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重整河山策:改水变土隙地舟天 附件
作者: 徐澤榮

好文章

更新於︰2020-08-31 Print Friendly and PDF

附件一

克隆让转基因

百度百科

多莉(Dolly1996 7 5 -2003 2 14 )是一只通过现代工程创造出来的雌性绵羊,也是有史以来第一只成功克隆的人工动物。

按照官方的说法,名字是按照美国乡村音乐天后多莉.帕顿(Dolly Parton)命名,因为多莉.帕顿拥有一对丰满豪乳,而多莉是由乳腺细胞发育而来的。

多莉是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将哺乳动物的成年体细胞培育出来的新个体,它是由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和 PPL Therapeutics 生物技术公司的伊恩.威尔穆特和基思.坎贝尔领导的小组培育的。它被英国广播公司和《科学美国人》杂志等媒体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动物。

多莉的诞生为「克隆」这项生物技术奠基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因此引发了公众对于克隆人的想象,所以它在受到赞誉的同时也引起了争议。

 

多莉羊。克隆多莉羊路径。

但「同基因」无性繁殖不敌「转基因」有性繁殖,正像当年蒸汽机不敌内燃机一样,请看「京报网」2001 9 27 日题为《英国克隆多利羊的科学家将被迫「改行」》报道:

因克隆多利羊而扬名世界的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将被迫调整自己的主攻研究方向,改行从事生物医学的基因技术研究。

据英国广播兯司 24 日报道,由于英国兯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反对声日高,加之英国农业技术研究经费不断缩减,罗斯林研究所现已无法单纯靠农业技术研究来维持生计。该研究所的布尔菲尔德教授透露,他们已决定利用现有研究力量,进行生物医学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包括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他相信,兯众对生物医学中应用基因技术是能够接受的。

罗斯林研究所是世界上家畜基因研究实力最强的农业技术研究机构之一。1990 年代,其农业技术研究达到了鼎盛时期,占全部研究工作的 70%。近年来,农业技术研究比重不断下降,目前仅占全部研究工作的 20%

 

附件二

彰显华侨文化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开帄碉楼与村落专项基金、开帄市侨乡华侨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中心、加拿大华侨文化保护发展协会撰于 2014 6 7 日。

联络电话:001-416-293-217386-13602726116

电子邮箱:582024115@QQ.COM

国家与广东历来提倡重视华侨事务。中国有大大小小数十个侨乡,政府有各级侨办侨联,国际有数千万侨胞,数不清的华人社区与社团,国内有数千万归侨侨眷侨属。随着国家对外交流频繁,这是一个日益增多的十分庞大群体。年年各处有世界华侨华人社团的各种大大小小集会,广东为中国第一华侨大省;体制内外不可谓不重视华侨华人力量;2007年江门侨乡的「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成为华侨文化之中的最好精品资源,宝贵的保护发展平台。本来这是广东侨乡与华侨文化一次空前机遇,我们从海外归来,深入侨乡,本来希望借助这个宝贵平台,创新开拓,以点带面,在江门及其它侨乡推进,大范围区域推动华侨文化保护发展事业,抢救满目疮痍的华侨文化遗产,但是,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孤军奋战,和者盖寡,难以为继。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观叶知树,见微知著,我们发现:

()华侨文化的主体,绝大多数移居海外,侨乡人去楼空,日益凋零,后继无人;

()我们一直找不到各级政府关于「华侨文化(The overseas Chinese culture)」所抽象的概念与理论,对于「华侨文化」缺乏完整而清晰的界定;无主管部门负责,只有分散的区域侨乡文化概念,范围模糊不清;

()华侨的历史文化保护,整体停留在研究阶段与历史、理论探讨,缺乏推动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行动;

()国家似无制订开拓华侨文化产业系列的明确指导政策,缺乏培育相关的海内外市场意识;

()缺乏实施华侨文化公益事业运作与相应市场运作,没有制订「保护发展」的全面有力政策;

()社会各界因此缺失积极引导,根本没有参与华侨文化公益事业以及相应市场投资的意愿;

()不少人认为「华人已经不是中国公民,华侨文化不是华夏分支文化,已是逐步消亡、无可挽救的文化。」六年来,我们守望碉楼,走村串户,上下探索,走进历史,展望未来,心潮涌动,思绪万千,实干创新华侨文化保护发展事业的出路在哪里?总结实践,分析体验,我们认识到为了提高共识,必须提出与解答以下问题:

 

一、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的关联?他们在国际与国家民族之中究竟处于什么历史位置?

