續爭吵不休,他們就仍然是一群『愚民』。」

「我們都知道中國在做壞事。他們違反了香港自治的承諾;他們將維吾爾人關在拘禁營,並懲罰持不同政見者。而我們不想成為那樣。但我們得在告訴所有人該做什麼的威權政府和什麼都做不了的代議制政府之間找個位置。」

馬厄還說:「我們從2009年開始每週都在搞舉國的『基建周』,但我們什麼都沒有做。半個國家正在進行一場永無休止的『覺醒』比賽。……而另一半認為我們必須阻止蜥蜴人,因為他們在吃嬰兒。……中國看到問題就解決問題。他們修了一個水壩。而我們爭論如何為它更名。」

 

★中國可以非常邪惡,但他也可以推行最佳的工商業實踐

是的,中國有嚴重的問題。它的領導者沒有三頭六臂,但他們專注於真實的成功指標。「中國領導人是兇狠而脆弱的,」諮詢公司安可顧問公司(APCO Worldwide)大中華區董事長麥健陸(James McGregor)說。「正是因為他們不是由選民選出的,他們每天醒來都害怕他們的人民,這使他們非常注重業績」——尤其是圍繞就業、住房和空氣質量。

相比之下,如今,美國的政客是從安全的、操縱劃分選舉版圖的選區選出的,他們僅僅是通過為選民「表演」民粹主義橋段來尋求繼續執政。

每當我指出這一點時,極右或極左批評家都會荒唐地回應,「哦,所以你愛中國。」實際上,我對中國不感興趣。我在乎的是美國。我的目的是通過讓更多的美國人明白,中國可以非常邪惡,它也非常專注於教育人民、建設基礎設施、採用商業和科學最佳實踐以及憑業績提拔政府官員——這些是同時存在的,來讓我們從自滿中驚醒。如果我們在這些方面不能與其匹敵,那麼譴責中國的邪惡行為將產生不了任何影響。

 在上週中美兩國最高外交官舉行的阿拉斯加會議上,中國官員表現得十分明確,他們不再懼怕我們的批評,因為他們不像過去那樣尊重我們,而且他們認為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就像中國最高外交政策制定者楊潔篪大膽地告訴他的美國對等官員:「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

感到意外嗎?我們的上任總統激勵他的追隨者洗劫我們的國會大廈;他的黨派中多數人不承認我們的民主選舉結果;我們的一名國會議員認為是猶太人操作的太空雷射引起了森林大火;左翼無政府主義者被允許接管波特蘭市中心的一部分,造成數月之久的破壞;在(病疫)大流行期間,中國增發貨幣是為了投資更多的基礎設施,而美國增發貨幣以幫助消費者保持支出——相當一部分商品是中國製造的;並且美國的槍枝暴力已經失控。你們認為以上這些中國人沒有注意到嗎?

 

★更大的挑戰是2025年的奧運會」用你們的玩法戰勝你

你真認為他們沒有注意到嗎?

這讓我想到了計劃在中國舉行的2022年冬奧會。

越來越多的呼聲開始建議我們抵制在中國舉行的這次運動會。我支持這個呼籲,當我們目睹中國摧毀了香港的民主基礎設施,並利用拘禁營殘酷鎮壓新疆的維吾爾族穆斯林,而對世界輿論完全漠不關心。我們怎麼可能無視所有這些而專注於滑冰?

但是實際上:我們真正需要集中注意力去獲勝的不是2022年的奧運會,而是2025年的奧運會」

哦,你還沒聽說2025年奧運會嗎?它不在你的NBC節目日曆上?好吧,它可是在習近平的日曆上。2015年,習近平單方面宣布了2025年奧運會,並表示只有兩個參賽選手:中國和美國。這是習近平政府稱為「中國製造2025」的倡議。

這是中國製造業基地現代化的十年計劃,通過大規模投入政府資源,使習近平定義的10個21世紀關鍵高科技產業佔主導地位,這無疑是在向美國發出挑戰。

這些行業包括人工智慧;電動汽車和其他新能源汽車;5G通訊;機器人技術;新農業技術;航天和海洋工程;合成材料;以及生物醫學。

 

就在幾週前,當中國發布執行到2025年的第14個五年計劃時,習近平基本上加大了其政府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的投資力度。這是在告訴美國:我們將用你們的玩法打贏你,這樣我們就永遠再也不用依賴你獲得高科技產品。

我要對中國說的是:小心點。你的某些外交官聽起來太自大了。正如諺語所說:「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美國在許多領域仍然表現出色。

但是,我要對美國同胞說的是:我們現在必須重新並加倍使用我們的成功秘訣。 

那就是:教育我們的勞動力,使其達到並超越技術所需要的水平;建設世界上最好的港口、公路和電信基礎設施;吸引世界上最具活力和高智商移民以加強我們的大學以及開展新業務;制定最佳監管以激勵冒險精神同時遏制罔顧後果的行為;並且穩步增加政府資助的研究項目,以突破科學極限,使我們的企業家能夠將最有前途的新想法轉化為初創企業。

在這方面是有一些希望的,麥健陸指出:「國會已經開始整理上屆國會提出的數百項中國法案,以制訂兩黨立法,以投資科學技術、研發以及在美國在中國宣稱的下一個前沿領域的相同技術上的領導地位。」拜登總統說要花數萬億美元!

 

湯馬斯·L·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是外交事務方面的專欄作者。他1981年加入紐約時報,曾三次獲得普立茲獎。著有七本書,包括贏得國家圖書獎的《從貝魯特到耶路撒冷》(From Beirut to Jerusalem)。歡迎在TwitterFacebook上關注他。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