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抵御東方文明淺述
作者: 徐澤榮

專題

更新於︰2019-06-05 Print Friendly and PDF

1996年,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出版了《文明衝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書,系統地闡述了他於1993年提出的「文明衝突論」。亨氏認為冷戰後的世界,衝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是文化方面的差異,主宰全球的將是「文明的衝突」。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立刻就有人將之與亨氏文明衝突論聯繫起來。

2019年,穆斯林大量移民歐美,美中之間爆發貿易戰兩大事件再次引起人們對於「文明的衝突」的關切。為饗讀者,筆者願意在此淺述一番古往今來西方文明對於非東方文明的11次重大抵御(包括反擊)。

一、 古代西方文明對東方文明的抵御

逼走上帝之鞭。公元441至452年的史上首次遊牧民族西侵,要從匈奴王國被漢朝打敗以後分裂為南北匈奴王國說起。而北匈奴國的部分民族,向西北遷徙,經中亞地區抵達欽察草原,越過高加索山脈,進入東歐。隨後,打敗東羅馬帝國,威逼西羅馬帝國,其首領是被歐洲人譽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這是亞洲遊牧民族首次大肆入侵歐洲事件,也是迄今為止人們記載到的最早歐亞大陸文明接觸事件。最後,阿契斯率領的西羅馬軍在如今法國奧爾良區逼退了阿提拉率領的北匈奴軍。後者沒被整殲,而是知難而退。

阿提拉入侵歐洲變成黑白

蒙古西徵東撤。蒙古人是鮮卑人的後代。今稱「西伯利亞」實應改為「鮮卑利亞」,哪兒是西呀?那兒是歐洲正東!1219年至1222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後對花拉子模帝國進行第一次西徵,其大將速不台於1221年追擊花拉子模國王穆罕默德到達今阿塞拜疆,隨後殺入格魯吉亞。1223年,在喀拉喀河打敗俄羅斯12個公國組成的聯軍後,於1225年返回蒙古高原。1235年,成吉思汗逝世後,其子窩闊台繼任蒙古大汗,窩闊台汗召開議會(呼拉爾),決定進行第二次西徵,開始了對歐洲長達五年的徵戰(1237年—1242年)。征服了俄羅斯、波蘭、匈牙利、奧地利。1242年,因窩闊台汗逝世,蒙古大軍返回亞洲。第三次西徵:124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攻佔基輔。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受阻於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1242年窩闊台汗的死訊傳來,拔都率軍東歸爭奪汗位的繼承。維也納附近便是蒙古大軍所到的最西地方。

阿提拉雖然聲名不如成吉思顯赫,但歐洲人打心底最恐懼的還是他,畢竟成吉思只是打到了多瑙河,而這位卻幾乎奴役了整個歐洲:導致西羅馬帝國名存實亡,建立起一個歐亞大陸帝國。

歐洲史書多稱阿提拉於奧爾良(今在法國境內)敗於阿契斯後撤歐歸亞一事,乃為西方文明溫床免遭東方蠻族文明篡改頭等大事。那麼,成吉思>窩闊太>拔都三次西侵均以自行回撤告終,更可以作如是觀,對吧?

西班牙光復戰。

以下引自網文:

但是南歐西方文明溫床卻曾被東方野蠻文明征服、篡改長達800之久,雖然後來得以領土、宗教、人種、文化失而復得。公元711年,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在征服了北非的柏柏爾並使其皈依伊斯蘭教後,入侵伊比利亞半島,並迅速打敗了統治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征服了除了最北部山區以外的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從此西班牙進入了伊斯蘭教統治時期。雖然西班牙國家的真正形成,要到近800年以後,卡斯蒂里亞的伊莎貝拉女王和阿拉貢的費爾南德國王結婚後,兩國合併以後才會出現。但伊比利亞半島本來就有西班牙這稱呼,所以使用這個名詞也不算錯誤。

雖說西班牙的光復力量於11世紀時遭受了挫折,但並沒有被消滅。經過不斷的拉鋸徵戰和發展壯大,到公元12世紀末,伊比利亞北半部已經完全被基督教王國所收復,雖然伊斯蘭教和摩爾人也進行過數次有威脅的反撲,但西班牙人的光復事業已經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此時的伊比利亞半島已經形成了葡萄牙、卡斯蒂里亞、阿拉貢三個強大的國家。而到13世紀末,穆斯林摩爾人的控制區就只剩下南部安達盧西亞的格林納達王國了。最終於公元1492年,格林納達被費爾南德和伊莎貝拉親率大軍所征服,全西班牙光復,長達800年的摩爾人統治終於徹底結束。

