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昔日帝國的輝煌
作者: 陳破空

地球村

更新於︰2011-08-13 Print Friendly and PDF

● 西班牙是發達國家中的佼佼者,日本遊客絡繹而至,對西班牙的自然、人文與藝術景觀仰慕不已,這塊寶地卻被中國人所忽視。


●西班牙王宮。(作者提供)

  六月海風吹拂的南歐,正是陽光耀眼的初夏季節。踏足西班牙之前,除了歷史和地理的書本知識,對實際的西班牙並無體會。

馬德里,地勢最高的首都

  馬德里國際機場,超乎想像的巨大而簇新;由一排排斜拉柱撐開的長長迴廊,給人縱深的空間感;淡黃色基調,配上無數藝術燈光,使機場建築群,顯得格外明亮而高雅。這是歐洲四大機場之一,出入境處,由輕軌列車連接。

  從機場到市區,從服務人員到出租車司機,我為他們不通英語而詫異,而他們的表情,並無絲毫尷尬。原來西班牙語是世界第三大語言(聯合國預估,到二○三○年,將成為第二大語言),其流行程度,幾乎可與英語比肩。

  在西班牙見到的西班牙人,不同於紐約。僅僅在外形上,兩者就有明顯差異。本土的西班牙人,原是正宗白人,高大,挺拔,隆鼻梁,深眼窩。而在紐約常見的「西班牙人」,身體壯實,個頭不高,膚色較深。那原是一個誤會,紐約人把來自中南美洲、操西班牙語的移民,俗稱「西班牙人」。他們原本是美洲印地安人、黑人、白人、乃至亞洲人混血的後裔,其正式稱謂是「拉丁裔」,在紐約人口中,位居第二。

  馬德里是世界上地勢最高的首都。街道布局屬放射型,一個中心放射出五、六條大街。街道曲折蜿蜒,時而上升,時而下旋,到處是堅硬的石子路。有些像巴黎,又不太像巴黎。馬德里有更多狹巷,建築物高低起伏,小巷悠長婉轉卻整齊、潔淨。感受中,巴黎更豐滿,馬德里更苗條;巴黎更隨意,馬德里更雅致。

  六月的西班牙,頗有些炎熱,卻有不少顧客在餐館外的街邊用餐。有人告訴我,不管太陽有多大,只要坐到太陽傘下,就能取涼。我嘗試一下,果然涼快。

  嘆服一些餐館的「距離服務」。在若干寬闊的路面上,餐館往往位於低地的街邊,用餐的桌子,卻隔著綠化帶或者花圃,靠近二、三十米開外高地的馬路,點菜、上菜、買單,都勞服務生在日頭下往來奔走。原來用餐場地不小,餐館卻不大,一個廚房就夠應付了。


●西班牙田園風光。(作者提供)

環球帝國,回到原點

  撒落世界的西班牙語和「西班牙人」,是歷史上,「無敵艦隊」征服的痕跡,西班牙帝國的遺產。那是人類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發源於五百多年前哥倫布的探險。鼎盛時代的西班牙帝國(十五至十八世紀),疆域之廣,橫跨歐洲、美洲、亞洲和非洲。今日馬德里,依然聳立著數不清的凱旋門,那是歷史上西班牙人屢征屢勝的紀念品。

  位於馬德里市中心的Gran Via大街,是繁華的商業和藝術中心。時裝店,百貨大廈,櫛比鱗次;時髦男女,摩肩接踵。西班牙人不僅氣質高雅,而且也像許多美國人那樣,友善、文明、樂於助人。站立在古色古香而又具現代化氣息的十字路口,我不禁浮想連翩。這裡曾經是一個環球帝國的起點,而如今同世界上其他現代都市一樣,熱鬧而平和。帝國回到原點,收斂閃爍的劍光。平和的馬德里從高處靜靜地注視著它曾經遠征的世界,無悔無怨。

  不論西班牙帝國,還是葡萄牙帝國、大英帝國、法蘭西帝國,最後都退出了它們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歷史過程各異,都是文明演化的最後結果。這些國家,如今都不會因為歷史上與他國或異族的某種關係而宣稱,哪國哪地「是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不會宣稱,哪國哪地「自古以來就是它的一部分」。

重建民主,卡洛斯國王備受尊崇

  典雅而規模宏大的王宮,位於曼薩萊斯河岸的山崗上。這座完工於十八世紀的王宮,據說是世界上保存得最完美和最精緻的宮殿之一。整體呈正方形,外圍是廣場或花園,綠木掩映,紅花正開。如今的國王,並不居住於此,而居馬德里郊外別墅,偶爾在此舉行國事活動。大多數時候,王宮供遊客參觀。

