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東興為毛鄧秘傳音訊
作者: 資料室

批毛文選

更新於︰2015-08-31 Print Friendly and PDF

最近以100歲高壽去世的汪東興,曾是毛晚年的「大內總管」,知悉高層機要無數。此文摘自楊銀祿文章。可見毛時代獨裁政治的一角,鄧竭力保毛其來有自。

汪東興(1916-2015)8-21去世,毛身邊最有權勢的侍臣。
1963年、1955年(下)和毛合影。汪的去世帶走了多少秘密?

一、文革初期親切探見鄧小平。文化大革命伊始,鄧小平就以劉少奇之外黨內另一個最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而被打倒。1967年5月,汪東興受毛澤東委託,到中南海鄧小平家裡來看望他,當面轉達毛的三條意見:第一,要忍,不要著急;第二,劉、鄧可以分開;第三,如果有事,可以給他(指毛澤東)寫信。鄧小平對汪東興說,外面大字報中提出的許多問題與事實不符,要求同毛主席當面談談。

二、積極安排毛主席接見鄧小平。汪東興將鄧小平的要求轉報給毛澤東。一天深夜,鄧小平被毛的秘書徐業夫接去談話,直到天快亮才回家。他向毛詳細彙報了三十年代離開紅七軍到上海向中共中央彙報工作的情況,並表示接受毛對他和劉少奇派工作組錯誤的批評。
談話中,毛詢問鄧小平對林彪的看法,鄧沒有表態。毛有點不滿,但對鄧仍心存一份賞識,提出劉、鄧可以分開。這句話他後來反復說過多次,意蘊深遠。
這次談話,是鄧蒙難後,毛澤東對鄧小平的問題首次較為全面的表態,氣氛是緩和的。毛還對鄧說:“以後有事情可以找汪東興,也可以給我本人寫信。”這意味他要親自過問鄧的問題,不想讓其他人插手,倘若讓林彪、江青等人得到處置鄧的權利,那他的命運肯定迥然不同。

三、疏散江西前探見鄧小平:體恤人之常情,批准繼母同行。1969年10月22日,鄧小平下放江西前,汪東興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再次走進中南海懷仁堂西側的含秀軒,這裡是鄧小平、卓琳夫婦的住宅,也叫3號院。
汪東興輕步走進北屋內,向鄧小平夫婦轉達了北京實行戰備疏散的消息。一陣沉默,大家都有些尷尬。稍刻,還是鄧小平先說話:“我繼母夏伯根,自從和孩子一道被攆出中南海後,一直住在外面。現在,她年紀大了,獨自一人無人照看,我想帶她一起走。”
汪東興回答得很爽快:“可以,人之常情,還有什麼?”
鄧小平想了想,說道:“以前,主席說過,有事找你。”
汪東興點了點頭。鄧小平問:“到江西以後,是不是可以給你寫信?”汪東興又爽快地說:“當然可以!”
卓琳聽罷,舒了一口氣。鄧小平俯首而思,放心地點了點頭。

四、疏散江西前,細心安排鄧小平與女兒、兒子相見。幾天後,鄧小平、卓琳、夏伯根三人正在北屋裡整理行裝。外邊傳來了大女兒鄧林的叫聲:“爸!媽!”兩年多沒有見面,鄧小平和卓琳都驚呆了,趕緊把風塵僕僕的鄧林迎進屋裡。
這是汪東興為即將離京下放的鄧小平特意安排的溫馨一幕。他隨後走進來,坐在鄧小平對面的沙發上,凝望著他,慢慢地說:“你們帶什麼都可以,帶不走的,可以留在這裡,這個院不會動的。”
鄧小平不動聲色。“以後,你回來,還可以住這裡。”稍頓了頓,汪東興又接著說,
“這次疏散離開北京,也不單單是對你一個人的行動。到了江西後,可以去工廠勞動,先別管什麼性質吧,總比這?你說呢?”
說這話時,汪東興別有意味地看著鄧小平。鄧小平這時才緩緩地點了點頭。
汪東興轉過頭來對卓琳說:“明天中辦派車,去看看朴方吧。”
第二天,中辦警衛局準時來車,將卓琳送到解放軍301醫院,看望正在接受治療的大兒子鄧朴方。

