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拒日賠款的18個莫名其妙轟動世界
作者: 網上摘錄

批毛文選

更新於︰2015-07-07 Print Friendly and PDF

編者按:這篇文章飽含中國人的羞恥與血淚。拒賠而摧殘國人30年者,不是日本戰犯,而是從日本侵華戰爭中得到最大利益的中共獨裁者毛澤東。毛不止一次感謝日本侵華。這筆拒賠證實毛的感謝,並非笑談。至於蔣介石亦放棄對日索賠,附文可見有不同的背景。

19729月,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

1972 年中日建交前夕,周恩來將經過毛澤東同意的中方方案即擬議中的《聯合聲明草案》八項向日本公民黨中央執行委員長竹入義勝作了披露。其中包括放棄向日本要求戰爭賠償的權利,這個條款不僅日本頗為震驚,同時也震驚全世界。作家金鑫在《毛拒日賠款的18個莫名其妙轟動世界》一文中提出“18個莫名其妙


一個現代主政者,行事理應通情達理。然而,毛澤東的重大決策往往令人莫名其妙,1972年轟動世界的拒絕日本戰爭賠款事件正是這樣。

莫名其妙之一,國家戰爭賠償是一筆巨款。1946年國民黨行政院賠償委員會估計,日本賠款不下620億美元(按當時價格計算)1972年為1,200億美元,21世紀初約合6,000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人均近500美元!

莫名其妙之二,戰後進行戰爭賠償是世界史慣例。請注意:二戰結束後,只有幾百萬人口的猶太人從德國獲得600億美元的賠償。

莫名其妙之三,有國際法作依據。19452月,英美蘇首腦舉行雅爾塔會議時,便制定了要求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給予盟國戰爭賠償的原則——這是符合國際法的,甚至對於追隨德國與盟軍作戰的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芬蘭四個幫凶國也提出了賠償要求。

莫名其妙之四,亞洲各參戰國都得到了日本的戰爭賠償。根據國際法的規定,戰敗國的賠償對象是參戰國。亞洲各參戰國以各種方式獲得的日本戰爭賠償如下:緬甸 1.4億美元,菲律賓5.5億美元,印度尼西亞2.23億美元,柬埔寨15億日元,寮國10億日元……需要指出的是,緬甸在二戰中的地位很特殊:一方面國土受到了嚴重破壞;另一方面,反英獨立運動又投靠日本,給亞洲主要的侵略者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使反法西斯同盟——特別是中國,受到了極大傷害。更需要指出的是,越南先後要了兩次戰爭賠償:未統一前南越要了3900萬美元,統一後又要了85億日元。

莫名其妙之五,未參戰國也得到了日本的戰爭賠償。馬來西亞2,500萬新元,韓國3億美元。需要指出:韓國李承晚政府自1952年初開始索要賠償,日本政府援引國際法一直置之不理:1961年朴正熙上台後繼續索要,不依不饒,1965年終於如願以償。

莫名其妙之六,中立國也得到了日本的戰爭賠償。瑞士11億日元,西班牙20億日元,瑞典5億日元,丹麥7億日元。

莫名其妙之七,日本的幫凶國——泰國也得到了戰爭賠償。二次大戰前,亞洲只有三個獨立的國家:中國、日本和泰國。中日戰爭爆發以來,泰國一直宣稱嚴守中立,雖然泰國表面上中立,但實際上親日。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泰國和日本簽定了日泰同盟條約”;1942125日,泰國在日本之後也向美英宣戰,後來日本戰費不足,泰國政府還借給日本一筆巨款;作為報酬,日本將佔領的英國殖民地緬甸、馬來亞的一部份土地割讓給了泰國。19458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泰國政府在1945816日宣布:“1942125日的泰國對美英宣戰宣言無效。儘管如此,泰國也得到了150億日元的戰爭賠款。

莫名其妙之八,外蒙古也得到了戰爭賠償。二戰時期,外蒙古尚未獨立,還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日本一向不承認外蒙古索要賠償的資格;但外蒙政府堅持不懈,終於獲得了50億日元賠款。

莫名其妙之九,強找理由的新加坡也得到了戰爭賠償。新加坡政府以日軍在新加坡屠殺中國人為借口,持之以恆地索要賠償,1967年獲得日本2,500萬新元贈款。

莫名其妙之十,最大的受害國——中國卻拒絕了賠償。1953年到1977年,日本政府和20多個國家簽署了與戰爭責任有關的54項協議,共賠償了約5,000億日元。其中,恰恰中國是受戰爭創傷最慘重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共不足7年,而中國被日本侵略卻長達14!