血浓于水──联想祖籍、祖先、祖屋、祖国。习近平主席近日明确指出「广大侨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生存发展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华侨文化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进行各种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华侨华人是中国和平崛起,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支柱。充分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在祖籍地与所在国积极推进华侨文化保护发展事业,应该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基本国策。正如习近平主席说的:广大海外侨胞有着赤忱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只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起来,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团结一心奋斗,就一定能够汇聚实现梦想的强大力量。

 

二、应由国家最高层提出「华侨文化」的整体概念。

自从 1949 年开始,前 30 年受到国内外阶级斗争环境与

「一边倒」政策的影响,华侨华人及其文化,被归于另类,打入另册,牵连内外;侨眷家属,受苦受难,噤若寒蝉,远走他乡;华侨文化变成文化禁区,无人过问;后 30 年改革开放,政策调整,落实团结,经济为重,开放移民,人去楼空,逐步开展了华侨华人系统研究,给予了华侨华人事务更加充分的重视,产生了分散的各个侨乡文化概念,但是却为各自发展,对于整体华侨文化概念,仍没上升至国家政策制订层面。由于 60 多年来的风风雨雨,造成国家华侨文化政策的最高定位缺失。而因这种缺失,使得华侨华人的各种力量停留在区域宗亲乡亲文化,各自为阵,难以形成合力!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文明有着5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希望大家继续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华侨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具有海内外的最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而且是所在国内的多种民族文化之一。倡导推动华侨文化保护发展,可以充分借助欧美各国家多元文化政策,这样有利于广泛团结华侨华人,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同心力,有利于华侨华人社区社团在所在国的生存发展空间,更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传承。

 

三、华侨文化保护发展,应该由政府哪个部门主管?国侨办还是文化部?

现实中由于缺乏「华侨文化」的定位与概念,政府部门各有分工,国侨办主管华侨事务,不管文化;文化部门主管文化,不管华侨事务。举一个例子:「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本来属于华侨文化遗产之中的世界文化遗产,现在交由文化部门主管。而文化部门抓文化,不管华侨事务,更不管华侨文化。国侨办虽分管华侨事务,却不管华侨文化与遗产。因此华侨文化无主管部门,我们这个遗产样板虽然在国内空前成功,但却难以发挥示范作用以及作大规模推广。侨乡的其他大量华侨文化遗产,继续处于风雨飘摇,人去楼空,毁坏荒芜,无人问津状态。国内侨乡做不好,海外会怎么看?这种情况不应再继续下去,只要调整国家相关华侨文化政策的整体高度、深度以及广度,明确主管部门,就完全可以得到应有的彻底改变。

 

四、华侨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联?它们的特殊作用? 

华侨华人数代定居海外,被世界视为中华民族概念内的一个族群,早已融入所在国的社会。华侨文化是华侨华人以中华文化为母体,融合各国文化,在祖籍地与所在国的工作生活历史过程,以及其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非物质文明。它们是中华文化在海内外的延续与发展,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进行各种交流的一座重要桥梁。

承前启后,创新开拓,大力推动华侨文化保护发展事业,以此平台推进国家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华侨华人社区互相协调,则有利于逐步改变其分散分裂状态;在这个平台上,粤籍华侨华人社团完全可以发挥主导作用,进而推动各籍华侨华人社区,不分新老,不分南北,不分祖籍,不分政治,不分宗族,不分信仰,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华人社区以及社团在各个所在国主流社会中的文化价值与地位,扩大其在所在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影响力。

今天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各种势力激烈较量。中华民族以及华侨华人,立足国内侨乡,放眼世界各国,在海内外共同推进华侨文化保护发展,有利于团结与带动各国华侨华人社区社团发展壮大,既可以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符合欧美各国政府所奉行的多元文化政策。

 

五、推进华侨文化保护发展的主体是谁?如何在祖籍地与所在国推进?

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这个伟大进程中,广大海外侨胞一定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华侨文化保护发展的推进主体就是中华民族及华侨华人。长期旅居在海外各国,华侨华人深刻地认识到:血浓于水——联想祖籍、祖先、祖屋、祖国。无论他们遍布天涯海角何处,都是中华民族成员,都是炎黄衍生子孙,心向祖国。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之伟大进程中,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同胞都与中华各个民族、族群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努力共同实现华侨文化复兴梦,侨乡振兴梦,事关侨文、侨业、侨根、侨心。应记住十六字诀:凝聚团结,抢救发展,大义大利,功德无量!