五、積極安鄧朴方到301醫院看病。1968年8月,還在北京大學物理系讀四年級的鄧朴方,因不堪造反派的虐待與淩辱,跳樓以示抗議,造成了胸椎壓縮性骨折。汪東興知道這個情況後,立即報告了毛澤東。毛澤東指示,要全力進行搶救。汪東興馬上作了安排。那時,由於鄧小平心情不好,沒有將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他,他們夫婦第二年才知道。
得知兒子癱瘓,做父母的心情難以平靜。鄧小平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提出請組織上幫助安排,使鄧朴方得到進一步更好的治療。毛澤東和周恩來對這封信做了批示。在汪東興的協調下,鄧朴方住進了解放軍301醫院。

六、積極幫助鄧小平小女兒毛毛和小兒子飛飛讀大學。在下放江西期間,汪東興還幫助解決了鄧小平小女兒毛毛和小兒子飛飛的上學問題。兩人被分別安排到江西醫科大學和江西理工大學學習,令鄧小平一家人喜出望外。1972年4月22日,他提筆給汪東興寫信。
“東興同志:好久沒有寫信了。由於主席和你的幫助,毛毛和飛飛進學校的事情已經解決了。毛毛進南京醫科大學,飛飛進南昌理工大學(學無線電專業),學校選拔通知20天前就到了,兩個孩子得到了照顧,我們只能對主席和党表示由衷的感激!”

七、探望疏散江西的鄧小平,助其復出。1971年8月15日,毛澤東乘火車從北京出發,開始為期33天的南巡。8月31日,他到達南昌,叫汪東興去看望在江西勞動鍛煉的鄧小平。
汪東興通過省委領導把鄧小平從新建縣請到省委濱江招待所。汪東興在他的秘書孫守明、主席的管理員吳連登的陪同下,見了鄧小平。汪東興說:“主席很關心你,讓我來看看你,叫我問問你身體怎麼樣?吃飯怎麼樣?睡覺怎麼樣?生活習慣不習慣?還有什麼困難?對中央有什麼意見?主席叫你注意身體。”
那時,鄧小平下放江西已有兩年了,他激動地對汪東興說,“謝謝主席對我的關心和照顧,也謝謝你對我的幫助。黨中央和毛主席叫我到這裡來勞動是對的。主席很偉大,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請你們好好保衛毛主席,照顧好毛主席的生活,使他健康長壽。”汪東興說:“你今後如果有事情可以寫信。”
汪東興回去向毛澤東彙報。毛說:“看來人呐,只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吃不了的苦。”