莫名其妙之十一,1972年的日本非昔日可比,具備雄厚的賠償資本。應該說,中國的毛澤東時代極其幸運,1968年日本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到1972年中日建交談判時,已經具備了完全賠償的超強能力。

莫名其妙之十二,日本政府已經做好了理賠的準備。19725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大陸為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開闢了道路,一時日本國內要求中日友好的呼聲空前高漲,於是田中內閣應運而生。上台伊始,田中角榮便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復交當做外交第一要務,自然戰爭賠償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當時,日本已經做好了賠付的一切準備,朝野異乎尋常的一致。為此,田中特意委託日本公明黨委員長竹入義勝充當信使,試探中國政府意圖。725日竹入訪問中國大陸,結果竹入喜出望外,田中聞訊也欣喜若狂——因為毛澤東拒絕了日本賠償。

莫名其妙之十三,難道中國對日本有什麼愧怍嗎?中日交往數千年,直到十九世紀中葉以前,中華民族一直是大和民族的學習榜樣,只有恩德,沒有歉疚。

莫名其妙之十四,戰爭賠償不是強盜的恩賜,而是中國自己的損失。按1972年價格計算,在日本侵華14年期間,中國直接損失1,200億美元,間接損失5,000億美元。

莫名其妙之十五,戰爭賠償不是強盜的恩賜,而是中國人民的血肉代價。侵華14年,日本強盜殺死中國軍民2,100!致傷致殘1,400!還有難以數計的中國婦女被姦淫!——這是一筆用金錢無法償還的血肉賬!

莫名其妙之十六,死於日本軍刀之下的2,100萬中國人,只能得到一句免費的反省。兩位死於法國戴高樂機場坍塌事故的中國公民,獲得了400萬元的賠償。

莫名其妙之十七,對毛偉人的英明決策,連少數正直的日本人都感到匪夷所思。日本學者TOTSUKA指出,中國拒絕日本國家賠償不合情理,也不合法理。

還有最大的莫名其妙,如此重大國是,為什麼毛澤東一人獨斷專行?

一人做主,中國老百姓白讓人欺負,是誰在出賣國人的利益?賣國興黨天理不容啊!!!”


來源:網文

責任編輯:祥和

 

【附錄】

蔣介石對日「以德報怨」真相的探討

          黃自進(台灣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以德報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對日政策的基本方針,也是評論蔣介石個人功過史上最具爭議性的議題之一,但是以「以德報怨」為題的研究,在國內外學術界至今尚屬罕見。為評價「以德報怨」政策是否得當,本文擬先探討「以德報怨」政策的實質內涵,尤其是再審思放棄戰爭賠償是否可視為「以德報怨」政策的一部分。其次,根據蔣介石對戰後中日關係的展望為焦點,追溯「以德報怨」政策制定過程中之時代背景。最後,以戰後的「受降問題」為研究主軸,探討蔣在受降問題上,所面臨到的「國共之間的鬥爭」、「蘇聯軍隊的進駐東北」、「美國強勢推動國共和談」等,一連串國內外因素所帶來的挑戰,以及蔣如何克服這些困難。並循此為研究線索,評析蔣「聯日反共」政策的成效,以及「以德報怨」政策的功過得失。

「以德報怨」原本只是日本新聞媒體對1945815日蔣介石所發表的〈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世界人士書〉之解讀。實際的內涵還包括蔣介石對日本天皇制的維護,反對分割日本,迅速遣返日俘等具體措施。至於放棄戰爭賠償,並非是蔣介石的初願。蓋開羅會議時,蔣介石就主張日本應以工業設備、軍事物質來賠償中國。戰後,國民政府在遠東委員會的運作下,也開始執行了部分日本工廠的拆遷,以作為戰爭賠償。爾後由於中國大陸的赤化,主客觀情勢的逆轉,才是國民政府在 19524月與日本政府簽訂「中日和約」時,主動放棄戰爭索賠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說,中國大陸的赤化,改變了美國的對日政策,也破壞了國民政府向日本政府求償的基本立場。前者是指美國對日政策從早期要求日本以實物賠償,到後期則改為不准列強向日本要求賠償,只容許亞洲國家向日本要求提供象徵性的勞役服務。此一政策的轉移,已嚴格限制中國向日本的求償空間。後者是指國民政府治權不及大陸,連要求日本提供象徵性的勞役服務的基本立場,皆已喪失。

