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者,謹防零和遊戲
作者: 許衍令

中國崛起透視

更新於︰2014-05-08 Print Friendly and PDF

網上有人就北京《環球日報》關於香港「佔領中環」一事暗示要出動駐港部隊作出反應如下:「香港之事,切不可出動駐港部隊,甚至不能威脅出動部隊。此言一出,民意洶洶,不可抑止也!環球是在息事還是挑事?!若釀血案,國際制裁紛至,脆弱的中國經濟還能承受這一擊嗎?慎之!慎之!」

按照基本法的規定,駐港部隊是為了保衛香港不受外國入侵。而香港的治安主要是依靠香港警方來維護。不管所謂佔領中環的行動如何發展,當局現在就揚言或由官方媒體如北京的《環球時報》、香港的《文匯報》、《大公報》撰文暗示,甚至更由香港左派頭面人物如香港工聯會主席鄭耀棠明確表示,如佔領中環的組織者不懸崖勒馬收回行動計劃那就出動部隊等。

威脅恫嚇佔中實屬下下之策

這樣公然的威脅和恫嚇在政治上和策略上非常不智,實屬下下之策!任何期待佔領中環的組織者,聽到這種威脅恫嚇就會改變主意收回計劃的想法,那就太一相情願,也太低估了這批由律師、會計師、建築師、工商業者、宗教界人士等中產階級和大學教授、大學生、高年級中學生等精英組成的佔中人士的智慧和決心了。

佔領中環的計劃由來何在?因為中央現行的對香港的政策明顯有違鄧小平早先對此問題的承諾,即香港回歸後繼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行政長官由港人普選產生並且由中央政府任命。同時,由於北京聽信了對香港社會不正確的匯報,誇大了所謂 「敵情」 ,使得北京對於香港推行了一套越來越左的政策,加深了社會的矛盾和對立,分化了香港的社會各階層。更使港人和北京日趨離心而漸行漸遠。回歸以來,民調顯示港人對於特區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大大減低,各種抗議和示威活動幾無日無之——社會不滿的焦點已經聚集到2017年的雙普選上面。

北京操控香港的內部事務,在特區政府中安插自己人,公開揚言要成立第二套管治隊伍來和特區政府分庭抗禮!特別是在行政長官的選舉上已經到了寸步不讓的地步!

釜底抽薪的辦法是中央政府或由特區政府與佔中派真誠對話,提出真正可行的方案來協商以求達致雙贏。人們不明白的是和台灣可以談判,連改國號換國旗均能考慮,尚且不斷地釋出政治善意來統戰他們,用經濟手段來收買他們,並一再承諾只要不宣佈獨立就不會動用武力,何以對香港卻動輒要聲言動武?為什麼對已經回歸了十六年,被英國人殖民統治了一百五十年的香港,就不願給予同樣的善意和耐心呢?

多數務實的香港人認為鼓吹港獨的人,不是白痴就是精神病,他們深信所謂「港獨」是何等的不合實際和匪夷所思!這些善良的港人,他們需要的僅僅是專業的醫療照顧和人道關懷!不相信誇大三兩個激進的年輕人打出當年港英旗幟就是「港獨」,他們只是對現實有所不滿而緬懷過去而已,根本不值得重視。

如果雙方不妥協可能的後果

如果雙方,我指的是佔領中環的組織者和中央政府均不能或不願意妥協,找到一個圓滿的解決之道,也許軍隊將不可避免的上街驅散或者鎮壓民眾,甚至可能發生了不幸的流血事件,那局面就不是任何人或組織所能夠控制的了,而且這將可能會導致以下可能的結果:

(一)中國政府宣佈停止執行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協議,並通知聯合國備案。

(二)宣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解散,行政長官和政府主要官員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

(三)宣佈解散香港立法會和行政會議以及各級議會。

(四)宣佈立即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憲法,以及一切國內的法律和各項法規,各級法庭由中央指派法官進行審判。

(五)取消聯合國和各國駐香港的領事館或辦事處等外交機構,同時也召回香港的一切駐外機構。

(六)取消「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啟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七)取消香港貨幣改用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

等等。以上情況純屬假設,但是決非毫無根據。

這難道是所有的政府官員和政治團體及政治人物所希望的結果嗎?正如一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所帶來的不幸、災難、傷害、痛苦至今無法消除,留下的後遺症至今沒有解決。如果在香港問題上當局不小心謹慎的面對,那麼所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恐怕就絕對負面甚至難以想像了。有人說今天香港的局面和八九年五月極為相似,是否會循以下程式發生演變——

合理訴求開始,官方不為所動,學生行動升級,官員誇大事實,拒絕真誠對話,高層下令鎮壓,學生血流成河,全球極為震驚,國際一致制裁,結果後患無窮。

目前發展已接近第,那下一步怎麼進行就看當政者的智慧了。請執政掌權者冷靜思考小心決策為宜,不可掉以輕心自以為是!不能迷信武力不計後果!否則,玉石俱焚,一場零和對決!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