  說起當今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頗有一段傳奇,他竟是獨裁者佛朗哥所立。這要追溯到最具爭議的西班牙內戰(1936─1939)、及其後的佛朗哥時代(1939─1975)。內戰發生在西班牙第二共和時期,執政的左翼聯盟和在野的右翼陣營各自擁兵,分別稱為共和軍和國民軍,也各有外國支持。支持左翼的主要是蘇聯(及墨西哥)提供武器,甚至向西班牙內戰派出包括俄國人和中國人在內的「國際縱隊」;支持右翼陣營的是意大利和納粹德國,供以軍備與物質援助。

  三年內戰結果,以佛朗哥將軍為首的右翼陣營獲勝。佛朗哥廢除共和,實行右翼獨裁。但曾受德、意支持的佛朗哥,當政後卻於國際上保持中立並不介入當時如火如荼的二次世界大戰,惟堅持反共立場。冷戰時期佛朗哥奉行親美政策,向美軍出借軍事基地。一九六九年佛朗哥宣佈恢復君主制,立波旁王朝的後人胡安.卡洛斯為王位繼承人,自任攝政王。一九七五年佛朗哥病逝,胡安.卡洛斯登基,是為卡洛斯一世。

  出人意料的是,登基後的卡洛斯國王,立即宣佈實施憲政改革,重建西班牙民主,普選政府與議會,自己甘為虛位元首。此舉使遭受近四十年孤立的西班牙,重新回歸國際社會大家庭。

  卡洛斯國王自此受到國民敬重。而他之眾望所歸,還有幾次關鍵的表現。一九八一年部分軍官發動政變,企圖恢復軍事獨裁;國王機智擺脫政變頭目的糾纏,親上電視,宣佈「絕不容忍民主倒退」;以其威望,政變被迅速平息。九十年代巴斯克分離組織製造爆炸案,國王再度在電視上露面,指出流血「應該夠了」;在國王的感召之下,分離組織回到談判桌上。

  以巴塞羅那為中心、具有獨特語言與文化背景的加泰羅尼亞人一直要求獨立。在一九九二年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幕式上,卡洛斯國王刻意說了一句加泰羅尼亞語,這句話勝過無數攻訐與雄辯,加泰羅尼亞人深受感動,由衷道:「這是我們的國王!」 虛位而謙卑的國王,變做一頂禮帽,保存這個民族,永不磨滅的貴族氣質。


●作者夫婦遊覽馬德里。(作者提供)

巨人輩出的偉大國度

  人物雕像在西班牙境內比比皆是。但在重要地帶雕像樹立的並非政治人物,而是文化或社會菁英。諸如西班牙廣場矗立著該國大文豪塞萬提斯紀念碑。塞萬提斯端坐於中,手捧他的巨著《唐.吉珂德》;座前是書中經典人物唐.吉珂德與桑丘.潘沙;碑頂人眾簇擁巨大石球,象徵塞萬提斯名著譽滿天下。

  哥倫布廣場,紀念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險家哥倫布。白色的哥倫布雕像,立於十七米高的圓柱頂端面向西方,那是他發現新大陸的方向。基座上的浮雕,是哥倫布崎嶇的航海歷程,還有追隨他的八十八名水手的名字,述說著那波瀾壯闊的探險故事。哥倫布其實是意大利(熱那亞)人,當年為狂熱的航海與探險計劃,他曾於歐洲各國輾轉遊說十幾年,一度淪落到乞討度日的境地。最後,只有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獨具慧眼,允以慷慨資助,為此女王甚至毅然賣掉自己的金銀首飾。結果哥倫布發現了遼闊的美洲,使西班牙帝國迅速在海外崛起。

  至於現代藝術大師畢加索,他在巴塞羅那的舊居,早已成為畢加索博物館。從少年時代的習作到成名後的巨作盡都收藏在此。深深庭院華麗雕裡。擋不住終日遊人如織,絡繹於途。

  值得一提的是當代西班牙聲望最高的文學泰斗弗朗西斯科.阿亞拉,在佛朗哥時代曾流亡海外四十年,其重要作品《拳手與天使》、《慘死如狗》等,都是經典的流亡文學。二○○九年以一百零三歲高齡辭世。

巴塞羅那,現代藝術之都

  從內陸的馬德里,到濱海的巴塞羅那,乘火車需三個半小時。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色彩斑斕。棕色的,是土地;綠色的,是田野;白色的,是羊群;黛色的,是山崗;清澈的,是河流。車窗外飛掠而過的風景,大抵如是。人工梳理,以大自然的本色為基,一如天成,讓人領略到西班牙民族尚美而自然的天性。