不斷與異族人和異教徒的戰爭,極大的促進了西班牙的民族精神的形成,與摩爾人和伊斯蘭教的殘酷鬥爭引發的宗教狂熱和極度高漲的民族精神,成了刺激和推動西班牙和葡萄牙進行大航海和對美洲進行征服,從而使西班牙成為16世紀海上霸主的重要動力。

西班牙去伊斯蘭化戰爭勝利:在格林納達城,白人軍隊接受蘇丹率部投降。

奧斯曼國曾為佔領南歐發動戰爭,俄羅斯國曾為佔領近東發動戰爭,均被西方聯軍擊敗,其對西方文明威脅程度不大;穆斯林大量移民西方國家並在當地大量繁殖,現已構成回教文明對於西方文明的致命威脅,西方文明將會如何克服此種致命威脅尚未「展開畫卷」;伊朗、北朝、伊拉克、利比亞以及伊斯蘭衛教者恐嚇襲擊,更多的是東方文明對於美歐霸權而非西方文明的挑戰,儘管薩達姆、卡扎菲也像山下奉文、本間雅晴一樣丟了性命。故筆者於此不對它們展開論述。

二、十字軍東徵去伊斯蘭化規模空前

網上記述如下:

十字軍東徵(1096-1291)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進行的、持續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軍事行動,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以收復阿拉伯穆斯林入侵佔領的土地的名義對地中海東岸國家發動的戰爭,前後共計九次。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徵,因此每個參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標記,故稱”十字軍”。

當時,原屬羅馬天主教聖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手中,羅馬天主教為了收復失地,便進行多次東徵行動。但實際上東徵不僅僅限於針對伊斯蘭,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徵就是針對信奉東正教的拜佔庭帝國。十字軍在他們佔領的地區建立起了幾十個十字軍國家,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國,此外還有安條克公國,的黎波里伯國等。

自然,它受到了整個天主教世界累世的傳誦,眾多隨軍教士及後世的教會編年史家都在竭力記述此役,贊美基督,如神跡般傳誦。同時,這場戰爭及其後拉丁東方的建立,更是影響了整個東地中海格局,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受到各方的強烈關切。拜佔庭、亞美尼亞、突厥人、阿拉伯人,各種宗教背景、不同地位出身的史家都在著述陳辭,詳述此事。

三、西方文明對東亞文明的新舊抵御

仇洋滅教慘敗。八國聯軍來華鎮壓殺害洋教士和華教徒的義和團和清軍隊,既屬西方文明對中國文明的反擊,也是列強對於中國的侵略。筆者在牛津大學就讀時,認識了一位香港教會資助來讀宗教學研究生的香港教友,姓關。他跟我說,西方教會研究機構也在檢討當時在華教士濫用治外法權擴張權力,侵犯中國朝野利益的責任問題。應當指出,由於「東南互保」,當時東南多省朝野並無殺害洋教士、華教民。現在有的視頻先演示包括中國東南在內的多處洋教士為了當地教民脫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演示中國北方拳亂地區洋教士、華教民被殺,人頭落地,予人印象中國民眾無論南北均為暴徒,恩將仇報,此為製造李代桃僵。廣州市一德路石室教堂,當初本是法國遠徵軍酋強迫廣東當局割出土地建造,曾經舉行閱兵接收儀式。中法建交之後,健忘的法國當局竟然沒有宣佈歸還中國該堂該地。文革中紅衛兵衝擊該堂便屬同態復仇——法方暴力得之暴力失之,是否上帝安排?

