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滬寧和夏明:復旦精英的不同抉擇
作者: 秦雨霏

中國崛起透視

更新於︰2016-04-18 Print Friendly and PDF

兩個中國知識份子的命運:幫傭型文人用時尚的理論為統治階級裝扮,爬上高層;而那些謹守正直誠信品質,相信批評統治者是自己的道義責任的知識份子,卻只能流亡他鄉。

夏明: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

面對一場將決定中國未來的政治危機,兩名年輕知識份子各自作出自己的選擇。面對1989年學生民主運動即將在天安門廣場遭到碾壓,一個人選擇站在共產黨的一邊,另一人選擇站在學生一邊。

王滬寧現在佔據著中共政治局的一席之位,並設法連續成為三屆中共領導人的左膀右臂。這在派系鬥爭激烈的中共高層來說實屬不易。

夏明,現在是紐約城市大學的政治學教授,他曾經王滬寧在研究生學生宿舍以及後來工作時的辦公室都是鄰居。他介於學者和民主活動人士之間。這也是許多有強烈良知的中國知識份子對自己的定位。

這兩人先後入讀復旦大學夏明在1981年16歲入讀,王滬寧是在1978年22歲入讀。在接下來的十年,他們生活和工作的空間曾經很接近。多年之後,夏明跟王滬甯的前妻仍然保持著親密朋友的關係,曾經在家中招待來美訪問的她。

英文《大紀元時報》報導說,這兩個男人的故事生動的展示了現代中國知識份子的命運:幫傭型文人用時尚的理論武器為統治階級裝扮,可以爬得高;而那些希望出演士大夫傳統角色,謹守正直誠信等品質,相信“批評統治者是自己的道義責任”的知識份子,卻只能流亡他鄉。

 

王滬寧:三代陪侍君側的首席御用學者。

小心翼翼:王滬寧的政治性格

夏明向《大紀元時報》談起前同事王滬甯說,他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他不想在任何事情上選邊占。他會提出他的一些觀察,但是他不會透露他的真實顏色。 “這是他的性格。他不想透露他的真性情。”

另外一名流亡學者陳奎德,曾經是文革後復旦大學首位哲學系博士生。他跟王滬甯同年入校。他們曾經住在相同的學生宿舍三年半。陳奎德現在是網路政論雜誌《縱覽中國》主編。

陳奎德告訴《大紀元時報》:“我們是朋友。親密朋友。他寫現代詩。我們會一起出去玩耍。但是他不喜歡說太多話。他極度小心。”

當夏明還是本科生的時候,王滬寧是一名研究生;在夏明畢業的時候,王滬甯已經擔任教師。在某個時間點,他們各自是班上的政治委員,每週寫報告彙報班上同學的思想動態。他們後來又成為同事。辦公室相距不遠。他們常常聊聊天。

但是隨著轟動中外的1989年天安門學生運動來臨,意識形態空間迅速萎縮。喝著可樂寫寫羅曼蒂克小說的小資情調走了。

 

復旦大學1988年畢業生合照。前左1王滬寧,後排右7夏明。

夏明激情於1989年4月復旦之春

在1989年四月,上海感受到了北京學生抗議的漣漪。復旦校園也出現絕食、演講、遊行。夏明當時是著名教師、黨員和政治委員。四月末,他在數百名學生面前做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
第二天,來自上海其他大學的學生開始遊行和絕食。參加抗議的年輕教職工尋找資深教授們簽名請願信。他們找王滬寧簽名,但是他不肯。相反,王滬寧在一份反對抗議的文件上簽名。
陳奎德說:“他將他的政治態度展示的更明確了——他不支持學生運動。”

六四鎮壓開始之後,夏明失去了自由。由於父母屬於紅色革命家族,他受到了某種程度的寬大處理。他沒有被監禁,但是他不得不每天參加政治學習彙報思想,不許離開校園。

娶國安副部長之女:攀爬權力之梯

王滬寧則沒有那麼好的紅色家族背景。但是八十年代,他牽手優秀女學生周琪。周琪的父親是國安部副部長。之後,王滬寧迅速成為系裡最年輕的副教授。

海外中文媒體包括《開放》和博訊都引述一名復旦大學國際關係系退休教授說,一個公開的秘密是,上海國安特工跟王滬寧有接觸。夏明說,國安人員也曾經積極的試圖招募他,但是他拒絕了。

1989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召集上海學者開會,解釋對《世界經濟導報》的整風。大多數與會者發聲反對打壓導報,但是王滬寧公開支持。這吸引了曾慶紅的眼球。曾慶紅被視為江澤民的打手和政治主謀。曾慶紅會後把王滬寧留下,把他介紹給江澤民。

夏明說他是從一個與會者那裡聽到這個故事。陳奎德說他從另外一個管道聽說了這個故事。

根據官媒報導,在江澤民的個人堅持下,王滬寧1994年被調往北京。從那以後,王滬寧開始炮製對共產黨統治有用的政治理論。

流亡海外 擺脫共產黨思想灌輸

在中國政治改革於八十年代末失敗之後,夏明知道他不得不到國外尋求出路。在做一名政治學者的同時,他在不斷努力推動中國走向更大的自由。

這個過程的一部分涉及主動擺脫共產黨的思想灌輸和控制。在2010年法拉盛的一個晚宴上,他宣佈退出共產黨,並開始深入反思共產黨思想對他造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夏明告訴《大紀元時報》:“我真的相信我們都是共產黨洗腦的受害者。你怎麼可以獨善其身?我花了二十年試圖清洗我自己的思想。我意識到我的心中有這麼多的黑暗。”

多年的反省導致他試圖擁抱基督教,但是失敗。他然後開始讀佛經,心經和法華經,一頭紮入傳統中國哲學,包括孔子、孟子和墨子的學說。他的手腕上戴著棕色的佛珠。

夏明說:“所有這些讓我對世界有了全新的理解。我選擇做一些符合普世真理的事情。”

夏明在書中寫道,他所有的著作都不是純粹出於學術目的,而是為了影響中國的政治、社會進步,幫助中國變得更加民主、公平和自由。

【原載大紀元2016年04月15日,責任編輯:孫芸】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