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選舉百看不厭
作者: 曉 鳴

地球村

更新於︰2014-12-20 Print Friendly and PDF

美國十一月初中期選舉,奧巴馬所屬民主黨挫敗,共和黨在參眾兩院都成為多數黨,對奧巴馬形成更大挑戰。美國選舉制度成熟,體現民意對國家的主導作用。


●美國中期選舉,共和黨麥康納當選
參議員,右為其妻華裔趙小蘭。

沒有執政黨,國家權力來自選舉

美國沒有中國式執政黨,所有政黨都圍繞選舉運作,不僅總統,各政黨領袖職位也必須過選民,勝選者稱為參議院(或眾議院)多數黨(或少數黨)領袖。選不上議員的黨員無論黨內職位多高,就算是總書記,也不過是該黨「義工」或競選策劃。

在美國,一個黨的候選人能當選總統,但該黨候選人卻不一定能當選國會議員。今年中期選舉就出現共和黨獲國會兩院多數席位,制衡民主黨總統的局面。美國國會兩院議員向選區選民負責,而非某黨工具。有利益衝突時,議員寧可投票反對本黨提案,也不會得罪本選區選民,因為還要面對下次選舉。聯邦眾議員兩年一選,參議員六年,總統四年。不會像香港人大代表不為港人爭普選權,反做中央政府代言人,指責抗議者,因為人代不是港人普選產生的。

美國法律和民意不允許任何政黨通過秘密開會來決定國家大政方針,政黨存在的土壤是民意。蘇共亡黨和中共獨裁令美國共產黨無立足之地。美國人入黨極其簡單,在選民登記時表明黨派即為某黨成員,進出自由,毫無約束。法律禁止政黨成員(包括公司老闆)利用工作時間在公司、政府機構、學校和軍隊裡宣傳黨綱、拉票或募捐,影響選民自主意願。

沒有中紀委,公開競選是反腐利器

美國民主制度建立在選舉基礎上,總統及其政黨必須尊崇民意,謹小慎微,絕不敢如中共官員那般以權謀私、貪得無厭。選舉令政黨互相監督。在有勢均力敵反對黨的情況下,政界高官稍有閃失,不僅個人身敗名裂,還會連累所屬政黨流失選票。

佛吉尼亞前州長麥克唐納夫婦與一位商人簽合同借了十二萬美元貸款,收了五萬美元禮物,今年被起訴。媒體逐日報導法庭審理過程,由抽籤組成的審判團(也譯為陪審團)定罪,身敗名裂。在中國大陸,麥克唐納這樣的州長是清官典範。

美國沒有政黨發動的反腐運動,更沒有中紀委那樣可未經法定程式任意拘押、抄家、審訊的黨機構。任何政黨若敢拘押審訊,哪怕是對本黨黨員,必受法律制裁。美國共和黨總統尼克森一九七四年因非法竊聽民主黨會議,險些被國會彈劾,成為美國歷史上唯一的辭職總統。依美國法律,習近平和王岐山的反腐手段,已非辭職謝罪問題,已涉嫌重罪。

沒有中組部,州縣高官選舉產生

美國選舉是一人一票,基於地方自治原則進行的,越到基層,直選範圍越大。在聯邦層面,總統和聯邦立法機構參眾兩院由選民直接選舉,選舉團制成為點票的方式;聯邦政府高官及法官不是民選,但需立法機關審議批准。總統、州長、縣長皆為民選,沒有隸屬關係,各自向選民負責。州及以下各級行政、立法、司法機關的主管皆由民選。這一切都通過每兩年一次的全國性選舉,在投票日當天見分曉。選舉絕非中共喉舌渲染的那般複雜和難以實行。

今年美國中期選舉,我所在選區的選票上有28個職位包括:行政的正副州長,州財長,州檢察長,縣長,教育專員。立法的選區聯邦眾議員,州議會兩院議員,縣委會成員;司法的州巡迴法院法官、法院員工、法警等。此外還有3項州憲法修正案的公投,涉及教育基金不得被挪用,當選、改選、補選的行政官必須居住在選區等。法律對官員的制約越來越嚴。

美國不存在全國服從一個黨、一個領袖的怪狀,也無類似可任命調派全中國各級黨政軍和公檢法官員的中組部。

選舉是多黨競爭、兩黨對決

中共喉舌一貫宣傳美國是兩黨制,選民別無選擇,以證明中共一黨專政最好,倒果為因,歪曲美國選舉多黨競爭事實。

以美國馬里蘭州為例,今年參選的有四個夠資格政黨(有一萬人以上選民簽名或捐款支持):民主黨、共和黨、自由黨和綠黨,四黨提出的候選人都出現在選票上,其中有三人競選州長:民主黨前任副州長布朗,共和黨候選人赫根和自由黨候選人奎恩。此外還有眾多獨立候選人。結果,赫根得票51.6%勝出,布朗得票46.9%,奎恩得1.5%,其餘為幾名個人參選者。歷來非民主黨莫屬的馬里蘭州長今年首次由共和黨出任。