我们大力疾呼,推动华侨文化保护发展大事业,就是认真落实贯彻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这是中华民族一个里程碑式的宏伟大业,国家机构部门应该做出明确定义及定位。华侨文化史有百年,内涵丰富,范围广泛,涵盖五洲四海。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为侨乡祖籍地华侨文化,例如梅州、江门、潮汕、闽南、中山、温州等;其二为海外所在国华侨文化,例如南北美、亚洲、欧洲、澳洲的唐人街文化,以及新老华人社区社团文化等,还可以逐一细分。简而言之,它是中华文化之中具有鲜明特性的一个大分支文化,侨乡祖籍地与所在国范围均是它的生存之环,缺一不可(介乎两类之间的乃为香港、澳门区域特色文化)。通过对于国内、国际华侨文化资源的整合、社会参与和各界投资,在为国家所制订的相关政策积极指导下,无论是在祖籍地还是在所在国华人社区社团范围,华侨文化完全可以文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模式,得到大规模发展。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大业,事关华侨华人,事关华侨文化,如此基础深厚的伟大事业、创新发展,广东不做,更待何人?此时不做,更待何时?我们不做,再推给子子孙孙?

 

六、华侨文化产业化与市场化运作概念范围是什么? 

应在国家文化产业之中,大力提倡与发展华侨文化创意、华侨文化旅游、数字华侨文化、华侨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行业。着力提升华侨文化广播影视、华侨文化出版发行、华侨文化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行业,积极培育华侨文化商品制造、华侨文化艺术品创作和交易行业,促进华侨文化产业多层次、多元化发展。

 

七、华侨文化产品及商品是什么?

华侨文化产品涵盖文化地产、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数字文化、文化会展、文化广播影视、文化出版发行、文化演艺娱乐、文化商品制造、文化艺术品创作和交易、康体养生、商务会议、休闲娱乐、主题度假等等。

 

八、广东及江门数以千计的碉楼与村落、街墟,数千平方公里大范围,可以成为祖籍地的华侨文化地产吗?

我们建议完全可以采取华侨文化保护、华侨文化旅游、华侨文化开发、农林生态四大板块模式,在其中三大板块上,不征地、不拆迁、不新建、托管认养、不变产权、采取使用权与经营权交易,形成新模式祖籍地华侨文化地产:

()各个县市园区可选择一个或数条村落街墟示范,小的称为「华侨文化体验小区」,稍大的称为「华侨文化体验社区」的样板;

()华侨文化保护板块:选择适当的村落、街墟,利用旧碉楼洋楼,田园风光,成片保护开发,打造「华侨文化体验小区」,供人采风写生,接待养生、会所旅游,培训教育,游学等等。尊重华侨业主产权,投资维修碉楼洋楼,保护华侨业主家族资料,在江门近万个的村落街墟之中,可选择逐步修复千百个的「华侨文化体验小区」;

()华侨文化旅游板块:在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基础上,深度广泛整理资料,「一座碉楼洋楼一个故事,一个村落街墟一段历史」,探索华侨百家氏族文化,发掘楼楼村村华侨历史故事,华侨后人,寻根探祖,传承弘扬,寻找藏龙卧虎,群星璀璨的华侨文化旅游;

()华侨文化开发板块:综合保护,适度开发,建设具有各国唐人街风情的华侨文化广场,华侨文化主题公园,岭南文化主题公园,华侨文化度假村等等;

()绿色生态农庄板块:建立南方田园风光,冬暖夏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大大小小生态农庄。

在实施新型文化地产的侨乡数千平方公里大平台上,可以衍生出文创、公益、养生、旅游、休闲、农林等各种主题地产。只要政府适当规划,发动社会,引导投资,充分利用侨乡的广袤土地与华侨文化遗产资源,活化旧的碉楼洋楼村落街墟,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增值空间,可持续性保护与发展,成为江门与广东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九、资源变资产,华侨文化市场在哪里?它们如何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我们有世界各国的 5000 万华侨华人,数千万归侨侨属侨眷,我们有 14 亿国人,我们有中华文化及华侨文化的深厚历史根基及资源,深深吸引着大批各国各界仁人志士,旅游人士。立足碉楼,走出侨乡,面向珠三角,面向中国,面向世界。华侨文化与文化遗产,这是来之不易,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与消费市场。当国家采取适当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鼓励华侨文化产业的起步,引导项目投资,变资源为资产,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就可以做到可持续性发展。其中江门侨乡祖籍地保护发展可以成为:

──中国华侨文化保护地、广东岭南文化休闲区、世界文化遗产体验游;

──成为面向海外,探索华侨历史文化的寻根胜地;

──成为面向全国,实地感受岭南文化的度假家园;

──成为面向国际,体验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之选;

──成为承接教育培训,养生休闲的绿色生态居所;

──成为国家整体最大的公益事业、文化产业平台。

 

十、关于推进华侨文化保护发展,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及配套在哪里?

