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摧毀壟斷促進改變
作者: 昝愛宗

中國崛起透視

更新於︰2014-04-06 Print Friendly and PDF

中產階級是中國大都市最穩定的群體,他們想著如何用商業影響中國和影響政治,或許市場經濟所帶來的「和平演變」更能讓中共接受,付出的代價也最小。


●中國已經有了一個不可忽視的中產
階級,他們高度享受著社會財富的積
累。但政治意識的覺醒卻很低俗。

最近,和一位香港朋友聊天。他說在電視上看了一個小時的《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問我,真有那麼幸福嗎?家居那樣時髦,人物還很逗趣的啊。我生活在大陸,這種電視劇多了去了。這套戲我也只看了一些片段,太長,三十多集。我告訴朋友說,這戲反應北京中產家庭生活,還算靠譜。不過,別忘了它是一套「喜劇」,那些笑料可別太當真。由此,引發我對中國經濟社會生活,發生的一些變化,說說我的看法:

中國中產階級的富足前所未有

大陸中產階級,眼下所享有的富足的物質生活,可能比美國人還優越,諸如沒有花錢買不到的奢侈品,沒有花錢消費不到的享受和服務,雖無公平,也缺少正義,但這種城市化之後的居民生活富足程度,可能在此前一百年的中國史上都是聞所未聞的。

共產黨執政之初,確實是「無恆產者無恆心」,人們苟且在階級鬥爭和社會混亂中,保留一命實屬萬幸了,誰還敢嚮往資產階級享受的富足生活?隨著毛澤東的去世,鄧小平出道,這一切就很快實現了,尤其是城市化的今天更甚。且不說中國有多災多難的一面,但就大都市裡平常生活中的「舞照跳,馬照跑」來看,中產階級群體是大都市最穩定的群體,他們有龐大的私有企業、家族經濟,他們在起著穩定社會的作用。當下,他們在想些什麼,在做些什麼,決定著未來中國政治轉型、社會轉型的順利與否。

中產階級對和平演變有深遠影響

中共統治中國六十五年來,到了今天,到處挨罵,「反共」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敏感事了,共產黨自己的黨員也經常用嘴巴「反共」,不會讓人覺得奇怪,這也許與「把權力關進籠子裡」的常識普及有關,薩達姆、卡扎菲的不可一世與暴亡,奧巴馬的怯懦和步步受制,陳水扁的受審與入獄,民主和專制兩種制度所傳遞的資訊無一不是「權力都是靠不住的」。共產黨執政也並非一成不變,成王敗寇那一套也不管用了,共產黨的道路、理論、制度「三個自信」也不過是打腫臉充胖子而已,它的影響不是越來越大,而是越來越小,當人們不再在乎它時,它已經徹底失去了自信。對於大多數中產階級來說,做好自己的事情,讓中產階級影響越來越大,就是對中國將來和平轉型的最大貢獻。

在中國做生意的人多,真正張口閉口言必「習近平、周永康」的人,在人群中並不常見,我曾在一些聚餐會上與朋友們交流,類似話題並不能激起更多人的興趣,這說明中國當下漸漸步入商業文明所塑造的正常社會了。因為對大多數人來說,罵共產黨不能當飯吃,每個人該幹嘛還要繼續幹嘛。關心政治並參與政治的人在人群中只是少數中的少數,受理想主義薰陶的「革命者」更少。

那些房地產商,仍要繼續造房子、賣房子;辦實業的還要繼續融資擴資賺大錢。人們對於金融、投資領域以及享受高品質生活等話題的興趣,要比關心周永康「你懂的」這一類敏感話題要多無數倍。當然,如果非要把類似「反共」的話題當做必要議題,會有一些精英或商業老闆會說,共產黨執政確實越來越不是東西了,但你又拿它怎麼辦?你就當它不存在吧。既然你眼下不能馬上改變它,那就先改變眼下能夠馬上改變的吧。 

市場經濟和城市化的成功不可低估

近十年的城市化進程,可以讓我們看到市場經濟的成功,確實讓人們的生活水準得到了大幅提高,就業率也提高了。社會進步的一些改變,共產黨執政沒法改變,市場化就能能改變了。值得一提的是有大量的企業老闆通過資金和技術改變了一些他們所能改變的一部分,例如都市裡比比皆是的私立學校、教育培訓機構,起碼改變了官辦學校一統天下的格局。在二○○八年汶川地震時比學生跑得還快的中學語文老師范美忠(網稱「范跑跑」),曾公開為自己先跑、「先救自己」的行為辯護,假如他在官辦學校早就被開除了,可他在私營學校,至今安然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私立學校,至少讓黨化奴化教育要減少很多,課堂教育也有了更多的自由。

互聯網、手機普及,革共產黨的命

有市場化主導的資訊技術革命,手機的普及和微信的即時使用,讓資訊、圖片、視頻的傳播與分享有了廣闊的平台,雖然不少人通過網路諷刺政府的無能,但多數人是利用互聯網改變自己的命運,增加自己的財富,讓自己先富裕起來,讓商業更加自由,讓有契約精神和規則意識的市場經濟更加深入人心。網上銀行、電子支付,比比皆是的網店、網商,還有快遞物流,無一不是借助互聯網的壯大而壯大,共產黨的作用在互聯網時代的影響就像把石頭變成沙子一樣,漸漸渺小了。

