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琪:心靈之旅已經結束
作者: 何與懷

藝術天地

更新於︰2014-08-10 Print Friendly and PDF

中國天才詩人顧城殺妻事件二十年(1993.10-2013.10),事涉之英兒,今年去世。作者和顧城、謝燁、麥琪、劉湛秋均熟悉,難忘他們四人之間複雜曲折的愛恨情仇,以及朦朧詩人顧城短促的悲劇一生。抒發此文。


●八十年代朦朧派詩人顧城寫出名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不久和妻子謝燁去新西蘭,和英子三角戀而殺妻再自殺。
左起:顧城、謝燁、英子、??。

今年一月八日,李英,後來情人口裡叫的英子、英兒,更後來自稱的麥琪,剛過五十歲,去世了,在悉尼一間醫院,一個人,靜靜地,輕輕地,沒有幾個人知道。她的骨灰葬在悉尼東面近海的陵園(Eastern Suburbs Memorial Park,12 Military Road, Matraville),墓碑上刻著如下文字:

 

LI YING 麥琪

CHINESE POET AND WRITER.

BELOVED WIFE OF LIUZHANQIU

A BEAUTIFUL HAPPY

SOUL JOURNEY COMPLETED.

A FREE SPIRIT WHO WILL SOAR ON

WITH ALL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GAINED INTO

THE NEXT LIFE. YOU ARE SO LOVED.

PASSED HAPPILY AND PEACEFULLY.

8 JANUARY, 2014 AGED 50 YEARS.

(譯成中文意思是:「L I  YING 麥琪\中國詩人、作家\劉湛秋的愛妻\一個美麗、快樂的心靈之旅已經結束。\一個帶著所有的理解和認知飛向來世的自由的靈魂。\你是如此地為人所愛。\於2014年1月8日幸福地平靜地離世,享年五十歲。」)

麥琪去世後,悉尼的文友聯繫上了在中國大陸的劉湛秋。湛秋說,麥琪走的那天晚上,給他發過短信,感覺還好,說什麼痛苦都沒有。但就是那天夜裡,她卻走了。湛秋說,短期內他不會來澳洲。麥琪的事不要過分張揚。麥琪說過,她願意一個人靜靜地走。

麥琪去世前三年多,患了鼻咽癌,一天比一天嚴重,臉部變形了,身體消瘦得像一陣風也能吹得起的一張薄紙。她又回到二十年前來到悉尼後的最初八年裡的狀態,不見任何外人,特別是華人。他們拒絕西醫治療,也談不上認真求救於中醫,一直多是靠兩人自己所琢磨的所謂食療。我們幾個朋友,只有擔憂的份,什麼也幫不了。去年悉尼朋友在北京,曾給湛秋打過電話,得知只是他一個人在中國。回來後大家一起議論,都覺得非常奇怪,甚至認為麥琪也許那時已經不在了。

對麥琪去世,我們幾個悉尼的文友的確早有思想準備。但這個樣子的走法,還是相當意外。一種莫名的淒涼襲上心頭。

通過顧城邀請麥琪來新西蘭

我第一次知道麥琪這個人,是1988年,是通過顧城之口;而我和顧城的認識,則是通過新西蘭奧克蘭大學亞洲語言文學系系主任閔福德教授(Prof. John Minford)。此年一月中旬,應閔福德教授的邀請,顧城在夫人謝燁陪同下,以工作簽證身份來到系裡任課,任期一年。我當時在亞語系攻讀博士學位已經好幾年。導師原來是比我還年輕但學術修養甚高的雷金慶博士(Dr. Kam Louie),雷博士離開奧克蘭大學後便由剛走馬上任的閔福德教授接手。我開頭是全職博士生,終日研究課題撰寫論文。兩年後我改為半工半讀,在亞語系裡為學生上些課,其中一門就是協助顧城為碩士班上中國文化課,因此我連同家人很快都和顧城、謝燁稔熟起來,記得他們兒子木耳(Samuel)出生以後還是我陪同去有關部門辦理證件之類。

那天顧城、謝燁第一次來到系裡,和我們見面,最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顧城談到北京生活和詩壇時就提到麥琪(當時是用「李英」的原名),說是他的好朋友,在《詩刊》工作。顧城也不管我信不信,說麥琪的詩寫得比他還好。謝燁在旁邊也不住地幫腔。也許是顧城後來不斷遊說起作用,閔福德教授決定邀請麥琪來新西蘭。他讓我翻譯一封邀請信,請麥琪參加1989年十一月在新西蘭南島基督城舉行的一個中國文學研討會。不料幾個月之後,中國發生了「六四」事件,研討會取消。後來系裡也發生很大變化,閔福德教授生了一場大病後不久,也辭職遠走法國南部一個小城專事《聊齋》的翻譯。麥琪後來於1990年七月來新西蘭,是顧城、謝燁出的錢請的,算是私人旅遊。

我在1992年十一月離開奧克蘭大學,後來在新加坡工作了兩年,再後來到悉尼工作並定居下來。我是在悉尼見到麥琪,這是許多年以後的事情了,而期間更發生了許多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變故,其中最嚇人聽聞的是發生在1993年十月八日的顧城砍殺妻子謝燁然後上吊自殺事件。而這一切麥琪逃不了干係,雖然事件發生時她已經和澳洲西人男友離開了奧克蘭到了澳大利亞的悉尼。