擊退日本挑戰。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奇襲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同時在西太平洋向香港、印尼、緬甸、馬來亞、菲律賓、巴布亞這些英屬、荷屬、美屬、澳屬殖民地進攻。美國由此對日宣戰,加入同盟國陣營,而與日本同盟的納粹德國與意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在戰爭初期日軍迅速佔領太平洋近四分之一的地域,直到中途島海戰戰敗而喪失主動權,之後又陸續於所羅門群島、新幾內亞等地消耗戰力,而盟軍重振兵力後展開反攻。1945年,美軍已收復大多數被日軍佔領的地區,並陸續攻佔日本鄰近的島嶼,對日本實施大規模轟炸與海空封鎖。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於廣島和長崎投擲兩顆原子彈,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標誌太平洋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日本軍事挑戰美英荷澳構成有史以來東方文明針對西方文明最為嚴重一次的衝擊。

日軍襲擊珍珠港

拳民殺害洋教士

筆者認為,標誌這次東亞文明挑戰西方文明失敗事件,其實不是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的對日受降儀式,而是盟軍於1946年2月23日絞死山下奉文,於1946年4月3日槍斃本間雅晴。這是西方文明對於日本文明的嚴正報復以及震懾:看你Japs今後還敢來嗎?可見白種人對於黃種人戰場能夠打贏他們十分在乎。厲害了的國度竟然有人嘲笑這是美盟軍統帥麥克阿瑟、斯利姆為了發洩先前戰敗私憤而搶在遠東軍事法庭開審將他們殺死!還辯解說:兩位日軍將領自身沒有直接下令殘殺「戰俘以及百姓」——他們可關西方文明何事?專制既出蠢君也出蠢民!大陸極左極右兩派均為盛產不可理喻蠢貨。

山下奉文

本間雅晴

日本欲以「東亞王道」取代「西洋霸道」,清朝企圖通過殺戮教士制止「名教奇變」,這便構成對於西方文明形而上式嚴重挑戰。不過,孔教人格化式此時殺人未愈一萬,馬教人格化式1949至1979幾十年間卻曾奪去以千倍計人命

斬斷東來毒爪。儘管中國業已放棄國有—計劃制度以及向東南亞輸出革命,2018—2019年間的中美貿易大戰仍然構成了最新一輪西方文明對東方文明之一中國文明的重大抵御。它不僅是有關消除美方對華貿易持續赤字的商業戰,還更是:其一,有關掐斷中方對美知識產權剽竊的科技戰。其二,有關斬斷中國文明之邪惡部分毒爪的自衛戰:清平世界,朗朗乾坤,豈容皇權復出、宦虎踞市、貪污腐敗、掩實造假、不守成規、間諜蟻發通過高峰會、大撒錢、大外宣、互聯網、偽移民流毒全球,進而危害、腐蝕西邦西人,顛覆西方價值體系?

比起共產黨俄羅斯文明,夾雜大量中西野蠻成分的共產黨新中國文明雖在軍事上、經濟上雙扭轉了對於西方文明的頹勢,但在母型創新上毫無寸進。這使這個文明無從不具備針對西方文明「比而齊之,齊而上之」所需要的一絲品格。它的現在式居然聲稱要推廣中國模式以建設以中國文明居首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好比緣木求魚,水中撈月,結果早早招來懲罰。

四、七秩西方文明對蘇俄文明的抵御

古人以十年為一秩。此節講的是1917年至1991年西方文明對東方文明的抵御。西方文明的首要標桿為民主政治、民營經濟、依法治國、言論自由、人權保障、社會福利。以色列、新加坡、印度、香港、澳門、台灣、南韓、日本現被認作基本屬於西方國家或者西方社會,儘管它們地理位置均在亞洲。相反,位於歐洲的俄國文明以及多國東歐文明,至今仍然不被西方世界承認為西方文明。

華沙拯救西方。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之後,列寧等布爾什維克領導人從馬恩學說教條出發,把蘇俄與外部資本主義世界對立起來,認為一國不能取得無產階級革命完全勝利,為著保障蘇俄的安全必須推進世界革命,打破資本主義的包圍。於是在十月革命勝利初期,蘇俄政權致全力於發動世界革命。列寧說道:「共產國際的成立是國際蘇維埃共和國即將誕生的前兆,是共產主義即將在國際範圍內取得勝利的前兆。」可見當時在蘇共看來,不是沒錢咋乾的問題,而是不乾沒命的問題。

在蘇俄政府支持之下,中東歐一些國家曾經發生革命,但都持續時間不長:匈牙利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存在133天;斯洛伐克的蘇維埃政權存在三個星期;德國巴伐利亞的蘇維埃政權存在兩個星期;在芬蘭、愛沙尼亞和波蘭,以蘇俄為榜樣的革命很快被扼殺。1919年8月1日匈牙利革命遭到鎮壓,標誌著中東歐的革命浪潮徹底回落。1920年,蘇軍進攻波蘭,企圖利用此役成功再次點燃世界革命烈火,卻以慘敗告終。列寧的世界革命思想在俄國西面沒有獲得預期成果,於是他把推動世界革命的目光由歐洲轉向亞洲。