共產黨可以壟斷郵局,要求不要郵寄所謂「反動材料」,但它無法壟斷比郵政強大幾百倍、幾千倍的快遞物流。在快遞物流領域裡只有商業,沒有意識形態,沒有對所謂「反動材料」的政治審查;只有市場化,沒有階級化。既然在校大學生的髒衣服可以用快遞寄回家讓媽媽洗好再快遞回來,既然快遞不對快遞物品進行任何政治審查,那麼快遞也可以用來遞送「還劉曉波自由」、「勸共產黨下台」、「平反六四」的文化衫,遞送《零八憲章》和《劉曉波文集》(當然此舉可能會帶來一些麻煩,甚至被沒收),這說明市場在資源配置上起「決定性作用」,而不是「黨」在起決定作用;市場化所帶來的「和平演變」,比任何流血革命所帶來的和平都能持久。

互聯網自由競爭足以摧毀國家壟斷

私營經濟所帶動的電子商務產業,支撐了無數個電子銀行及實體銀行,資金流龐大,支付也非常方便,一個微信的三維碼,網友們簡單掃一下圖,就可以瞬間支付成功,不管是來自法國的LV包,還是美國以及港台出版社出版的反共期刊、反共書籍電子書,都可以電子支付,購買,下載,然後還能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有興趣的話自己彩打出來,裝訂成一本書,這又算什麼難事呢?

沒有互聯網的技術推動,哪有市場經濟如此繁榮?電子商務、快遞物流,帶動了多麼大的社會就業,以及背後眾多實體經濟的新生,這都是資訊技術帶給中國人的益處,這些益處與中共的領導與治國能力無關。無論中共是否存在,互聯網對每個人生活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了,中共也無法改變了。特別是那些官方所保護的專營及壟斷行業,則漸漸衰敗了,比如郵政業,民營快遞公司順豐完全可以兼併它;如網上書店,民營的亞馬遜卓越網、當當網、京東網,幾乎可以消滅中國官方任何一家大型連鎖書店。

至於新華書店為什麼還沒有被消滅呢?這乃是因為官方壟斷新華書店,保護落後的新華書店,政府特別許可新華書店壟斷全國所有大中小學的教科書和各類教材銷售,還壟斷文件、法律、政府公文的專營,沒有這些壟斷,這三家網上書店完全可以吞併中國新華書店。再如紙媒體和出版社,在官方保護之下,不但要繼續餵奶,還有默許它上街乞討,導致眾多紙媒體和出版社普遍存在賣版面、有償新聞以及靠買賣書號維持生存,這是多麼可憐的光景。假如把中國的一百個出版社賣給騰訊、百度這兩家網站,至少可以馬上改變出版社靠買賣書號維持生存的現狀,而且還可以很快扭虧為盈,把出版業做活做大。

不能忍受「人人都講政治」

市場化經濟,就是讓各行各業起步平等,自由競爭,自強不息,而不是靠餵奶、輸血維持生命。換句話說,鄧小平之後,是市場化在改變中國,讓中國人富裕起來的是私營民營經濟,而不是共產黨——共產黨不過是放權不管了,經濟就很快自由了。特別是當今互聯網時代,黨不管或少管的行業,比如快遞,比如私立教育產業,越來越繁榮;而黨管的行業,比如郵政業和新聞出版業,則是越來越衰敗,雖然其中也有互聯網對郵政及新聞出版業的影響,但歸根結底是壟斷並沒有壟斷出來效益,這些行業也沒有真正市場化,一旦真正市場化,比如解除報禁、網禁,傳統的新聞出版業和新技術的互聯網結合起來,誰還會說傳媒沒有活力、沒有希望呢?

執政黨的失敗,政治上的混亂,領導人的貪腐,以及無所不在的官僚主義,令包括一些社會精英和商業成功人士的在內中產階級,對這個黨表示失望,他們沒有公開表達出來,並非不討厭中共的專制和無能,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更不能忍受的是「人人都講政治」。全民講政治是一個很荒唐的社會,政治都是很骯髒很黑暗的,一個共產黨就夠煩的了,再換上來一個共產黨豈不要更煩?一個瘦豬養肥了,再換上一頭瘦豬來,從投資成本來算也不划算;有這一黨就夠了,只能慢慢忍受它,直到他到頭的那一天。

以商業促成政治制度的讓步

據個人觀察,還有一些中產階級有這樣的思路:你說共產黨不行,你上來就比共產黨強嗎?共產黨的命運由共產黨自己承受,我們要先幹好自己能幹的事情,特別是利國利民的實業。一大部分已經富裕起來、收入居中上等的中產階級,已享有足夠強的消費能力,保持著高品質的生活方式,這些人並不熱衷於政治反對,只要他們還能承受,就不會急於參與政治反對,因為市場化之後,共產黨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商業,甚至願意為商業付出代價,制度就可以隨之作出讓步,這也可能是將來中國制度轉型不至於陣痛的理由。對於大多數中產階級來說,自由和財富的保障最為重要,只要保持這些,哪管是共產黨執政,還是國民黨執政,他們都能接受,而且還會歡迎。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中產階級關心較多的是生活格調,而不是政治格調,他們想著如何用商業影響中國和影響政治,如何讓自己的生活保持高品質,如何使市場經濟社會更加穩定,這是他們所堅持的底線。如果一旦他們不能保持這些,甚至自己家族的私有財富不能保護,甚至再度發生「打土豪、分田地」,他們就不會善罷甘休,率眾上街,出錢出力出人,都有可能。一旦中產階級被「逼上梁山」,人人都關心政治,恐怕比維持共產黨現有的統治更加危險。兩害相權取其輕,或許市場經濟所帶來的「和平演變」更能讓中共接受,付出的代價也最小。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