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台灣與香港的憂鬱
作者: 凌 鋒

台灣舞台

更新於︰2015-01-17 Print Friendly and PDF

佔中雨傘革命,給了台灣鼓舞與教訓。香港人對香港認同的提升,這是「香港獨立」的社會基礎,如果中共再不改弦更張的話。


●政治評論家凌鋒夫婦,多年如一日,站在
台灣社運、民運第一線。

我是2005年冬天台灣「三合一」選舉(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民進黨大輸以後,我與內子楊月清才決定回台灣的。回來後,經歷了幾場

大型選舉,尤其是2011年的五都市長選舉,與2012年的總統、立委選舉,綠營都是鎩羽。讓每次的希望化為失望,甚至絕望。

在選舉中,我們看到了種種匪夷所思的「奧步」行為,除了撒出大量金錢賄選與廣告,還有執政黨為了選舉勝利不惜公然違反行政中立的政策決定

。可是司法高層、中選會人選是馬英九指定而毫無作為。而民眾居然對這些不公不義的行為毫無所覺,仍然把選票投給國民黨馬英九集團。

太陽花運動抵制馬英九傾中路線

這些導致綠營內部瀰漫失敗主義情緒,相當一部分人已經認為除了革命已經無法使用民主手段來實現公平的選舉並取得公平的結果。2014年3月爆發的太陽花新公民運動開始扭轉了形勢。運動的爆發,就是馬英九的傾中與親財團路線的肆無忌憚導致物極必反,也是綠營長期抗爭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3月31日的50萬人集會「準時」散場引發爭議,因為擔心難有更大規模的街頭行動對冥頑不靈的馬英九進一步施壓。但是這次選舉結果顯示,遠遠超過50萬人的台灣選民,用手中的選票,阻止馬英九繼續推行他的錯誤路線,雖然馬英九還在一意孤行認為他的總路線沒錯。他是以為民眾沒有其他手段來繼續制裁他嗎?

這次「九合一」選舉到最後的民調雖然顯示綠營與新公民力量佔先,但是過去的種種經驗讓我還是往最壞的方向去評估,戰戰兢兢度過投票前的最後幾天,每天都在擔心有意外的消息改變選情。「爭取最好可能,做好最壞準備」,是我過去一生的總結,從來不會盲目樂觀,但也不會樂極生悲而陷於消極乃至絕望。

選舉前一天夜裡,我們到吉林路台北市長柯文哲競選總部的公民廣場,這完全是自發性的,因為柯文哲打破常規沒有舉辦造勢大會。所以這晚與連勝文在凱道的大會,人數是比不上的。前一周的超級星期六也是如此,國民黨組織動員(此前還出現付費給參與者的「走路工」事件),連勝文全家哭哭啼啼大打悲情牌,可是柯文哲的健走活動只是網上呼籲報名,參與者要自己付費600元(換取印有柯文哲頭像的紀念T恤、背包與毛巾等物品),只準備一萬人,結果是12,000人報名,30,000人參與。這是在說明,表面上的人數已經不能說明內容上的不同。這就為選舉的結果作出預示。雖然如此,當晚我還因為心裡的忐忑不安而沒有睡好。

今天,綠營可以放心慶祝

第二天傍晚在家看揭曉過程,除了台北市與台中市選情穩定外,原先悲觀的新北市則票數相近,而桃園雖然互有上下,但是因為藍營鐵票區的大溪(蔣氏父子靈柩安置區),開票結果民進黨的鄭文燦已經贏了國民黨的吳志揚,令我信心大增。而正在考慮何時去公民廣場與民同樂時,接到老友電話,他們已經在公民廣場對面的紫都早早訂下兩層靠窗的座位宴請朋友慶祝勝利,我們當即飛車而去。

不了解台灣的人,不會了解「慶祝勝利」這四個字,對綠營的支持者有何重大意義。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陳水扁當選總統,綠營不敢慶祝,因為不知道國民黨長期控制的軍警,會不會發生政變,或者有軍機或軍艦投奔中共。因此不敢以慶祝來刺激他們。果然,那次政黨輪替的接交典禮,副總統連戰以缺席來抵制,但是這個行為帶動不了軍警抗拒政黨輪替,台灣的民主經受了考驗。這次平穩過渡,前總統李登輝貢獻良多,而陳水扁總統邀國民黨籍的國防部長唐飛出來組閣,也緩和對立衝突。