()建议由国务院主导,组织国侨办、外交部、文化部、统战部、侨联和有关部门专家、华侨华人代表,启动关于「中国华侨文化保护发展与开拓华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讨,提出研究报告,展开理论的学习与培训人员相关工作。 ()建议研究确定国家华侨文化保护发展事业定义、定位、机构定编,列为侨务外事部门的一项基本工作。整合国家华侨文化整体资源,推进开展保护发展与华侨文化产业工作,明确部门分工。侨务外事部门主管,其他部门配合。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华侨文化保护发展」的工作,缺少主管部门负责,缺少相关政策支持,缺少扶植相关产业系列,缺少培育相关市场的情况。

 ()建议国家指导,广东省政府主导,侨办、外办、文化厅、江门市政府及民间组织、华侨华人代表参与,成立广东「华侨文化保护发展事业」项目工作组,由广东省侨办主管,设立办公室及专职工作人员,落实行政经费,募集资金。进行调研、样板示范、以点带面、采取华侨文化产业化项目模式推进。

()建议由民间社团发起,政府指导,首先成立「广东华侨文化保护发展协会」。并且定期举办的华侨文化保护发展国际论坛。打造成为国家层面的高级论坛。以广东华侨博物馆内设办公地址,邀请国内外有关单位和著名专家,各国华人华侨代表举办研讨,将成果提交政府人大及有关单位决策参考,并在相关刊物作为学术论文发表,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与参与。

()建议采取「保护与发展并存,公益与商业共赢」方式。由广东省政府主持,以中国华侨文化的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为核心依托,规划「中国华侨文化保护发展(江门)特区」等相关项目,最后报国务院立项。 ()创新发展,制订鼓励投资政策,做出江门数个样板村落示范。打造大大小小华侨文化体验社区项目的华侨文化地产形式。

()建议确定华侨文化保护发展事业的范围,颁布保护和发展的地方政策暂行条例或规则,启动列入地方政府立法动议的程序。

()建议国家及广东发动多层面协调,出台整体政策与办法,鼓励与支持海外各国新老华人社区及社团,建立沟通渠道。充分运用欧美加国家的多元文化政策,使推动华侨文化保护发展事业,与海外各国华人社区的各种文化经济项目结合,可持续性发展。内促进侨乡经济建设,外联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外国友人,积极参与,共同拓展。

 

十一、广东应率先充分发挥华侨资源优势,创建华侨

文化保护发展特区,实干创新华侨文化保护发展大业吗?汪洋副总理在广东工作期间特别关注华侨文化保护发展事业,2010 3 31 日,在开平立园座谈会上,他提出了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为核心,实施侨乡大区域规划重要设想。2012 年他还提出发挥广东华侨资源优势,粤籍华侨占大多数,中国传统四大侨乡江门、潮汕、梅州、闽南,广东占三个,广东为中国第一华侨大省,独一无二的华侨资源优势地位;他倡导了历史上第一次「广东华侨史」的大型编制工作等,开始了华侨文化保护发展工作新局面。广东应该珍惜这些来之不易、得天独厚的深厚文化资源,继续推进国家「华侨文化保护发展事业」。

30 年前中国改革开放,以在广东、福建设立四个经济特区为启动,现在广东完全可以创建国家第一个文化特区「中国华侨文化保护发展(江门)特区」。建议把江门的侨乡部分看成进行保护发展的一个整体区域,约有 30 余个乡镇,近万条村落街墟,范围约 5000 平方公里。文化特区可划分为开平、台山、新会、恩平、鹤山园区。在其范围之内,凡是华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村乡镇,均可以分期分批分片,逐步划入「文化特区」范围。

广东应该率先作出主导示范,把广东经济建设和祖籍地华侨文化保护发展有机结合,发掘广东华侨文化资源的大金矿,以华侨文化产业模式示范,推广至其他侨乡,推进至海外所在国的华人社区社团。

 

十二、我们民间社团与华侨华人可以努力做一些什么事情?可以做几个样板村落示范吗?