八、機智向毛主席寫報告,助鄧小平復 出。距這次見面不到一個月,林彪在9月13日淩晨,乘飛機墜毀在蒙古溫都爾汗。11月5日,在江西新建縣拖拉機廠職工大會上,鄧小平默默聽完了林彪事件的傳達,他立即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明確表示希望有一天還能為黨做點工作。
這封信是汪東興親自交給毛澤東的。毛考慮要重新啟用鄧小平,必須有所交代和解釋,等待時機。1972年1月10日,在陳毅元帥的追悼會上,毛澤東主動提到鄧小平,說鄧小平的性質是屬於人民內部矛盾。這是他在鄧小平出來工作問題上發出的一個重要信號。1月24日,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出席新疆會議的代表,筆者在場,見他當著江青等人的面讚揚劉伯承和鄧小平的歷史功績。
8月3日,鄧小平再次給毛澤東寫信,請求出來工作。他在信中寫道:“雖然已68歲了,還可以為黨、為人民工作七八年。”這封信通過汪東興轉交。8月14日,毛澤東對鄧小平的信做了批示:“鄧小平所犯錯誤是嚴重的,但應與劉少奇加以區別,他沒有歷史問題,亦沒有投降過敵人。他協助劉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戰功,除此之外,進城以後,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沒有做。”
鄧小平的小女兒毛毛認為:“從事後來看,對於父親的政治生命,這的確是一封很重要的信。”因為毛澤東不但明確鄧小平的事情還要汪東興來管,而且叫汪東興“印發政治局”。
周恩來看到毛的批示後,甚為激動。當即批示汪東興:“立即照辦。”並指示將主席的批示連同鄧小平的信印製若干份,分送政治局委員傳閱。
江青是在廣州同美國女作家維特克夫人談話期間看到信和批示的。她看後問我:“鄧小平的信是汪東興送給主席的吧?”我回答:“可能是吧。”她說:“什麼可能,肯定是老汪送的。”
1972年12月17日晚,周恩來來到毛澤東處,談到老幹部的問題時,毛澤東說譚震林“還是個好同志,應該讓他回來”。次日,周恩來致信紀登奎、汪東興,要他們具體承辦讓譚震林回來一事;同時趁機提出:“鄧小平同志一家曾要求做點工作,請你們也考慮一下,主席也曾提過幾次。”
紀登奎、汪東興根據周恩來的指示,擬好恢復鄧小平副總理職務的建議信,呈報周恩來。周恩來立即請示毛澤東,並征得他的同意。至此,鄧小平複出的大門終於打開了。

九、再次積極安排毛主席接見鄧小平。1973年2月22日,鄧小平從江西回到北京,被安排住進花園村一棟樓裡,汪東興第一個前去看望他,問他生活還需要什麼,儘管說。回到中南海後,汪東興將鄧小平的情況向毛澤東做了詳細彙報。3月29日下午3時,毛澤東接見鄧小平,要他“努力工作,保護身體”。並問:“你在江西這麼多年,怎麼過來的?”鄧小平的回答只有兩個字:“等待。”這次見面,是兩人分開六年後第一次會面。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全國人大四屆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鄧小平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2月2日,周恩來給毛澤東送上《關於國務院各副總理分工問題的請示報告》,推薦鄧小平“主管外事,在周恩來總理治病療養期間代總理主持會議和呈批主要文件。”毛批准了這個報告。在他的支持下,鄧小平實際上開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十、根據鄧小平家庭人多、身高,量身定做、無微不至為鄧小平建造、裝飾房屋。在這期間,中央為了改善鄧小平的住房條件,開始給他選址建房,選來選去,最後選定景山後街米糧庫胡同。為了使鄧小平及其家人住得舒適些,汪東興沒有少費心力。他告訴負責施工的中辦警衛局副局長毛維忠,鄧小平孩子多,房屋空間要大一點,高一點,門窗大一點,通風採光好一點,房間多一點。考慮到鄧小平夫婦個子都不高,汪東興特意囑咐:抽水馬桶、洗臉盆、窗臺等都要矮一點,寫字臺、飯桌、椅子、沙發、床等傢俱都不要太高,以他們使用方便為標準。他還要求院子大一點,使鄧小平有一個散步鍛煉身體的地方,並要求在院內栽幾顆四季常青的松柏樹。
1977年,鄧小平及夫人卓琳搬進這個院子,他們在這裡共同生活了20年,一直都比較滿意。當年栽種的兩顆松樹後來長得枝繁葉茂,互相交錯,難分彼此。他的兒女們認為這兩棵樹象徵著鄧小平和卓琳相依為命、相依為伴。因為兩人同屬龍,兒女們便為這兩棵樹起名為“雙龍樹。”

十一、本人感想。您把偉人終生的生活、工作安排的周周密密,保衛偉人終生平平安安;這是您的榮幸,是您的驕傲,也是您的自豪!
您對別人細心周到、無微不至,但別人對您不怎麼得。這是您的無奈。
對黨、對國家,您都忠心耿耿,您應無怨無悔。
人生難能十全十美,或許這就是對您一生的詮釋。
汪老,您一路走好。

十二、文中資料來源於楊銀祿文章,慎表謝意。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