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捧她出場
作者: 徐 微

專題

更新於︰2015-03-20 Print Friendly and PDF

長期以來,柴靜都是我們想像中的女記者的模樣。纖弱,不施粉黛,邏輯縝密,語氣溫和而堅韌。如果說CCTV作為一個新聞機構需要有一個吉祥物的話,我以為上一代的是陳虻,這一代的就該是柴靜。而她的成名卻是在離開央視之後。


●柴靜出版她的訪問集,暢銷 1、2 百萬冊。已是明星級人物。

2012年底,柴靜出書《看見》,講述的是個人的央視十年史與社會變遷的個人記錄。柴老師以一個良好的個人形象,加上非常專業化的包裝,使得該書出版一個月印量即達到150萬。在圖書出版業,這是一個牛逼到不可方物的數字。歷史上能達到這個數字的,過去是楊瀾、白岩松和易中天,近期則是郭敬明和拿了諾獎的莫言。

從鄰家姑娘到一位悲愴母親

作為國內最好的圖書出版方廣西師大出版社在包裝柴靜時也是極肯下功夫的。柴靜過去在央視出鏡過的節目也被精心剪輯放諸網路,一位元柔弱、堅韌,極具社會責任感的女性公共知識份子形象躍然紙上。而這位CCTV的著名傳媒人竟然跟我們這些屌絲們一樣,十年來也買不起房,一直在帝都租房居住。氾濫的同理心瞬間就湮沒了善良的大眾,我們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喜歡上了這位纖瘦的鄰家姑娘。

而這次,她以一位悲愴母親的形象猝不及防地再度闖進了公眾的視界。

柴靜、自費百萬、霧霾記錄⋯⋯每一個詞都是一枚重磅炸彈,組合起來就成了原子彈。2月28日上午10點推出,截至晚間20:13,點擊數優酷401萬,評論9088條;騰訊2026萬,評論32760條;搜狐76萬,172條評論;樂視305萬,36條評論;愛奇藝1萬,15條評論;土豆31萬,1956條評論;鳳凰19萬,15條評論。昨天整個一天裡,我的微信朋友圈與微博被這條視頻反復刷屏,有人宣稱該視頻一天點擊總數達到了一個億。

整個視頻的技巧性非常高,充分展示了一位央視前知名媒體人嫻熟地遊走在審查與管控之間,小心翼翼地在鋼絲上跳舞的專業技能。反貪官不反皇上,反個人不反體制,在兜了一個大圈之後,忽然掉頭一巴掌抽在中石化的臉上。在對中國石化集團前總工程師、國家石油標準委員會主任曹湘洪先生的採訪時,利用鏡頭語言與剪輯充分展現了這位舊派官僚的無知、愚蠢與狂妄。聯想到周老虎極其石油體系近年來的風聲鶴唳,實在是不得不為柴老師這次漂亮的走鋼絲擊節叫好。

柴靜的朋友,知名自媒體人和菜頭先生在《霧霾公關戰》裡隱晦地指出,一般的公關攻勢都是由大企業和機構發起,帶有明顯的商業目的,柴靜的調查視頻顯然不是這個狀況。而在隨後的行文裡也語焉不詳,將之歸結到新能源與舊能源商業巨頭的公關攻防上。

一次高水準的漂亮的政府PR行為

拋開柴靜不談,在發佈上幾乎全國的視頻網站同時發力,人民網旋即推出準備好了的專訪《柴靜離職後首度亮相,自費百萬元拍霧霾紀錄片》,人民網是什麼網?那是《人民日報》的網。《人民日報》是什麼報?那是中共中央的機關報,歸中宣部直接領導,報頭是老毛親自提著毛筆寫的。這背後要沒有商業目的,那得是什麼目的?

果然,當晚就有好事者翻出了在視頻播出頭一天下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九號主席令,關於環境保護部部長的任免決定。可以說,中國歷史上任何一任部級幹部的任免都從沒有受到過如此的關注。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在環保的大義下將會出臺一系列針對企業,特別是重工業企業的整治措施,是倒閉、兼併還是勒令整改、強行轉型?不得而知。而已經風雨飄搖的石化系統將會面臨人員的大洗牌,原有的體系會徹底瓦解崩潰,這次換人的理由或許不再是貪腐,而是為了環境保護必須做出的企業改制。

至此,脈絡已清晰可見,這就是一次漂亮的政府PR行為。比起關在秦城的那位只知道靠唱紅歌來發動群眾,這次的發動群眾的公關手法漂亮、實效,充分發揮了形象良好的體制外人士的主觀能動性,統一了戰線,並有效地運用了新媒體的傳播手段,獲得了年輕人群的普遍支持,為下一步的行動掃清了輿論上的障礙。這次的公關,水準非常地高,直追很多年前的那次「老鄉,參加紅軍可以獲得土地」。我們的宣傳體制已經僵化很多年了,我都以為除了CCTV和滿大街的中國夢之外他們都不會幹別的了。現在看起來,我錯了。智囊團裡有高人,習總新年賀詞的點贊和蠻拼的還真不是隨口說的。

關於柴靜,再多說兩句。在去年我忽悠一群土豪的一個講座上提到過在移動互聯時代新聞業可能發生的變化,傳統媒體話語權分散至自媒體,媒體會反向約稿。自媒體開始找到贏利點,有理想的新聞人會出走辦自媒體。此次柴靜極其團隊做了一次非常漂亮的有益嘗試,只要你有足夠強大的內容支援,就能找到你的價值和價格。

今年乙未年,紫微鬥數上看是天機星化祿。表明擺脫守舊的錮制,跳脫僵化的體系,展現出變革、變通、創新、靈活、應變、多元化,而依靠自身智慧創造而創作者將迎來最好的年份。這是一個才華洋溢與凸顯的年份,各界有才幹者競相擅場勝出的年份。奔跑吧,兄弟。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