样板先行,以点带面,以项目推动落实。我们可以在江门祖籍地侨乡的试点做起,策划大大小小村落街墟《华侨文化体验小区》项目,申报当地政府审批,建立项目,制订规则,招商引资,让投资者与使用者增强信心,积极投资这些项目,投资华侨文化保护发展产业,产业化与市场化运作。

聚沙成塔,涓流汇海,志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之中的江汉先生(加籍),虽然已是暮年。自 2008 年以来,甘愿放弃海外安定生活,全心身地投入华侨文化保护发展工作。他与杨小村先生(粤人)自筹资金,发起注册成立一个小小专职民间组织,志愿移居江门侨乡,入住位于乡村的开平市赤坎镇的一座华侨碉楼「震东寄庐」,长期深入乡村调查探索。他是殚精竭虑,势单力薄,力不从心。他作为一个爱国爱乡,献身华侨文化保护发展事业的华人代表,实干实践,无怨无悔,执着奉献,作出示范。无论他的工作成功与否,我们充分肯定他个人的示范作用。贵在发现,贵在参与,贵在坚持,贵在铺路!

周润发主演《让子弹飞》电影台山主要取景点。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六年奋斗,从小做起,业已从守望一座碉楼首先串起了一个村落保护示范,其次串起了一个华侨文化产业创新运作,再次串起了推动海内外华侨文化保护发展大事业,复次……中国华侨史上,尚自无人做过此种伟大事业,应当理解此一新生事物乃属历史发展必然,我们只是这一发展的道化肉身。虽然距离实现目标还很遥远,但是心中无怨无悔,已感此生足矣!

 

编者后记:

2015 年最新进展:中信产业基金已与开平市政府签订开发赤坎镇旅游、人居项目协约,注资 50 亿元。当地高铁已经开通。其他产业大鳄亦跃跃欲试。但是江汉先生坦诚澄清:「这些进展与我并无直接关系。」令人肃然起敬。

梅教盆地。

 

附件三

梅县避霾山庄

友人聚居叙旧、休闲度假避霾及开办假期封闭外语口语训练学校上佳去处

电话:18620782829电邮:zerongxv@163.com

一、梅州梅县揽胜

梅州素有「世界客都」之称,客家风情浓郁,自然生态优美,人文名胜众多。先人自中原五迁而来,偏安粤东福地。历经千年开拓,人文昌盛,社会繁荣,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美称,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广东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广东最佳休闲城市美誉。

梅县,位居梅州腹地,自然环境、人文资源列为梅州之最。莲花山脉纵贯南北,梅江河汇流东西。古有松口名镇之韵、围龙古屋之神、灵光胜景之谜、千年古梅之雅、崇祯太子之匿、灭绝师太之影;今有雁南飞、雁鸣湖、灵光寺、客天下名胜,更有叶帅故里红色基地、宋湘故居人文秀区;还有「古村落里藏古屋,元魁塔下唱山歌」,可谓世界客都之中一颗明珠。

左上:他信回母系家乡祭祖;右上:英拉。下:儒林第。

二、梅教人杰地灵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梅教村,位于梅县东北,为客家人居住地,属于国家受保护「古村落」。梅教村是隶属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的一个自然村,被「龙山」和「虎山」的两座青山侧卫。村民主要从事种养植业,生活水平在全镇居于中上。乃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的华夏乡土文明,在此山区客家文化之中保存得较为完整、优雅。龙山矫若游龙,虎山雄似踞虎;空气清洁无霾,夜晚星空灿烂,溪中山泉流淌,山上柚林密植。梅教村的水质,在广东省内排名极为靠前。绿山、绿水、绿色生态、绿色生活,此地全有。村民于此幸福指数较高。距梅敎村几十里路的大坪镇汤湖村,有一「汤湖温泉」,是人们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距离梅敎上村不远,还有一处正在建设的全国唯一的洞穴潜水基地,以及一座香火极盛的大型寺庙。

图为德裕楼。2018 年下半年,政府拨款 150 万元人民币翻新德裕楼。

山清水秀的梅敎村乃是叶剑英母亲陈秀云,他信和英拉母亲黄金鲤的故乡。人杰地灵,风水有信。笔者曾撰二付对联如下:

一、上联:黄金鲤有后兄妹竟迭拜总理

下联:陈秀云生子股肱然再造中华

横批:梅母冠教

二、上联:龙腾蓟北先旋地

下联:虎跃丙辰后回天

横批:替天行道

2005 7 月,泰国前总理他信来其母亲故居祭祖;2014 10 月,他信携其一母所生胞妹,风华堪比南粤史出天香国色绿珠的前泰国总理英拉,同返梅敎寻根,使松口镇梅教村一时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他信、英拉外公黄铨成以及母亲黄金鲤的梅教村祖屋称作「儒林第」。屋前省道今后极有可能变身成为「他信大道」。