而在亞洲,中國國情最為符合列寧心目中的革命條件,於是中共得到表面為共產國際,實則為蘇聯共黨最大限度的餉械支援、戰略指導。後來,蘇共又對它對中共的出於意識形態需要的奧援,大大糅合進了出於國家利益需要的奧援:1945年以前,防止宿敵日本稱霸中國;1949年以後,防範新冤美國拉攏中國。儘管蘇共對於中共餉械奧援以及工礦明援,可被視為人類歷史最大武器彈藥轉移、火種經費轉移、技術設備轉移,但是這些輸出終達地點乃在當時亞洲中國不在歐美,對於西方文明並無構成直接威脅。十月革命輸出革命對於西方文明形成最大威脅事件乃是蘇聯反侵波蘭、入侵芬蘭、陣營東歐、封鎖柏林、核武古巴事件。西方世界承認東德、捷克為西方國家。

舉其顯例說之:蘇聯反侵波蘭失敗,使得蘇共順勢而上入侵西歐企圖無疾而終。英國歷史學者泰勒認為波蘇戰爭「大大地決定了以後20年或者更長的歐洲歷史……秘密地以及幾乎不自覺地,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領導人放棄了推動國際革命的想法。否則布爾什維克人會提早20年出兵國外去‘製造革命’。」美國社會學家蓋拉認為波蘭的勝利不單為波蘭,也至少為整個中歐帶來了20年的獨立。英國軍事史家富勒將軍更將波蘇戰爭中最關鍵的華沙戰役列為改變世界局勢的關鍵性戰役,在其著作《西洋世界軍事史》中,他用了一整章節來行記述:戴貝爾侖勳爵1930年8月17日在《波蘭公報》發表文章說道,從當時西歐各國在一戰後的疲弊與國內共黨革命的暗潮洶湧來看,倘若波蘭於華沙戰役戰敗,當時的歐洲不可能抵擋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的閃電入侵。富勒認為:「政治家們應向…歐洲人解釋清楚,在1920年,波蘭曾經拯救了歐洲。」

東歐終生劇變。二戰之後,蘇聯在其佔領的東歐國家裡扶持起共產黨獨掌政權。它們包括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東德。儘管如此,這一成就距離1920年列寧揮師西進企圖經由佔領波蘭繼續佔領德國、法國、英國、奧地利、意大利等國的宏達目標還是離得很遠。東歐劇變,西方國家稱之為東歐1989年系列革命,是指1989年前後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在短時間內紛紛喪失政權,各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發生根本性、歷史性改變的大事件。其後東方社會主義制度演變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制度。這番1989年前後發生的劇變。最先在波蘭人民共和國出現,後來擴展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等華沙條約組織國家。這番劇變以蘇聯解體告終,一般被認為標誌著冷戰的結束。日裔美籍歷史學家福山寫了本書名曰《歷史的終結》,似乎認為:對於西方文明的最大威脅現已終結。

波蘇戰爭時期的波蘭海報。文字寫道:
拿起武器!拯救祖國!謹記我們將來的命運。

蘇東劇變各處民眾推倒列寧雕像

五、東南亞共產黨模仿中共模式落敗

二戰結束以後,歐洲國家推行結束殖民主義運動。新近獨立國家於是面臨建立民主政權還是專制政權,推行自由資本主義還是權貴資本主義的問題,再加上經濟的全球化、冷戰的全球化,西方文明便驅向全球化:進攻的全球化和防禦的全球化。為了遏制共產黨新中國的輸出革命,美英法三國在北朝、台灣、南越、泰國、馬來亞、菲律賓或直接出動軍隊,或給予對方援助,其戰略思想乃是基於「多米諾骨牌論」:一個國家防共骨牌倒了,就會連續推倒後面無數防共骨牌,最後推倒西方文明國家陣營。中共成功奪取全國政權、中國抗美援朝、援越抗美戰爭得勝、印支三國共黨成功奪取全國政權,使西方文明在亞洲東部一度面臨退潮厄運。但是,至1980年代中期,由於共產中國「窮則思變,變則致富,富則通達,達則偃武」以及迫於長期受到國際社會孤立,改弦更張,不再餉械支援東南亞共產黨武裝鬥爭,後者便都放棄武裝走出叢林回歸社會了。本書講述的就是他們回社會軟著陸的故事。他們之所以能夠軟著陸,亦有賴於啓蒙時代以後西方文明的理性主義、寬容主義的原則已被東南亞各國政府、社會接受,儘管接受程度有別——「讓自己活也讓別人活」。先例:歐洲各國共黨戰後都曾放下武器,改走議會道路,得到政府、社會接受;美英兩國都沒虐待德日戰俘。西方文明又在亞洲東部取得偉大勝利!東南亞各國社會佛教流行,佛教講求慈悲為懷,想必也在某些場合起了好的作用。不過越南共產政府惡待華僑、 波爾布特政權濫殺同胞,卻是兩個極大反例,它們都是源於西方野蠻——馬學。

