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虎將衛立煌親共之謎
作者: 新華網

歷史話題

更新於︰2014-05-09 Print Friendly and PDF

編者按:蔣介石在一九四九年最後一天的日記中反省在國共內戰中軍事失敗時寫道:國軍兵力在戰場上的損失佔十分二,投降佔十分二,逃亡佔十分五,來台佔十分一。張戎在其毛傳之《第29章:蔣介石失去大陸》中,詳細描述國軍四大將領如何裡通中共,助毛取勝。衛立煌是十足的叛將,配合毛「關門打狗」,葬送整個東北。這篇官方報導,是數十年罕見的內幕披露。


●1948 年11-18 蔣介石(中)在北平和傅作義
與衛立煌(右)合影。此時傅已經被迫暗地和
中共談判投誠,而衛已經將整個東北 讓給了共
軍。蔣對衛一味寬容,放他去歐洲。

衛立煌是孫中山的衛士,蔣介石的「五虎上將」,與毛澤東是朋友,曾是被中共通緝的「戰犯」,後來又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終其一生,衛立煌如同一個難解的謎。而要解開這一謎團,須從衛立煌與共產黨的歷史淵源說起⋯⋯

「剿共」遭遇西安事變

衛立煌,字俊如,一九八七年生於合肥,祖父兩輩為貧農。一九一一年武昌起義,不滿十五歲的衛立煌應徵新軍。大革命受挫後,他轉道武漢,加入湘軍,成為職業軍人。後經民主革命人士介紹,赴上海加盟孫中山討伐袁世凱隊伍,成為孫中山的衛士。北伐戰爭中,衛立煌屢立戰功,成為最年輕的「小營長」。

驍勇善戰的衛立煌,多次與紅軍作戰,「剿共」曾給他「榮譽」,也給他悔恨。一九二六年,衛立煌就任師長,但因未出生浙江且不屬於黃埔系,難以得到蔣介石的信任,只是蔣嫡系中的「雜牌」,二人由此芥蒂叢生。儘管戰功顯赫,與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誠並稱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但衛立煌並未獲得實權高官。

「西安事變」前,蔣介石任命衛立煌為「陝甘寧邊區總指揮」,再次充當「圍剿」紅軍的工具。然而,「西安事變」槍響,讓他們成了階下囚。當時,衛立煌南京政府的隨員家眷等四、五十人,被囚禁在西京招待所。

衛立煌知道,自己「反共」聞名,必死無疑。然而,「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共產黨不計前嫌。對此,衛立煌感慨萬端,從此走上人生新起點。

喜結中共高層

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一個月後,更名為第十八集團軍,隸屬司令長官閻錫山、副司令長官衛立煌指揮的第二戰區序列。閻錫山面對複雜局面,將作戰指揮權交給前敵總指揮衛立煌。這樣,衛立煌成了八路軍的名義「上司」。

一九三九年忻口戰役後,衛立煌三次與周恩來聚會。新中國成立前夕,衛立煌逃往香港隱居。周恩來致信說:「你在太原結識的朋友歡迎你回來。」接到此信,衛立煌心領神會,很快成行。

抗戰中,衛立煌還三會朱德總司令,並與劉少奇會面。一九三八年四月,衛立煌受毛澤東邀請,繞道訪問延安三天。毛澤東親設午宴。席間,毛澤東破例飲酒,兩人留下八張合影。衛立煌將其與毛澤東等共產黨人的合影視為至寶,此後長期帶在身邊,一直到在廣州被蔣下令拘押時,才不得已銷毀。

延安之行後,衛立煌廣招共產黨派來的進步學生,連貼身秘書也選擇共產黨人。後來,他甚至通過可靠人士,詢問參加共產黨事宜。

然而,衛立煌這一切,均逃不過蔣介石的耳目。一位少將高參聯絡員告密衛立煌有「親共」嫌疑。蔣派人調查,雖沒確切證據,但終存疑慮,蔣對人說:「衛會打仗,不懂政治。」

一九四一年五月,蔣介石藉口中條山作戰失利,免除時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兼任的河南省政府主席職務,革去上將軍銜,讓其領餉奉養在成都的老母。此時,周恩來對衛立煌說:「你是受了我們的累。」對衛立煌來說,最大的安慰莫過於此話。

歐美考察時密電中共

一九四三年秋,蔣介石請衛立煌到重慶,恢復其上將軍銜,任命其為中國遠征軍司令,一九四四年五月,衛立煌指揮中國遠征軍大反攻。衛立煌親臨前線勘察,其場景被美隨軍記者拍攝,刊登於美國《時代週刊》上,名聲大噪。

抗戰勝利後,衛立煌再次被蔣閒置,蔣介石一心內戰,出資讓其留洋考察。行前,衛立煌安排舊部,為來日東山再起綢繆,另借出洋之機,通過海外親戚與中國共產黨聯繫。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衛立煌一行四人,由上海啟程,經日本到美國。一九四七年春,衛立煌離美赴歐。始到英國,夫人韓權華便致信在法國的姨侄婿汪德昭。汪是 中國留法進步學生領袖,與中國共產黨有秘密聯繫。到巴黎後,衛密約汪德昭,一見面便開門見山,請其儘快與中國共產黨聯繫。

暗助中共遼瀋之戰

衛、汪相見恨晚。衛立煌執筆寫下致中國共產黨的電報,主要內容是:我意儘快結束內戰,決心站在人民一邊,與「有關方面」合作,鑒於當前環境險惡,希望絕對保守秘密云云。不久汪德昭轉告衛立煌,電報已通過某國,轉到「有關方面」,對方希望衛立煌選擇時機,做有利於革命之事。

不出衛立煌所料,一九四七年十月,蔣介石催衛立煌回國。衛立煌到瀋陽,即收到汪德昭來自巴黎的密電———「前次在巴黎發出的電報,已到達目的地。對方有回信,謂可以利用目前情況相機行事。」

衛立煌就任「剿總」要職,但未起義,一直是歷史之謎。只有瞭解內情的人才知道,衛立煌難以全權調動部隊,連身邊的警衛團都難以指揮,而衛立煌的重要舉動,隨時有特務向蔣密報。因此,衛立煌到東北,除要求派援軍外,只能按兵不動,故意貽誤戰機。

一九四八年十月二日,蔣介石飛抵瀋陽,召集師以上軍官訓話,大罵東北將領消極避戰。蔣介石還拋開衛立煌,親自指揮。此時,被困錦州之敵急盼瀋陽救兵, 而衛立煌始終按兵不動。十月十四日,人民解放軍攻克錦州,國民黨守敵范漢傑以下十多萬人被俘。此後,長春守敵迅速瓦解。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共公佈國民黨四十三名戰犯,蔣介石名列榜首,衛立煌被列第十三名。其實,中共此舉頗費周章,意在對衛立煌保護,否則會加重衛立煌「通共」嫌疑。也正因如此,衛立煌才躲過殺身之禍,被蔣軟禁南京。逃離魔掌後,取道上海,衛立煌乘英輪抵香港,此番險惡歷程,成就其又一傳奇。

(原載二○一○年十一月二日新華網。大小標題與內文,本刊原文照登)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