  巴塞羅那,現代藝術之都。遊覽古爾公園(Park Guell),猶能體味其精髓。那是由西班牙現代建築藝術大師安東尼奧.高迪設計,迤邐於山巒之上。多柱大廳,配上天花板上的七彩拼圖,仿如海底迷宮;完全由石頭壘砌的半空迴廊,由也是石頭堆砌的眾多柱子支撐,依山迴旋,遠看亦如海中奇觀;山頂是巨石砌成的十字架,象徵天主教在西班牙的崇高地位。

  高迪的名言:「創作就是回歸自然」。巴塞羅那的標誌性建築,竟全都出自高迪一人之手,其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紀念碑建築」的就有十七處。

  位於市中心的聖家族贖罪大教堂(Sagrada Familia),是高迪最後的作品。在三個分別被命名為「誕生」、「死亡」和「榮耀」的入口處,屹立著四座高達一百七十米的尖頂直插雲天,望之令人眩目。教堂還沒有完工的巴塞羅那有軌電車通車當日,一九二六年六月十日,高迪竟不幸遭電車撞倒撒手人寰。據說這是世界上建造時間最長的教堂,表現人的激情、悔恨與痛苦。

  此行還有幸首次見識建於高山之顛的教堂。那是一片叫做蒙特塞拉特(Montserat)的群山,位於巴塞羅那西北方向約五十公里處。先是乘坐一個小時的普通列車到達山腳;再改乘小火車上山。綠色的小火車,一路蜿蜒爬行,不可思議的其終點站竟接近高山之頂。在那裡一邊是由旅館、餐館、商店等構成的半邊街,另一邊則是萬丈絕壁。山勢雄奇,峰巒由眾多巨石拼成,巨石如人形,並列高聳如巨人參天。

  在半邊街中段,露出一道寬闊的石階,拾級而上,是著名的蒙特塞拉特修道院。穿過修道院廣場,便進入大教堂。立即吃了一驚,教堂裡竟人山人海,粗看也有三、五千之眾,遊客與信徒夾雜卻盡都保持安靜,傾聽主台上牧師的祈禱。幾十名身著白衣的兒童,隨後上台合唱聖詩。高山之顛的大教堂,雄偉、莊嚴,令人肅然。

  下山的工具是纜車,但並非平常那種平緩的纜車,而是一次就裝進十幾個人的箱型容器,如一間小屋,由金屬壁和玻璃窗構成。纜車沿懸崖峭壁,小角度滑下,不免有些驚心動魄。

賽戈維亞,白雪公主的城堡

  此行也造訪了位於西班牙中部的高原古城──賽戈維亞(Segovia),曾經是幾代國王的都城。 古城一大看點是雕花彩壁。不論官家還是民居,外牆都十分講究。彩壁或凸、或凹、或如小金字塔密佈,色彩各異,巧奪天工。

  著名建築古渡槽(排水渠),是保存最完好的古羅馬時代建築。八百多米長的渡槽,分上下兩層,共計有一百四十八個弧孔。寬闊、雄偉如大橋。兩千年前的工藝,竟至於此!

  最吸引遊客的,還是虎踞險峰之上的古城堡。其中之一,賽戈維亞城堡,臨崖而建,四周以護城河相隔,憑險而鋸,易守難攻。內部結構與佈局繁複,作為當年王室所在,兼有理政、起居、歡宴、作戰等多種功能。城堡外形,是三個高低不一、參差錯落的尖塔。

  美國迪斯尼樂園正是以此為藍圖,設計出白雪公主的城堡。由此該城堡也被今人稱為「白雪公主的城堡」。從城堡的窗洞,可以俯瞰山坡、田園、道路、小鎮。金黃色的土地,群山連綿,綠木蒼蒼,阡陌縱橫,恰如歐洲文學名著中描繪的經典景象。夕陽西下,撫慰古堡與彩壁,照亮昔日帝國的輝煌。

被中國人忽視的西班牙

  一周下來,我驚詫地發現,在中國遊客暴增於世界各地的年代,在西班牙卻少見中國人的影子。或許勢利的中國人目光還只停留在那些有名的「大國」上:美、英、法、德、日、加,才是他們頂禮膜拜的對象,一時還看不上西班牙這等「名氣不響」的國家 。

  亞洲遊客中最多的是日本人,他們早已發現這塊風水寶地,絡繹而至,對西班牙的自然、人文與藝術景觀仰慕不已。被中國人忽視的西班牙其實是發達國家中的佼佼者,人口四千六百萬,經濟產值居全球第十位。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