2004年陳水扁當選,因為出現319槍擊案,揭曉當晚,藍營的總統參選人連戰帶領支持者多日上街抗爭,不接受選舉結果,毫無根據的指稱是陳水扁「自導自演」。一直到美國承認選舉結果後,連戰才心不甘、情不願的收兵,然後在第二年去北京「聯共制台」。在那個情況下,綠營的支持者也不敢慶功,怕導致藍綠對決升溫。此後2008年總統選舉謝長廷的大敗,與2012年蔡英文的不幸失利,綠營更加沒有慶祝的可能。

這十幾年,是台灣綠營支持者憂鬱的年份,雖然綠營代表民主進步的方向,也是台灣民眾的方向。台語的憂鬱叫做「鬱卒」,這是我們在討論台灣情勢時常常聽到的名詞。

這次,是大勝,說明被定格的藍綠對決已經被衝破,不是險勝,也不是僥倖,台灣的民主確實經受了考驗,綠營的支持者才敢於慶祝勝利。雖然,柯文哲的勝利並非綠營的勝利,但是的確是與綠營觀念上接近的新公民力量的勝利。

這次選舉,有個「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口號,我對待這個口號態度很謹慎,因為擔心會刺激台北市的國民黨員及其支持者,但是選舉結果證明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有另外的選擇,對台灣前途更好的選擇。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因為外地來許多朋友,這幾天在外面吃飯的機會多了,只見餐館人頭湧湧,街上人們也展現歡樂氣氛,尤其是年輕人,人們對台灣前途多了一份信心,那是年輕人將掌握自己前途的信心。

香港佔中:量變向質變的一大步

在台灣選舉前後,香港則經歷了旺角清場與金鐘、銅鑼灣的相繼清場,顯示「佔中」與雨傘運動的暫告一段落。與台灣的歡樂比較,香港則是憂鬱了。

這個憂鬱,是因為北京沒有做任何妥協就將「佔中」清場,不但如此,在如何收場的認識上,泛民也出現意見分歧,出現「自首」與「被拘」的兩種不同做法。可喜的是,被拘的人數遠遠超過自首人數,加上仍然繼續出現零星的不合作運動,顯示抗爭的星火沒有熄滅,也不會熄滅。至少,從網路來看是這樣的,而網路世代,已經在逐漸掌控台灣的未來,相信也是香港的未來,中國的未來。從世界角度,近4年前的中東茉莉花革命已經展露了這點。

如果只是看看清場的結果,的確是比較消極,但是如果看到9.28夜晚在催淚彈、胡椒水鎮壓下爆發轟轟烈烈的雨傘革命,已經改寫了香港歷史,改變了過去認為香港人現實、功利的面貌。中國當局大肆逮捕中國境內支持雨傘革命的中國人;習近平訪問澳門,雨中還不許人們撐傘的禁令;在在顯示北京對雨傘革命的恐懼。而雨傘革命對台灣的鼓舞,清場對台灣的教訓,也在台灣的選舉結果中看到了結果。

憂鬱只是有志難伸的表現;但是絕非失望,更不是絕望。從台灣的經驗來看,香港人捍衛核心價值的努力絕對不會白費,量變的結果必然會出現質變,雨傘革命之所以被稱為革命(雖然有些參與者唯恐刺激中共而稱為「運動」,但這是外人客觀觀察的結果),就是因為出現了巨量的量變,因此向質變接近了一大步。

香港人也沒有失望與絕望的理由。雖然,香港的情況確實與台灣不同,共產黨與國民黨也不同,但是如果放眼全球民主運動的浩浩蕩盪,放眼資訊科技高度發展正在改變世界的面貌,讓年輕世代挺身而出來掌握自己的命運,加上新陳代謝自然規律的不可阻擋,香港的憂鬱,遲早也會展現出歡顏。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去年12月初進行的調查顯示,市民對香港人身份的感覺最強,認同指數近80分,較今年6月、即佔領運動前,同一調查的近78分上升。市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身份認同指數,較對香港人的認同指數低25分。調查也顯示,整體及18至29歲年輕受訪者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感跌至1997年以來新低。

可見佔中運動與雨傘革命,提升了香港人對香港的認同。這就是成績。這也是「香港獨立」的社會基礎,如果中共再不改弦更張的話。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