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盧布•情戀
作者: 裴毅然

書評

更新於︰2015-03-25 Print Friendly and PDF

北大錢理群教授封面薦語:

十分感佩作者敢於面對史實的膽識、勇氣、良知、歷史責任感,尤其欣賞作者從生活角度具體觀察「紅色革命」,顯示了作者敏銳的學術眼光。

封底語

毛澤東曾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但沒錢吃飯,既沒力氣談戀愛,更沒力氣搞革命。《紅色生活史——革命歲月那些事兒(1921~1949)》為您撩揭中共從創立到建政不為人知的秘史細節:盧布建黨、「打土豪」籌款,陳喬年的「一杯水主義」、毛澤東與江青的「戀曲1938」⋯⋯

22年革命的生活細節匯集成書

拙著《紅色生活史》乃本人研究二十世紀國史一脈分支。我們「50後」大陸人文學子似乎只能「把一切獻給黨」,一輩子生活在「紅旗下」,只能先研究「紅旗」了。中國的事兒,畢竟只有中國人最有興趣,也最有責任。

迄今為止的中共黨史皆矚目軍政大事,不屑垂注具體的實際生活。但二十二年紅色革命不可能喊著紅色口號過日子,從白區到蘇區,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一樣都不能少。撩窺其間之隱,撥見史褶之幽,不惟有趣,亦甚有益,有助真切瞭解這場革命始末,尤其可察一系列最初的紅色偏誤。

拙著《紅色生活史》首次完整列示鮮為人知的紅色革命生活史,引您察看鮮活細節,取微映宏,從歷史細褶處具體展示紅色革命進程、還原史實脈跳,客觀裸呈真切凹凸。拙著儘量列示具體事實,觀點千歧,史實終一。

細節簡潔鮮活,一斑可含全豹。舉幾例很能說明本質的細節:一、中共發軔的「一大」全賴赤俄盧布,共產國際特派員馬林匯給每位代表100大洋;陳獨秀工作之一就是向莫斯科報帳。二、1930年代,法國作家紀德訪蘇,上電報局拍電報,電文中提到「史達林」,電報員要紀德必須在史達林之前加上「偉大的」,紀德不肯加,電報就拍不出去。三、滬上大亨杜月笙之靈通,「上海灘上掉隻皮夾子都能找到」。四、林彪1959年回湖北老家,托當地幹部給一直守在林家的原配汪氏三千元(相當她十年賣鞋收入),1967年汪氏去世,3000元仍在箱底,包得嚴嚴實實,在場者無不落淚。

展示紅色革命中許多被遮蔽的鏡頭

「四·一二」國共分家後,蘇區時期的打土豪經濟、抗戰前期的國府撥款、抗戰後東北接受蘇聯繳獲的日軍裝備,還有最初的腐敗(1923年就出現紅色貪官)、白區地下黨的日常生活、紅色兒女的男歡女愛⋯⋯ 至今尚未有這方面專著,一般讀者亦不易系統瞭解這一紅史側面,拙著庶可填補這一空白。

不到百年的中共黨史,各種資料、各路人物回憶錄已龐然成陣,臨窗伏案,撮掃梳扒,工程浩大。筆者探微索隱,集錦串珠,塵埃聚丘,涓滴成河,一碗「功夫茶」吧。

拙著除了用鑿鑿史料證明中共依靠盧布起家、每月經費預算與用處,蘇區的「打土豪」暴力經濟,還從幽深史褶中挖掘出有嚼頭的典型細節,鮮活展示紅色革命進程中許多被遮蔽的「鏡頭」:

——早期紅色人物向警予、羅亦農、陳潭秋、張太雷、王若飛、蔡暢等人並不怎麼革命的情戀,包括相當「庸俗」的三角戀,以及引禍惹亂的戀愛風波。

——白區、蘇區各種鮮為人知的內訌,粟裕、葉飛差點被劉英「肅」掉。

——長征紅軍大量減員主要為逃兵、與彝族藏族絕對失諧的「民族關係」、中央紅軍的浪費。長征各方面軍前衛部隊重任之一就是必須確定籌徵錢糧的對象

——各式叛徒故事、被捕「後遺症」——永遠被懷疑、各時期中共高幹的特權,幾處中共最不願被特寫的「觀景亭」。

——「打土豪經濟」必須依靠高歌凱進不斷擴張才能維持,一旦擴張停止,僅僅依靠赤區經濟體系,無法長久挺持。執行階級鬥爭政策,嫌富愛貧,蘇區農民都怕冒尖成富——成為打擊對象,普遍缺乏生產積極性,沒人願意多種地,只要全家夠吃就行。各蘇區出現大量拋荒,越是老蘇區,拋荒地越多。1934年1月23日,毛澤東在瑞金第二次全國工農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紅色區域在建立的頭一二年,農業生產往往是下降的。」1930年,湖南平江鬧紅,原有七十萬人口銳減至四十萬。(王西彥《湘東老蘇區雜記》,頁2)

資料大部取自中共官方及大陸出版物

拙著資料來源:大部取自中共官方黨史、大陸版回憶錄,少量取自港臺傳記及相關資料。出處一一,既備核查,亦防指誣。拙著主要取材大陸版資料,對我實屬無奈,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大陸學人不易獲得港台資料,但也有點「歪打正著」——可免大陸官家指我「來源不正」、「依據失所」。

拙著一路裸呈中共紅史針腳,事實既裸,史論自明。拙著從一個側面證明:中共打敗國民黨、赤化神州,所依所賴並非天意與「歷史必然」,而是一面烏托邦赤旗與伏屍千萬的「紅色烈士」。至於這場紅色革命的必要性與歷史價值,有著中共「後三十年」的自我修正(或曰「改革開放」),事實當然勝於雄辯。套用一諺:早知如今,何必當初?

2015-3-5 於滬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