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導言莫談宣言
作者: 楊錫九

專題

更新於︰2018-05-28 Print Friendly and PDF

今天,在人們談論《宣言》的時候時,需要問的是:是否認真看了《導言》? 如果沒有看《導言》,就莫要談《宣言》!

老伯伯:

《共產黨宣言》是馬克思恩格斯於1848年完成的巨著。當時,馬克思30歲,恩格斯28歲。我在16歲上中學的時候就讀過這篇巨著。讀《宣言》是我與馬克思主義的第一次擁抱。

    去年盛夏,我和夫人在英國去尋訪恩格斯這位《宣言》作者在倫敦的足跡。恩格斯雖然出生在德國,但是,在英國度過了53個春秋,並在倫敦去世。

    我們輾轉來到瑞琴特公園路122號。1870年至1894年,恩格斯在這裡居住了24年。這塊政府樹立的蘭色圓牌,清楚地標明瞭這一段歷史。

    接著,我們沿著攝政王公園向東步行,走不遠就來到了瑞琴特公園路41號。恩格斯在這裡住了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恩格斯為什麼要搬家?沒有查到任何解釋。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棟房子里,1895年3月6日,恩格斯撰寫了《卡·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導言》。這時,恩格斯75歲。如果說《共產黨選言》是馬克思主義的開篇之作,那麼《導言》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收官之作。

在這篇文章中,恩格斯深刻總結了1848年以來世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和歐洲工人運動的新經驗,坦誠、直率地提出了工人階級鬥爭的新策略。

    他說:在1848年革命中,我們絲毫不懷疑,「偉大的決戰已經開始」,這個決戰的結局「只能是無產階級的最終勝利」。’但是,歷史表明我們也曾經錯了,我們當時所持的觀點只是一個幻想。歷史做的還要更多:它不僅消除了我們當時的迷誤,並且還完全改變了無產階級進行鬥爭的條件。1848年的鬥爭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經陳舊了,這一點是值得在這裡較仔細地加以研究的。’

    顯然,恩格斯這是對《宣言》的反思。‘那末這就徹底證明瞭,在1848年要以一次簡單的突然襲擊來達到社會改造,是多麼不可能的事情。’

    恩格斯提出了新的鬥爭策略,他說:’他們給予了世界各國同志們一件新的武器——最銳利的武器中的一件武器,他們向這些同志們表明瞭應該怎樣利用普選權。’ 恩格斯還說:’歷史表明,我們以及所有和我們有同樣想法的人,都是不對的。歷史清楚地表明,當時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歷史用經濟革命證明瞭這一點,這個經濟革命自1848年起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 ‘而由於這樣有成效地利用普選權,無產階級的一種嶄新的鬥爭方式就開始被採用,並且迅速獲得進一步的發展。……舊式的起義,在1848年以前到處都起過決定作用的築壘的巷戰,現在大都陳舊了。’ ‘世界歷史的諷刺把一切都顛倒過來了。我們是「革命者」,「顛覆者」,但我們採用合法手段卻比採用不合法手段或採用變革辦法要獲得多得多的成就。’

    這篇文章發表之後5個月,恩格斯去世了。可以說,這篇文章是他的政治遺囑。這說明,恩格斯不僅坦率地承認了《宣言》中的錯誤判斷,而且,提出了與《宣言》不同的鬥爭策略。

   實際上,幾年前,恩格斯的思想就開始改變了。1893年5月11日,當法國「費加羅報」記者問他:「你們德國社會黨人給自己提出什麼樣的最終目標呢?」他回答說:‘我們沒有最終目標。我們是不斷發展論者,我們不打算把什麼最終規律強加給人類。」

    恩格斯說:‘我們沒有最終目標’ ‘不打算把什麼最終規律強加給人類’ ,

那麼說共產主義已經不是’最終目標’了?!

    也不是’最終規律了?!

    1893年6月底,恩格斯與英國’每日紀事報’記者談話。這次,他談的最多的還是選舉鬥爭。當記者問:’您希望很快看到您那麼想看見的執政的社會黨政府嗎?’他回答說:’為什麼不想呢?如果我們的黨今後也以正常的速度發展,我們在1900年和1910年之間將擁有多數。’

     1895年7月26日,恩格斯在這裡寫了第三封遺囑,也就是最後一封遺囑。恩格斯共有三份法律意義上的遺囑,分別寫於1893年7月29日、1894年11月14日、1895年7月26日。

     遺囑中有三點,特別引起人們注意:

     一、伯恩斯坦被恩格斯委之以遺囑執行人;

     二、恩格斯個人的全部手稿和全部信件,遺贈給了伯恩斯坦和倍倍爾(德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

     三、恩格斯遺贈給奧古斯都·倍倍爾和保爾·辛格爾(兩人是德國國會議員)共一千英鎊,用做他們或他們的繼承人的選舉經費。

     這再次證實,晚年恩格斯確實對伯恩斯坦格外看重,同時,對議會民主和鬥爭情有獨鍾。

    1895年8月6日,患有晚期食道癌的恩格斯逝世。10日,在威斯敏斯特橋的滑鐵盧車站大廳舉行追悼會。

    我一直十分敬仰恩格斯。他淵博的知識,高尚的品德,尤其是他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精神,是一座後人無法企及的高峰。恩格斯所寫的《導言》是馬克思主義的收官大作。不讀《導言》,就如同一出大戲,只看了開幕,卻沒有看到結尾,就無法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思考過程和全部內容。

    《宣言》有初出茅廬的激情、雄心和理想,《導言》則有歷練之後的老辣、睿智和現實。英國作家唐納德·薩松所著《歐洲社會主義百年史》指出,歐洲的社會主義者’到了20世紀末,在資本主義民主國家中,主要的政治鬥爭都是圍繞規制資本主義的範圍大小和採取什麼形式而展開的,而不再尋求廢除資本主義制度。

在發達國家之外的地區和國家,資本主義看來已經深深植入,鬥爭主要圍繞民族主義、宗教、資本主義的發展形式和速度而展開。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不再追求非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這都證明恩格斯的《導言》的正確性。

    今天,在人們談論《宣言》的時候時,需要問的是:是否認真看了《導言》? 如果沒有看《導言》,就莫要談《宣言》!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