他信和英拉兄妹再次回到梅教村,也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叶帅之母陈秀云(1872-1944)也是梅教村人」的回忆。叶帅的母亲陈秀云 1872 年出生在梅教村的「德裕楼」。「德裕楼」为陈秀云的曾祖父所建,至今已有 200 多年历史。陈秀云是家中长女,18 岁时嫁给雁洋虎形村 19 岁的村民叶钻祥,先后生下八个孩子,其中两男两女早夭,叶剑英(家名宜伟)出生于 1897 年,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得以幸存。陈秀云为典型的客家妇女,平时操持繁重的家务,还常打短工补贴家用。

叶帅陵墓。叶帅母亲陈秀云遗像。

叶帅义女,知名作家戴晴(傅宁)记述:叶帅一生不管搬到哪里住下,都会将母亲照片挂在卧室床前。风水师陈智鹏(英国纽卡素大学博士)经过比较得出结论:

叶帅父亲故居所在雁洋镇虎形村,虎为蛰地虎;叶帅母亲故居所在松口镇梅敎村,虎为飞天虎──与龙共舞之虎必为飞虎。蛰地虎可被视为后长成飞天虎。叶剑英丙辰年京城擒逆马到功成,可谓得天之助。雷霆之力显然来自梅敎村风水多于虎形村风水,势必如此。可见戴晴所述叶帅崇母多于崇父,原是冥冥之中天理使然。国人今日不妨将梅敎村认作老天爷预设扑灭「四人帮」的风水宝地啊。

叶帅逝后,魂归故里省城广州烈士陵园。2014 4 月,叶帅二女叶向真偕夫首次前来祖母故居寻根问祖。之前多年,据说叶帅弟叶道英的儿子叶选基回来看过。之后八月,据陈家族人说,来过十几拨人。有人建议,应在龙山之上先行雕刻「丙辰京城灭逆六杰」叶剑英、华国锋、汪东兴、张耀祠、李鑫、武建华巨型头像,供人世代瞻仰。以后再行雕刻佛像或者炎黄子孙客家海外精英群像,视为客家人大移民印度洋分支之起源标。

1960 年代中期,继述堂暨继述楼始祖曾昆甫长女曾桂友(曾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四野军需处代处长)之夫婿高林[原名徐德凯。叶帅至死不渝的追随者。曾任广州军区政部文化部部长、广东省军区副政委,曾任四野军工部政治部主任(前排右三)]率其文化部下属在珠江宾馆内与叶帅亲切交谈。

据曾昆甫外孙、牛津博士徐泽荣考证,1927-1937 年,叶剑英曾委托地下党员柯麟(曾为澳门镜湖医院院长)周济他的寡母陈秀云,兼且以一箱古瓷作「抵押」;1938-1944 年,委托陈秀云娘家同乡、曾昆甫长子曾祥达接续周济其母,又以两箱字画作「抵押」。1961 年,曾祥达(此时已逝)长子曾圆林由印尼返上海探望弟弟曾东林,叶帅得知之后,曾召其到北京相见。

三、大屋古为今用

梅教村作为历史文化名村,村内有客家风格的古屋建筑 100 余座。其中下南洋工商业翘楚曾昆甫先生及夫人钟兰娘,历经七年时间,于 1936 年在村内建起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客家大屋「继述堂暨继述楼」。继述堂暨继述楼连院建筑面积合共 3700 平方米。继述堂为平房,双四合院拱一中堂,共有大小 32 个房间;继述楼为主副两院,各为双层,共有大小 48 个房间,天井四合。这座古老的建筑经历了近80 年的岁月洗礼,仍然坚固如新。

左为虎山,右为龙山。

为了保护、利用这座家族建筑,2014 年间,曾昆甫后人出资先翻新继述楼主副二楼瓦顶,后将继述楼主、副两楼 32+16 个房间改建。副楼经过邻房打通,将原来的 14 13.7 平米的小房间和 2 22.9 平米的大房间,改造成六个各合 40~50 平米的套间,有卧室、客厅及现代化盥洗间;一楼还有一多功能厅、一公共厕卫;二楼有一太液──太阳能加热水──浴室、两个厨房。继述楼副楼 2014 年的修缮改造,是在曾昆甫的长女曾桂友之次子,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徐泽荣倡导下,亲自投资、集资,并组织施工完成的。修缮改造过的继述楼主、副两楼,以「往日时光避霾山庄」冠名。诚招天下学者、作家、画家、摄影家、雕刻家、司商家、老干部以及海外华侨,前来休闲、避霾、度假、创作、出行。吃有机果蔬,尝走地家禽,饮山涧泉水,吸负离空气,住古代大屋,沾宝地正气。目前经过修缮改造过的继述楼副楼,平常能够一次容纳 10~15 人住宿,架折叠床,最多可容 30 人;业经初步修缮的继述楼主楼能一次容纳 40 人住宿,将来则可为 80 人。欢迎来客多则数月,短则几日,前来体验回归大自然、回归原生态的慢生活。