顧城殺妻後隱居悉尼八年

麥琪在悉尼隱居了八年,才在悉尼文壇公開露面,讓多年來只聞其人不見其人的本地作家、詩人同行們第一次親睹芳容。那是2002年三月十日,在悉尼市中心「文華社」,悉尼作家協會為她的長篇小說《愛情伊妹兒》舉行新書發佈會。1963年出生於北京的這位女人,現在自稱為「麥琪」,即將四十歲,已不再年輕了,又經歷了太多的變故,早年那副清純樣子已了無蹤影。她像受驚的小鳥,聲音低微,難得發笑,即使笑起來決不敞開,或者更多的是讓人無法忽略的苦澀。在發佈會上,她的發言,吞吞吐吐,欲言又止。陪同麥琪出席發佈會的劉湛秋,更是儘量不引人注目。倒是當時的悉尼華文作家協會會長黃雍廉先生熱情地朗誦了他為麥琪寫的一首詩《愛的歌聲》,其詩不單單是讚頌她的作品,更是讚頌她「心靈中永不熄滅的火種」: 

在感覺上\人生有三種永恆的旖旎\當你出生後第一眼仰視天宇的蔚藍\太陽的光耀\當你第一眼看到海洋的浩瀚\高山的青翠\當你第一次踏入愛情的漩渦\這旖旎\這欣喜\無可替代纏綿地\緊貼在你的心扉\宇宙之大\無非是天地人的融和\依戀\讚歎\愛情伊妹兒穿著紅繡鞋的雙腳\是在初戀的漩渦中追尋\追尋莊子在逍遙篇中找不到的東西\天地有窮盡\愛是心靈中永不熄滅的火種 

黃會長早些時候更為劉湛秋和麥琪寫了一首詩,題為《萬縷情思系海濤》,極其纏綿婉轉,親切動人:

     萬里南飛  /來赴海濤的約會

     海濤卷起雪白的裙裾  /迎你以相逢的喜悅

     年年潮汐  /歲歲濤聲

     你只是想瞻仰那白色的潔淨

     一如一位朝聖的使者

     海濤是你夢境的一口綠窗

     綠窗中有燦爛的雲彩

     沒有什麼比這景象更值得你惦念

     那是由淚水訴不完的故事  /晚妝初罷

     詩篇就從那流光如霽的眼神中流出

     那織夢的日子  /花香月影鋪滿心痕

     天旋地轉  /落英繽紛

     海濤始終是你唯一的牽掛

     慕情生彩翼  /你又南來  /是尋夢  /是訪友

     萬縷情思訴不盡離愁別緒

     杜牧十年始覺揚州夢

     你緊握貼心的千重依念

     醉在  /海濤卷起的雪白雲車之中

     這首詩的副標題是,「迎詩人劉湛秋雪梨尋夢訪友」。所謂「訪友」,就是「萬里南飛」來與麥琪相會續夢,「一如一位朝聖的使者」。此詩寫作之時,麥琪雖然已在悉尼居住了好幾年,但並不為外界知道;他們的悉尼相會,多少是帶有秘密性質的小心翼翼的安排。而黃雍廉會長從一開始,就毫不猶豫地毫無保留地給他們兩人以極大的同情、相助與讚美,並把他真誠的友情銘刻在華美的詩章中。這位來自臺灣的詩人本身很富有浪漫氣質,非常熱情,又講究義氣,對他們兩位異常曲折的愛情故事後面那個巨大的悲劇雖有所聞,但不明底細,而且看來完全不打算探究這場悲劇的前因後果。

麥琪和劉湛秋相依為命

   其實,根據麥琪的回憶,起碼劉湛秋第一次到悉尼與她相見時,其情景並不美麗。這是1994年的一月,劉在悉尼一共住了一個月,可是他們只見了四次面。正如《愛情伊妹兒》說的,「重逢的故事很多,沒有一個故事是這樣麻木的⋯⋯我的記憶裡那一刻的陽光是蒼白無力的。」

   《愛情伊妹兒》出版後,一時洛陽紙貴。毋庸諱言,不少人爭讀《愛情伊妹兒》,是獵奇心理,抱著這個念頭:「顧城遺作《英兒》因英兒的《愛情伊妹兒》得到綴續」。而這,正是最令麥琪痛心疾首。她寫《愛情伊妹兒》就是為了改正在《英兒》裡的「污名」;希望時間能使傳說中的「英兒」成長為一個具有著獨立人格與獨立情感的「麥琪」。這位麥琪,在其後的歲月裡,與劉湛秋可謂相依為命。特別是大概十年前,劉湛秋中風,得到麥琪悉心照料,恢復得很好。可是很不幸,麥琪後來自己也病倒了。

   去年最後兩個月,中國文化圈的一些人士,為紀念顧城去世二十周年,相當熱鬧了一陣子。看來大家著重肯定顧城的天才,因而也降低對他殺妻的譴責;麥琪則被不少人認定是罪魁禍首。現在麥琪也去世了。她的墓碑說,一個美麗、快樂的心靈之旅已經結束;一個自由的靈魂帶著所有的理解和認知飛向來世。剛好我和顧城、謝燁、麥琪、劉湛秋均算熟悉,幾十年裡,他們四人之間複雜曲折的愛恨情仇,以及朦朧詩天才顧城短促的以悲劇收場的一生,一幕一幕在腦海裡掠過。真是悲傷的朦朧啊——就讓我用《悲傷的朦朧》作題,完成我要撰寫的關於他們四人的長篇報告文學吧。

    儘管有許多的不解、紛爭和遺憾,現在,且讓安息者安息。

(本文作者為悉尼華文作家協會榮譽會長、
  澳華文化博物館籌委會召集人、
  澳大利亞華人文化團體聯合會召集人。)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