在憲政民主國家,競選猶如體育競技,按法定「遊戲規則」運作。如今年巴西世界盃賽,有32隊參賽,進入決賽的只兩隊,爭奪冠軍。中國足球隊有比賽權,技不如人被提前淘汰。

同理,成熟的民主政體一般都是兩大黨對陣,由選票定輸贏。兩黨角力是競選的後果,而非制度設計的初衷。美國各政黨都是在選舉制確立後很多年才產生的。一七八九年華盛頓當選首任總統,35年後民主黨年才成立(1824),又過了30年,共和黨建黨(1854)。民主黨主張大政府和高福利(自由派),共和黨主張小政府和自由企業(保守派)。

美國財產所有制明確,三權分立機構完善,法律制度健全,選民只要關注與自己利益攸關的內外政策上,或激進,或保守。民主、共和兩黨恰恰反映了大多數選民的意願,得以存活發展,第三黨有生存空間,甚至還贏得地方選舉,但難成主流。

我認為,兩黨勢均力敵利大於弊,可以杜絕一黨獨裁,從實踐看,51%對49%的競爭體現真民主,90%對10%的一邊倒一般為假民主。有兩黨輪流執政的國家,官員清廉度和政壇透明度都比一黨獨大制高得多。後共產主義的俄羅斯就是因為普京黨獨大,反對黨皆成配角,導致民主倒退,鄰國遭殃。

沒有秘密協商,競選揚長揭短

習近平在奧習會時,為中共反對普選辯護說,我們「有廣泛的民主協商過程,而且要幾上幾下」。但沒說,如何協商?與誰協商?如何幾上幾下?事實是一切由中共秘密敲定,上去的多是薄熙來、周永康和徐才厚之類非凶即貪,草芥人命,買官賣官之徒。

美國選舉公開透明,人才輩出,最年輕的當選總統43歲(甘迺迪),最年長的69歲(雷根)。在馬里蘭,今年,共和黨在地鐵站打出大幅看板:「結束一黨統治(EndOne Party Rule)為了改變,請投票給共和黨」。共和黨的電視廣告批評民主黨州長加重了選民負擔。是負面廣告。中國官媒將此批為「抹黑大賽」。

其實,舉凡競選宣傳必有正負兩面,或擺自己優點,或揭對手弱點。關鍵是有事實依據,編造謊言會吃官司。且選民都知道自己利益所在,會說不如會聽的,誇大其詞有時適得其反。負面競選宣傳揭露弊端,有時比正面宣傳更有益社會。即使攻擊對手私生活,也屬正常。美國政治人物的私生活不檢點是其致命傷。克林頓總統政績顯著,政府預算有餘,卻因與一位女實習生有染,險遭彈劾。

公開競選,政見辯論、廣告、開會、接近選民令候選人難掩其醜,客觀上淨化了政壇,提高了官員道德水準。杜絕了中共貪官情婦成群,貪污數十億才被查處,將大量資產轉移海外的奇觀。在美國,想發大財別從政。中國歷朝歷代升官發財天經地義,中共官員尤其肆無忌憚。

選舉花費僅年慈善捐款的1%

中國官媒總說美國選舉是富人操控,金錢決定結果。我的投票經驗表明,這絕非事實。美國媒體報導,今年中期選舉花費37億美元。中國官媒稱,今年是最燒錢的美國中期選舉。但未見中國官媒轉發美媒關於今年選舉花費僅為鬼節(10月31日)消費額的一半。(華盛頓郵報)

美媒列舉了美國人每年的其他消費如:看電影109億美元,電子遊戲205億,軟飲料739億。買彩票花780億,是今年選舉花費的21倍。而美國去年慈善捐款總額為3351億美元,今年選舉開支僅為其1%多。法律不鼓勵政治捐款,個人政治捐款不可抵稅,而慈善捐款,包括捐出傢俱衣物電腦等均可抵稅。

美國選舉花費不菲,因為媒體私營,國庫不受政黨管制。經費用於支付競選團隊工資,買廣告時段、租借場地、旅行住宿等。選舉法對競選經費的籌措和使用有嚴格規定。馬州規定,政黨候選人登記參選必須建立專門的競選帳戶,提供財務報告,捐助者名冊等,選前和選後必須如實報告,公開透明。這就是為什麼投票剛結束,媒體就能公佈全國選舉花費。

在中國大陸,從國家主席,政府總理到省長至今無敢公佈財產者。軍委副主席徐才厚退休後被查出窩藏成噸現金,在香港洗錢被揭出的有就100億港幣,折12.8億美元,為今年美國選舉開銷的三分之一。

資料顯示,美國人對花錢操控選舉興趣不高,賄選醜聞罕見。因為得不償失。此外,美國選民大多有政治傾向,競選宣傳主要針對無黨派選民,花錢多的候選人未必當選。美國兩年一次全國選舉,每年人均選舉花費不足10美元,遠不及中國大陸圍追堵截訪民的支出。美國各州還有公共選舉基金以支持窮人競選。

當前中共在大肆宣傳緝拿外逃貪官成績顯著,卻無法阻止中國富人大量移民海外。同時,美國各界卻在爭論奧巴馬總統使數百萬名非法移民免遭遣返的行政措施是否合法。中美兩國吸引力差距之大甚於當年的東西兩德。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各國移民的首選定居國,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政治制度之優越,法治之健全,國民享有中國沒有之自由和尊嚴。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