继述堂近景。

另外,格外欢迎梅州英语教学、培训机构长期租用本处开设周末乃至周日英语口语封闭训练分校!欢迎广州、深圳等地旅行、教育机构来此举办为期一周或者一月的冬令营、夏令营、长假营!

梅州市旅游部门早于 2012 年,即已开发出梅州市「边界游」线路近 20 条,催生了一个新颖的、巨大的旅游市场。不事创作的常住来客,可以购买电动摩托,来个自驾车边界游、边界摄,排遣寂寞,不亦乐乎。我们有边界游碟 20 张可供住客按图索骥。

附近星级景区有:梅州客天下、叶剑英故居、茶田胜景雁南飞、生态休闲雁鸣湖、三千境界灵光寺、阴那山、五指峰等;自然乡村有:茶山村里明古屋、围屋世界侨乡村、梦里客家桥溪村、红军团部九龙村等;寺院古塔游有:松口古塔元魁塔、梅县白宫感应岩、隆文岩洞龙岩寺、一方宁静天伯公等;还有好多古屋名居、自然景区可供游览。距周边省市较近的旅游景区乃有永定千年土楼群等。

梅州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无论是国营旅游部门,还是民间旅游公司前来开辟旅游线路,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盈利前景。

四、长短住宿收费(这是 2016 年标准,新标准未定)

前来「往日时光避霾山庄」住宿,可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一次性投资住宿:()投资三万元,十年内可每年免费长住三个月,短住累加三月亦可;()投资一万元,十年内可每年免费短住一个月;()投资 12×75%=9 万元,十年内可每年全年长住。第二种是短期性散客住宿,每日每双人床(可以孖铺)70 元,单人床(含双层床)40 元。餐饮费、观光费另计。还有家酿米酒、白酒以及自产走地鸡、食草鱼、红心柚、有机菜面向来客优惠出售。

 

左:「往日时光避霾山庄」铜环朱门;右:不锈钢铭牌。

旅客往返「往日时光避霾山庄」方式:

()广州市天河汽车客运站,每天下午 1710 有一班长途汽车开往梅州市隆文镇,途经松口镇梅教中村村委会站下车,百米外即是「往日时光避霾山庄」。返程每天早 7 40 从下车处上车,开往广州市天河汽车客运站。全程 434公里,五小时左右,票价约 150 元。广州铁路东站每日有四班客车驶往梅州,座位票价仅为 60 元左右。五小时左右。

 ()梅州市客运站顺风车站或者月梅车站乘中巴到梅敎中村村委会站,每天往返有 15 次班车。70 公里,一小时左右,票价约 12 元。1700 后无车。

()以广州或者深圳作为起始点或者中转点前来梅敎旅行的十人( 11 座车)27 ( 28 座车)或者 47 ( 48座车)的「跟团游」,可与广州深度游国际旅行社或者深圳市海外国际旅行社联系安排「往返接送包车数日司机导游」出游方式。电话:广州 020-8173-351513725305858;深圳:400-0043-0200755-8219-2226

()粤省以外来客,可以乘机先到广州白云机场、深圳黄田机场、汕头揭阳机场、赣州黄金机场、厦门高崎机场,再转前往梅州班机或者班车。

() 连接梅州市与潮汕地区的梅汕高铁于 2019 10 11 日通车,从广州和深圳到梅州西站,最快分别仅需 3小时 25 分和 2 小时 52 分。开通初期,每天有 44 班列车往返于梅州至广州、深圳等地。另有列车往返于厦门和其他地区。旅客到达梅州后、可转乘中巴前往梅教中村。

