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頓的沉默:他曾營救數百猶太兒童
作者: 羅傑·科恩

網海拾貝

更新於︰2016-03-03 Print Friendly and PDF

【這位二戰的無名英雄尼可拉·溫頓(1909~2015)無私救援669名猶太兒童免於死於納粹集中營的非凡故事,直到50年之後才公開。這是一種什麼品質?本文寫的很精粹透徹。在溫頓的葬禮上,英國首相卡梅倫說:我們失去了一個偉大的紳士,他讓那麼多孩子重獲新生,他的一生和他身上的人道主義光輝,應被我們永遠銘記!】

溫頓(左)二戰時和姐姐哥哥合影。

倫敦——本周(2014年11月3日上周),一位老人去了布拉格。在人生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一直對自己的事迹緘口不言。那些事不言自明。如今,他開口了,「在某種程度上,我或許不該活這麼大歲數,致使人人都有機會像現在這樣過分誇大所有的一切。」

105歲高齡的尼可拉·溫頓(Nicholas Winton)爵士依然保持着謙遜的態度。他做了任何正常人都會做的事情,只不過是在大半個歐洲都陷入瘋狂之際。當時的溫頓是倫敦的一名股票經紀人。他出生於一個德裔猶太移民家庭,其家人把姓氏從韋特海姆(Wertheim)改成了溫頓,並皈依了基督教。1939年,他從納粹佔領下的捷克斯洛伐克救出了多為猶太裔的669個孩子,分八批送到了英國。1939年9月1日,希特拉入侵波蘭,第九批未能成行。原本要被送走的250個孩子,踏進了大屠殺的煉獄。

周二,尼古拉斯·溫頓爵士在布拉格獲頒白獅勳章。

尼古拉斯·溫頓爵士在布拉格獲頒白獅勳章。 Petr David Josek/Associated Press

溫頓因為家庭的關係而對第三帝國有足夠的了解,因此知道英國官場把希特拉當成跳樑小丑來看待、把又一場戰爭當成幻想來討論是多麼天真。他籌措了資金,弄到了簽證,還找到了願意收養孩子的家庭。白天,他在證券交易所上班;其餘的時間,他都用來拯救即將遭受厄運的孩子。袖手旁觀的人太多了,但他伸出了援手。如今,大部分獲救者都已辭世,而他活得足夠長久,有機會得知被救者的數千名後代因為他給予了他們生命而心懷感激。

75年後重返布拉格,溫頓獲頒捷克共和國最高榮譽勳章——白獅勳章(Order of the White Lion)。捷克空軍派了架飛機負責接送。在布拉格城堡,當著他的幾個年逾八旬的「孩子」,有人為他獻歌。他說,當時唯一的問題是,很多國家都拒絕接收無人陪伴的孩子,只有英國願意。他又說,100年是段「相當漫長的時光」。談起往事他總是輕描淡寫。雖然活到了105歲,他的脾氣秉性並無改變。

溫頓和他救出的猶太小孩。

直到1988年,溫頓在戰爭時期的所做所為才被公之於眾。他妻子發現了一本剪貼簿,上邊記載了他的事迹。他出現在了BBC的一檔電視節目上,主持人埃絲特·蘭森(Esther Rantzen)要求被他救過一命的觀眾站出來。許多人都站了出來。隨後,榮譽接踵而至。如今,在倫敦和布拉格都有他的雕像。「其實我以前並非要保守秘密,」有一回他說,「我只是沒有談論它而已。」

在我們這個自我表現至上的時代,這樣的謹言慎行實在讓人着迷。現如今,活着就要自我推銷,要麼等於死了。社交媒體以幾近不可阻擋之勢將私生活拽進公共領域。被關注,被加為好友——要不就被遺忘。這種迫切性製造了大量的緊張與不快。其實,多數人在大部分時間裡,需要靜如止水,不願大呼小叫。問題是,如果他們不發聲,就可能會被視為失敗者。設備焦慮,那種被釘到小小屏幕上的躁動感,反映了人們越來越無力在140個字符的公共認同之外活着。當設備不動了,人也就死了。

捷克總統2014年向溫頓頒發最高榮譽白獅勳章。

在喧囂之中,我們忘記了這樣的狀態是多麼晚近才出現的。溫頓不願多說並不反常。沉默是二戰後那代人的本能反應。之所以做了這件事情是因為它是正確的,因而也不值一提。在猶太人當中,沉默絕對是常態。倖存者鮮有提及自己遭受的苦難。他們不會對後代說,而是壓抑自己的記憶。也許,謹言慎行顯得是更安全的做法,也必然顯得更莊重。亦或是,創傷本身帶來了無言。冷戰時期並不鼓勵說出真相。痛苦最好是在沉默中忍受,而不是傳遞下去(儘管它還是必然會滲透到下一代)。

然而,這裡面還有些別的東西,真真切切不可言說的東西。倖存本身就多少令人羞恥、難以承受。畢竟,到底有什麼理由你活着,而那250個孩子卻沒有?以色列前總理梅納赫姆·貝京(Menachem Begin)的雙親與哥哥死於納粹手中。他很好地描述了這種情緒:「就在猶太民族每個子孫的眼前,死神的戰車不斷出現……黑夜裡,煉獄的車輪吱吱作響,不幸的人們發出陣陣嘆息,這些聲音從遠處迫近,打斷了安眠,提醒着你,母親、父親、兄弟、兒女、民族,究竟遭受了什麼。在這些無可逃避的時刻,這個國家裡的每個猶太人都會因為自己安然無事而感到不適。他捫心自問:自己活下來難道不是種背叛嗎?」

溫頓之所以會在戰後的幾十年里默默無聞,必然也出於他拯救的數百人保持了沉默與矜持。今天,我們必須在每件事上大張旗鼓地表達情感,這種沉默看似太奇怪了。

行為本身勝過千言萬語。有時候,會有人活得足夠長久,可以知道這一點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確的。

 

(原載紐約時報中文版2014-11-3)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