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別《開放》印刷版
作者: 陳破空

專題

更新於︰2015-05-19 Print Friendly and PDF

開放雜誌創刊之日,正值中國八六學潮落幕之時。正在上海求學的我,有幸參加了那波大學潮。彼時,對《開放》的創刊毫不知情,更絕對不曾意料,多年後,我會與這家香港雜誌結下不解之緣,並成為其特約撰稿人。或許,八六學潮,就是冥冥中無影的橋樑,讓我們命運交集。


●和中國內地的學者、作家保持聯絡,開放雜誌是一個交流的平台。

九十年代後期,踏上流亡長途。路經香港,購得幾份從前在國內時只能偶爾一瞥、充滿神秘意味的香港政論刊物,其中就包括《開放》,愛不釋手。與香港其他政論刊物不同,《開放》並不以發佈小道消息為主題,更不以刻意杜撰、製造聳人聽聞的消息蠱惑讀者、搶攻市場。獨樹一幟的《開放》,以多元的視角、深入的分析、嚴謹的寫作、精煉的筆墨,切入時下最尖銳的政治話題,時而也揭示歷史秘辛、鑒賞文化風情。從封面到內頁,圖文並茂,典雅有致,凝重而深邃,處處洞見編者的匠心與功力。其風格、氛圍與品質,堪比中外名刊。

《開放》創刊二十八載,我則是從二○○四年開始,應約為雜誌撰稿。那年夏天的一個午後,在紐約唐人街,我與《開放》總編輯金鐘先生初次見面。記得話題從林昭開始。一支筆,一個小本,後來每晤金鐘,常常一邊交談,一邊記錄,足顯專業精神,其文字斟句酌的慎密,留給我深刻印象。金鐘當即約我撰稿。隨後,我即以林昭為題,寫下《林昭:中華民族最後的血性》。該篇有幸成為《開放》的當月首選。

自此,一發而不可收。每月為《開放》撰稿,一期不輟,成為我人生與事業的一部分。縱然有時人在旅途,仍不忍割捨,抓緊每一個匆忙日程的空檔,敲擊鍵盤,哪怕趕在雜誌付梓前的最後一刻,也要交上一稿。這份月刊,成為我心靈的驛站、思緒的家園。

歲月匆匆,恍然十載。包括筆者在內的眾多作家、評論家、觀察家、特約撰稿人,與《開放》共沐風雨。大陸的變局、香港的滄桑、臺灣的激蕩、世界的風雲,奔走於筆墨之間,刻錄於《開放》之上。

累積二十八年的《開放》,如裝訂成冊,定是一部洋洋大觀的時代記錄。今日暫停印刷版,固然令人惋惜,但繼續電子版,又是這個網路時代的大趨勢。無須紙筆,所有資訊,盡在網上。相信網路版的《開放》,內容一樣的精彩,內涵一樣的豐富,圖案一樣的雅致。一如從前。

順便說一句,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曾於2012年停刊印刷版,又於2014年復刊印刷版。惜別《開放》雜誌印刷版之際,筆者不忍,抱以同樣的期待。

2014年12月1日,於紐約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