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個雜種國家
作者: 董鼎山

文化走廊

更新於︰2014-08-10 Print Friendly and PDF

一九四七年我初到密蘇里大學時購了一輛老爺車,朋友帶我去市政廳領取駕駛執照,櫃檯後一位女郎請我填表,表上有一空格 「RACE」(種族),我填了「CHINA」,這位女郎馬上塗改為「WHITE」(白)。在靠近南方的小鎮,即使是大學城,黑白種族隔離,一般看法是:非黑即白,你既不是黑人,便把你當白人看待。來自印度的留學生便常有困難。鎮上電影院只在樓上准許黑人入座。


●好萊塢大片《白宮管家》,精彩描繪美國
處理黑白種族問題的一段歷史。鏡頭之一。

美國種族從非黑即白到多種雜居

這些情況,今日當然已有極大改變。近年來大批移民、難民與非法移民的進入,已使美國成為一個雜種國家,美國政府不知如何處理已經偷入美國的一千二百萬非法墨西哥移民。我們住居紐約,到處聽到不同口音,外國遊客沒有這麼多,其實都是外來移民。

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在填表時就出現種種困難,表上已不只是單純的「黑」「白」。特別是西班牙裔的公民就拿著筆抓頭皮。例如,來自波多黎各的公民,白人填 「WHITE」,黑人填「BLACK」,可是島上混合人種眾多。為此,現在的普查表設了多種選擇,任你選「西班牙裔白人」,「西班牙裔混血種」,「西班牙 裔黑人」或「拉美裔」。可也有人不願如此填。

現在來自阿拉伯國家的新公民填表更有問題。阿拉伯人有的黝黑,有的高鼻白臉,與猶太種無異,那又怎麼辦呢?有一巴基斯坦友人說:「我並沒有白人的感覺。」

近來一個名叫「阿拉伯美籍人學院」的團體向人口調查局抗議,要求在普查表上增加人種選項,加入來自中東與北非洲的阿拉伯人分類,因為他們中許多人自稱不願歸為「白人」。中東人也不願被歸入與非洲人同類。當然,在今日世界,阿拉伯人的巨富以及回教宗派的暴徒完全不同。近來報上所述所謂美國人與歐洲人參與伊斯蘭教恐怖行動者,其實不是我們心目中的「白人」,而是回教裔美籍或歐籍而已。

美國既已成為雜種國家,我不免想到自己六十餘年前初到美國南方的經歷。一般而言,華人不受歧視,但被人看作外國人,有的特別好奇。我記得某次到一農場打工,工作完後,農夫請我吃飯,我見到一個黑人已坐 在一桌上進食,便拿了碗碟去另一桌上並坐。慈祥的農夫大驚失色,請我去他的桌邊並坐。南方的黑白分離習俗把我列為白人,不可與黑人共桌。

某次我與一皮膚黝黑的印度同學到聖路易遊玩,途經一自助餐廳進食,女經理說:「你孩子們上樓去!」我正要啟步上樓,印度同學一把將我拉出門。他因皮膚黝黑,早已有經驗,那個女經理是要我們上樓去與黑人隔座就食。今日這種情況已不會發生了,我們是個雜種國家,人口普查表上就寫了「某些其他種族」。 

美國人口調查局已在準備二○二○年的人口普查。許多拉美裔與阿拉伯人都惴惴不安。全國人口中,約有四千八百萬為拉美或西班牙裔,在二○一○年人口調查表 中,約有三成的人填「某些其他種族」,許多填「墨西哥裔」,「拉美裔」或波多黎各裔。很多填表者自己也深感困擾。拉美裔中47 %的人自認「白人」,2% 則自認「黑人」。近年來由於拉美人口大增,麻煩更多,特別是警局要在文件上分別人種,方可指認犯罪者。有一人口專家在一文中指出,有許多人已把「某些其他 種族」改為「白人」,而有的則作相反的改換:「黑人」(注)。

在來自中東北非的阿拉伯移民中,三分之二不願自認是「白人」。人 口調查局已準備在表格上加上「美籍阿拉伯人」一項。許多人以為人口調查把人種加以區分乃是「歧視」,但從政府立場,在治安與政治競爭選民支持方面,人種的 指認乃是必要。華裔與印裔及其他如日、韓、菲被一併歸入「亞裔」,簡單得很,無人抗議。

(附注:在我初到美國時,黑人自稱為「尼格羅」(NEGROID,人類學名稱,例如白人是CAUCASSIN),避免對黑人用「BLACK」字樣。我還記得馬丁路德·金博士演說中尚自稱為「尼格 羅」。後來「NEGRO」或「NIGGER」成了羞辱詞,「BLACK」與「WHITE」比較時行,黑人自稱為「BLACK」,或自認為 「AFRICAN-AMERICAN」。)

──2014年7月20日

 (董鼎山:紐約市立大學榮休教授)

(金鐘按:最近看了一部美國電影《THE BUTLER白宮管家》,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一位黑人進入白宮服務34年,侍候過八位總統,成為白宮首席管家。他的兒子卻是一名反種族歧視的毛派黑豹黨成員,入獄五年。主角由奧斯卡獎F.惠特克扮演。表演一流、編劇精彩。對了解美國處理黑白種族問題的歷史,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的電影,特此推薦。該片今年已在香港上映過。)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