朱慈烺匿藏世德堂至寿终。现得政府拨款翻新。

五、世德爱春翻新

满清灭明,崇祯太子朱慈烺随其教师李士淳(太子傅) 逃亡至李氏家乡祖居──松口镇「世德堂」躲匿,终生没被清朝发现。世德堂建筑有些微型皇家气派。如今广东省政府拨款翻新「世德堂」,已经完工。居蜀朱元璋后代于网声称:《红楼梦》作者就是朱慈烺,不是曹雪芹、吴梅村。从松口镇铜琶村走出的谢梦池,在马来亚槟榔屿成为巨富之后,频繁捐款予孙中山同盟会,以致孙中山任命他的侄子谢良牧为同盟会会计部执行长。笔者考证,谢氏一人捐款数目应达全数的 60%以上。孙氏后来专程来到铜琶村谢氏所建「爱春楼」拜谢,住了两三晚。其后孙氏撰写《建国大纲》,竟然设计一条铁路,由南京直通松口!如今广东省政府拨款翻新「爱春楼」,己经完工。

两个新辟旅游景点很有些意思。譬如,朱慈烺藏匿松口镇世德堂,可能是他姊妹「史湘云」(脂砚斋主人?)来过此地和他团聚?位于世德堂中「化胎」半圆边缘的十余间小房子,据说当初就是专供妇女住的。妃子?姊妹?宫女?

最后,以诗二首概括本节内容:

 

山庄好

住古朴客家大屋,

 食无污米蔬蛋肉。

呼富氧山林空气,

饮水质上佳山泉。

见夜空满天星斗,

 听柚林虫鸣鸟啾。

慕二位冠教名母,

识丙辰灭逆堪舆。

 

客都好

松口移民南洋港,

雁洋叶帅帅时居。

崇祯太子逃生匿,

光绪遵宪人境庐。

梅州史地博物馆,

客都风情客天下。

远濯河名相思

永定登屋号围龙。

孙中山来访来宿爱春楼留念。

 

尾声:

全球气候变暖雨带迅速北移

我國西北沙漠或变塞上江南

2019 9 20 日,「牛群 4.0 群聊」网友、留德博士何宏博士于此牛津校友群聊,链接「一剪闲愁」所撰以下振奋人心报道(徐泽荣博士转述时,对原文加以改动、句逗)

世界力量(笔者不揣简陋,认为应当译作「洪荒力量」)所致气候临界点今年出现了。最近三年:降水不仅越过秦岭,越过青藏高原,而且在新疆两大盆地出现;现在新疆的植被以一年 150 公里的速度,内蒙的植被以一年 40 公里的速度狂野扩张;黑龙江林区开始大量出现多肉植物以及阔叶树木;黄河河套地区植被恢复超过过去 20 年总和,黄土高坡变绿了。此地以前种树,由于降水不足,树下无草,如今开始大量生长草和灌,并且出现了兰花——说明土壤墒情稳定下来;甘肃、哈密的植被也在开始大肆恢复。如果这一趋势可以保持十年,黄河就会变清。

塔里木盆地一向属于热干旱地带,以往湿润云层根本不会在它上空驻足,如今连续三年降水覆盖全盆。如果这一趋势得到保持,那么从明年开始,降水就会进一步覆盖柴达木盆地。一旦降水连续覆盖柴达木盆地,该地干涸河床最快十年内就会重新盈水。新疆若羌地区四条河流水流如今已得恢复,并且居然曾发生过洪水。西藏阿里地区如今居然长出树木——那儿原有树木已经湮灭 2000 年了。

科考人员认为,十年以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将会告别冬天;蕉类植物如今过了秦岭,意味着唐朝乃至西周气候重现于世。以前中国的雨极是在四川雅安。雅安降水过多,乃是因为当地气温不足,导致湿润空气无法飞跃川北、秦岭。如今雨极全线北上,到了陕西汉中。

如果全球气候变暖雨带迅速北移继续下去,中东地区会于十年内大量恢复植被,北美地区会于十年之内大面积地──估计一半地区──恢复沼泽。

同时欧洲也会发生植被大肆扩张。譬如,俄国人发现,新西伯利亚州降水增加,冻土融化,导致东欧地区的一些一年生阔叶草进入该州。这意味着,如果不出逆转,俄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粮仓。

科考人员认为:从理论上说,上述现象并非属于间歇性气候症,而是属于长期性气候症,预兆长波周期的到来。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近期全球气候变暖雨带迅速北移乃是太阳黑子一时活跃所致结果,不会导致一个长波周期。笔者认为,对于正反两种意见,人们都不妨且听之且待之。重要的是,不管是长是短——即有百年也值,本书各项策划,其实都可正逢其时,趁势而上。至于「变暖」、「北移」终究是好是坏,现在讨论还属为时过早。既有「唐朝」、「西周」先例,笔者认为「利大于弊」。

大自然、洪荒力这次可帮了「一带一路」以及《本土重整河山策》大忙,对吧?笔者此时不由得地想起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绝不是单纯人力所能带来的巨变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