六、華盛頓體系取代雅爾塔體系管窺

在國際政治中,Great Power的嚴格定義不是地理的、人口的、經濟的、文化的,而排他性地是國際軍事→國際政治的。幾乎所有國人、專家、媒體(例如央視)、官家對此都會弄錯,錯誤可笑程度不亞於將Chiang Kai-shek誤譯為「常凱申」,將Siberia——鮮卑利亞——誤譯為「西伯利亞」(俄人為始作俑者?)。英文表達卻為遠較中文清晰:Great Power不同於Large country或者Rich nation。Power 抽象,Country、Nation具體。希望語言學家能為中文發明一個相應於英文Great Power的新詞,它的中文反義詞倒是現成——奀(en平聲)邦。古人有雲: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漢避高祖諱,多以「國」易「邦」。既然如此,筆者認為,Great Power的中文表述應棄「大國」取「權邦」;「大國」此後降低身段,僅用於表述地理、人口、經濟、文化方面的傲視同儕國家。

第一個權邦當然是打敗天下無敵手的國家,這個天下先是歐羅巴及其殖民地,後是整個世界。以後各相關國需要具有戰勝一個先前權邦的紀錄,才能被承認為「權邦」。西班牙、荷蘭就不說了,法英美早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甚至之前就取得了權邦國際地位;俄蘇則於拿破侖戰爭以及蘇德戰爭後取得了權邦國際地位。因此。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非中國、英國、法國、蘇俄、美國五大國莫屬。以色列在中東打敗「天下」無敵手,但是對手當中無一先前權邦,所以它稱不上權邦;德國、日本本為戰敗國,咋能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呢?那不就顛覆了戰後國際體系了?顛覆得靠戰爭,而非外交。第四節本文還會回到這個議題。

只有權邦才有資格充當首級國際組織——如歐洲協調的英奧俄普四國同盟、國際聯盟理事會常任理事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領導成員。

如今西方文明對於東方文明的抵御踏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美國計劃廢除雅爾塔國際體系,構建新的華盛頓國際體系(姑且先這樣稱)。筆者估計其類似如今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角色,將由美國、英國、法國、俄國、日本(亞洲無論如何要有一個)五個國家擔任,排除中國大陸。日本原是二戰戰敗國,不具權邦資格,這該咋辦?筆者推論,美國必將扶持日本在下一場亞洲地區軍事衝突中代替美國出兵,在西方各國援助下,海陸空天連勝中國。特朗普訪問日本登上日艦,授予日本105架F-35軍機已屬預兆。中國大陸極有可能會被打回清末民初原形。這將是世界重睹中國文明芳華的破滅,而且極可能是永久的破滅。遺恨變成破滅,何其慘也!至於德國,乃至意大利,留待它們有機會戰勝俄國再說,或由歐盟代表。

台灣必須續稱「中華民國」,並且在美日軍事打擊中國大陸之時以至少20萬兵參戰,達致台灣統一大陸,方可於戰後恢復它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或者成為華盛頓體系領導機構成員。國際政治先例:二戰時期,法國戴高樂流亡政府以其五萬正規軍以及十萬「內地軍」加入盟軍作戰,且可自行解放巴黎。賴此,戰後法國政府被接受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蔡英文女總統,你還盤算著台灣獨立嗎?有得選擇,蕞爾奀國有啥值得追求?

 

法國戴高樂流亡政府轄下一師整裝待發

 

2019年05月20日於香港上水唐公嶺農莊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