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的家庭生活
作者: Lisa Chen

專題

更新於︰2016-09-13 Print Friendly and PDF

文革開始的時候,我祖父祖母剛30出頭,他們一家有兩個孩子,我1歲的父親,還有7歲的姑姑。

我家的背景

我的家庭來自北京,我想那時候應該被歸類為“知識分子”家庭。因為我的曾祖父母退休前都是教師,而我的祖父是航空專家,祖母也是個科學家。

文革前夕,我的祖父剛剛完成了蘇聯的研究生交換項目,從鮑曼大學回到中國,隨後他與我的祖母結了婚。然而剛結婚不久,他們就因為工作的分配而分隔兩地。我的祖父被調到黑龍江,而祖母留在北京。他們分隔了整整十六年,包括了文革的那段時間,因為當時已經是50年代了。他們每年只能見12天,所以其實文革期間,我的祖父母基本是分開的。

我祖父受文革影響比較大,因為他當時是他們科研項目的代表。文革是一場毛澤東在大躍進失敗後為鞏固自己權利而發起的運動,死傷無數。有很多年輕人響應了毛主席 (毛澤東) 的號召,成為了“紅衛兵”。這些紅衛兵被毛澤東和他的一些追隨者們發動,與所有阻礙毛澤東的力量進行鬥爭,哪怕他們社會地位很高,是高級知識分子,或者擁有權力,只要反對毛澤東,就是修正主義。因此,我的祖父因為他高級知識分子身份和所在部門而受到了迫害。

主qimg-afc0dc269bfe64f42187b56220f19118-C

我的祖父母講述的故事

爺爺的講述:

我的爺爺曾對我講述了他是怎麽從自己的私人住處被強行帶到小黑屋,並被強迫簽署了一份聲明,表示他的一個現任同事是反政府分子。我爺爺拒絕簽署這份聲明,因為他認為那位同事在軍隊中為國家效命,並不是反政府分子。結果是,我爺爺收到了嚴酷的刑法,包括扯頭發、掌摑等,還被信任的人羞辱,帶上寫有侮辱言語的大字板示眾。

有一次我的爺爺去南京出差,身邊有個人告訴他有人要抓他,讓他去車站趕逃往北京的車。爺爺照做後,才發現這是一個圈套,車站早就布滿了等候他的武裝。後來我爺爺說了什麽我就記得不太清楚了。

深冬的一個夜晚,“紅衛兵”突然闖進我爺爺的房間,將他銬起來帶去警察局。在警局裏,爺爺的所有隨身物品被拿走,包括手表、腰帶等等。之後爺爺被帶到閣樓上關押,據他的回憶那時候氣溫有零下30度。(雖然爺爺的說法有一點誇張,但哈爾濱的夜晚溫度也不可能太理想。)爺爺說他必須整晚跑圈,才能確保自己不被凍死。

第二天,爺爺又被帶去簽署一些“認罪書”,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麽罪,以及為什麽會被捕。所以,爺爺在紙上寫下了自己的冤屈。除此之外,他在哈爾濱寒冷的冬天被關押了整整451天,只能吃很少的食物,夜裏還會聽到其他被關押人員淒慘的叫聲。

有時候會有人來將爺爺帶出閣樓,帶他回到曾經工作的地方,在那裏有一眾身份地位在他之下的人,對他實行拷打、酷刑,甚至撕去他的衣服,踩在他身上。

關押期滿後,他被發配到農村,每天從淩晨四點勞作到夜晚十點。在那裏生存了六年半後,上面派人來對爺爺進行再次審查,終於認定他的罪行並不成立,於是他終於得以回到北京的家。在那裏,他還要繼續面對那些曾經把他送進監獄,以及看起來對他忠誠的人。

爺爺告訴我,之所以在重壓之下他沒有自殺,是因為他確定自己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因此必須活著去證明這一切。還有,他擁有一個家庭,如果他就那樣死了,這些錯誤將會變成他妻子和兒女身上一輩子的枷鎖。

field_1492447i

奶奶的講述:

我的爸爸小時候缺鈣,因為家裏的食物不夠。爸爸的爺爺偶然得到了每個星期兩瓶牛奶的福利,他就把其中一瓶給了我爸爸,那時候的爸爸已經得了軟骨病。

我和奶奶一起看舊照片時的一段對話:

我:爺爺的笑容很燦爛,感覺拍照片時他很開心。

奶奶:他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時才會開心。那時候他很瘦,因為經歷了文革。他是個很樂觀的人。

文革是一場恐怖的、不公平的、黑暗的時光,你從我爺爺的經歷就可以看出一二。
好的是我的父親和姑姑仍然度過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美好童年。在太陽下玩耍,田野間捉蚱蜢。雖然吃的不是很夠。他們很幸運,因為年幼而不用被送往鄉下勞作,也有他們的祖父母在北京照料他們,即使他們的祖父也曾被發配到鄉下養了六年的豬。

文革結束時候,我的姑姑差一點就作為知識青年被送下鄉了。如果她真去了,就不會像現在一樣有機會上大學了。

我的祖父母也還都還健在。我的祖父今年退休了,但他仍然在自己的領域裏發光發熱,著成了一本新書《熱力機械學》。我的祖母繼續了作為一個優秀善良的女性生活著。

0516-觀點

 

來自Quara.com 原作者:Lisa Chen
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