戰後的蔣介石之所以對日本寬大為懷,是因為他自始就不以日本國民為敵,反而認為中日兩國本為兄弟之邦,只要窮兵黷武的日本軍閥一滅,中日兩國絕對可以化敵為友。再者,戰後的中國可居亞洲領導地位,日本必會主動來歸,日本之於中國,正所謂「輔我則後,掠我則讎」,所以中國在戰後不僅不採取報復主義,還應處處以協助日本重生為念。

認為戰後的中日兩國,不僅可以化敵為友,而且日本還會以中國馬首是瞻,特別是兩國在戰前,就是以反共為國策,戰後更應可在反共的前提下合作無間。這也是戰爭末期,美國仍未認清國際共黨勢力的威脅,主張對日施以嚴懲,蔣介石卻力主對日持寬大政策,並戮力於維護天皇制以及日本領土完整的原由所在。

除了維護天皇制以及日本領土完整是著眼於抗衡蘇聯的遠期目標以外,蔣介石還有立即需要和日本合作的近期計畫。戰後的接收就是一明顯實例。戰後的接收,對國民政府而言,是另一種形式的保衛戰。成敗,關乎國民政府政權的安危。這是因為接收問題的順利與否,不僅關乎國共兩黨勢力之消長,也涉及到今後與友邦之間的外交關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簽訂,雖然以犧牲外蒙古與旅順為條件,而換取到蘇聯的不支持中共,不染指東北及新疆等三大保證,可是蘇聯是否會遵守條約,還端視國民政府是否仍能主導中國政局而定。此外,美國雖然是大戰期間國民政府的最重要盟邦,但卻熱中推動國共和談,對國民政府的反共政策持否定態度。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勢之下,接收問題自然就成為國民政府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背水一戰。

抗戰勝利前夕,國軍主力遠在西南西北,日軍卻集中在華北、華東,國軍要接收,調動需時。相較之下,共軍因在淪陷區發展,與日軍防區本是比鄰,在接收上,顯然有地利之便。換言之,蔣介石的挑戰,就是如何動員日軍在國軍接防之前,代國軍捍衛防區。保留日軍原有的作戰系統,將日軍納入國軍補給體制,讓日軍享有與國軍官兵同等待遇,是蔣介石在戰後動員日軍參與接收保衛戰時所採取的政策。在關內原訂27個重要戰略都市的接收計畫中,除了6個都市為蘇軍進占以外,其餘 21個都市,國民政府皆得以按原訂計畫進行。接收計畫的順利,日軍的積極配合是一大助力。尤其是華北一地,日軍為了確保鐵路正常運輸以及戰略軍事物質不落共軍之手,半年之內日軍的死傷及失蹤人數就高達9千餘人,凸顯出日軍對蔣的接收計畫之充分配合。蔣的聯日反共政策,也達到了一定的效果。國民政府也因得力於關內接收計畫的順利,才得以繼續維持國內政局的主導地位。

評論蔣介石「以德報怨」政策的功過得失時,「中國大陸的淪陷」以及「中共的長期執政」所造成的時空背景之驟變,自然也應列入考量。也就是說,蔣介石的原本期許,不能說是全然落空,天皇制的維持,日本領土的完整,皆為戰後的日本復興奠下良好基礎。復興後的日本,的確也一度成為太平洋地區對抗國際共黨勢力的中心基地。只是中國大陸的淪陷,首先讓蔣介石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領導體制破產,其次是中共的長期執政,終讓日本政府於1972年決定棄國民政府而去,而改與中共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在釐清放棄戰爭賠償,並非蔣介石初願以後,戰後蔣介石的維護天皇制,反對列強瓜分日本,迅速遣送戰俘等三大對日政策,以結果來看,並未曾對中國造成實質性損害,反而對日本是造益無窮。況且戰後蔣介石的對日政策,本是「防蘇反共」政策下的一環。原本是從共謀兩國利益出發,至於結果之所以演變成日本獨享其利,中國大陸的赤化,是關鍵因素。是以,蔣介石「以德報怨」政策的功過得失,不在戰後對日政策之不當,而在於國共內戰的失利。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