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權非改革正路
作者: 曉 鳴

中南海

更新於︰2014-02-05 Print Friendly and PDF

中共改革三十多年證明,集權獨裁之日就是改革挫敗之時。身為改革小組組長的習總若無視歷史教訓,走集權之路,恐將中國朝鮮化,惡化已經充滿霧霾的中國政治生態。


●台灣的民主、言論自由
的成就有目共睹。

辭舊迎新之際,中國政局走勢成為海內外媒體關注的一個焦點,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則是這焦點中的指標性人物,這不僅因為他的職銜之多之前所未有,還因為他常出怪招:抓貪官、拘大V,擴大對外武力範圍,鬧得周邊國家神經緊張,不知其意欲何為。中國尚不是一個國民多安居,鄰里多盟友的負責任大國,也不是政治穩定,國策具可預見性的法治國家,政局變數之大不能不令國際社會心存戒心。

習總開市不吉

對習近平的「改革」前景,我並不看好,因為不相信一個熱衷攬權的人會為國民福祉放棄個人特權。目前還看不到習有將中共改革成一個正常民主政黨的舉措,也看不到他有將中國政治生態從人治和黨治轉變為法治的意願。而這些是絕大多數前共產國家和平轉型為憲政國家的前提,也是共產黨重生之路,如在俄羅斯。

習接班伊始,高調批判蘇聯和平轉型之路,不斷加強個人集權,想靠反貪立威,看起來像在以中紀委反政法委,手法還是老一套:先違憲拘押,再刑訊逼供(如薄熙來所說)。習總打老虎矛頭直指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據說早已將周拿下,卻秘而不宣,連反個退休常委的腐敗都如此詭譎,中共內鬥何時能擺脫宮廷模式?習總首創發動駐多國的中國大使公開對日本首相進行文革式大批判,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有損國格,擺明是為轉移內部壓力。

輿論對習總評價分歧極大:全力贊揚的,不足為信;嚴厲批評的,以人權組織、網絡民意和訪民為代表,多有切身體驗;新權威主義者則認為,習集權有利政治改革,頗具迷惑性。

新權威主義幫倒忙

有人以韓國、台灣經驗為例,證明一黨獨裁和強人政治也可以帶領國家走向憲政,試圖說服民眾容忍中共專權。有人甚至將中國改革歸功於鄧小平的強勢,斷言中央權威強時,改革推進就順利;中央權威弱時,改革就陷入僵局;還舉例說,一九九○年代初「面對改革的迷茫,鄧小平不得不再次出山南巡發出『誰不改革誰下台』的最強音,從而避免了改革失敗」,由此得出結論「以新權威主義來突破既得利益阻力,是一條不完美但非常現實的改革路線。」(財新網,劉勝軍)

這是對中國改革開放歷史的蓄意歪曲,掩蓋了鄧小平專權鎮壓造成改革停滯的事實。改革開放是否定文革造神悲劇的結果,民心思變的產物。儘管中共清算毛澤東錯誤捏捏扭扭,嫁禍四人幫林彪,但一九八一年《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仍指出,文革之禍起於毛的「個人專斷作風逐步損害黨的民主集中制,個人崇拜現象逐步發展」;批評華國鋒「在繼續維護舊的個人崇拜的同時,還製造和接受對他自己的個人崇拜」。鄧小平汲取毛的教訓,退居幕後,將胡耀邦和趙紫陽推到改革第一線。

習總似乎並無老鄧般「聰明」,似在步毛個人崇拜後塵,習的「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比華國鋒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人公然論證,習集權是在走「現實的改革路線」,足見今日中共已背離改革初衷,淪為靠強權維繫一黨之私的既得利益集團,蒼蠅老虎充斥其中。習總提出「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治黨除弊方略。這種連小學生水平都不及的空話,卻被中共喉舌當做「一句頂一萬句」的反腐金科玉律,腐敗能不泛濫嗎?

集權乃改革大敵

一九八○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大勢是「放權」而非「集權」,取得成果皆因中共放權:先許農村分田到戶、後放開個體經營、進而允許辦私營公司、引進外資;實行「簡政放權,黨政分離」、拋棄中央計劃體系、放開外貿壟斷權,允許建立市場化經濟特區等。

改革受挫皆因鄧小平不放權,束縛胡趙手腳,有成績歸老鄧,出問題廢胡趙。鄧專權逼退兩任總書記,逐改革精英出政壇,調軍鎮壓民運,導致「改革迷茫」。鄧南巡時已無職無權,一番話就能扭轉乾坤,凸顯中共指定接班人制度之落後:鄧欽定的江總,不怕國民受苦,只怕老鄧翻臉,談何中央權威?

江澤民坐穩大位後,以穩定壓倒一切,拉資本家入黨,鎮壓法輪功;朱鎔基強令虧損國企轉制,造成大量工人下崗。江效法鄧,交班後仍抓軍權兩年。胡溫十年,政改停滯,提出以剝削農民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發展觀,強化國企壟斷,壓縮民企空間;中央府庫充盈,地方債臺高築;維穩經費超過軍費,貪腐大軍不斷壯大。中共改革三十多年證明,集權獨裁之日就是改革挫敗之時。身為改革小組組長的習總若無視歷史教訓,走集權之路,恐將中國朝鮮化,惡化已充滿霧霾的中國政治生態。

台灣經驗  政改楷模

亞洲四小龍的成功經驗不適合中國大陸,因為四者無一是靠殺地主富農、搶資本家立國的共產黨專政國家。它們的經驗恰恰證明,私有制和市場經濟潛力巨大。韓國和台灣從威權走向憲政的歷程更證明,民主大潮勢不可擋。

台灣經驗讓世人看到,敗退台灣的國民黨兌現了其從軍政、訓政到憲政的政治改革承諾。若從一九二八年基本上統一全國算起,到蔣經國一九八七年解除戒嚴,國民黨經五十九年放棄了一黨專制,若除去近半數戰亂歲月,政改見成效不過三十多年。儘管台灣的憲政民主制還不完善,但總統直選、政黨輪替,徹底打破了「中國人素質低,不配享有自由民主」的謊言,證明了國民黨的信念法統因認同普世價值,經百多年反復,仍具生命力。

有人期盼習近平會效法蔣經國。我還看不出有此可能性,因為二者的政治理念無可比性。小蔣乃正牌太子黨,十五歲赴蘇聯留學,畢業於莫斯科中山大學和蘇聯軍事情報局特種學校,加入過蘇共,後被開除。二十七歲回國後,他背棄共產信仰,加入國民黨,主政贛南,政績卓越;在上海「打老虎」,雖敗猶榮。接班後,他勵精圖治將台灣打造成亞洲一虎(ASIAN TIGER),一九八七年解除戒嚴令,開黨禁報禁,啟憲政之門。

台灣自國民黨通過競選重新執政以來,兩岸經貿關係已密不可分。兩千三百萬台灣人對自己的未來格外關注。不少台籍人士,如林毅夫,進入中共體制內,還有的進入中共紅二代所辦「海外媒體」,落地大陸,吹捧中共不遺餘力,攻擊日本和「西方」勝過官媒。

然而,台灣媒體TVBS公布的一項最新民調顯示,64%台灣民眾認為應維持現狀,24%傾向獨立,7%傾向統一。如果只能在統一和獨立中做選擇,支持統一的只有18%,支持獨立的高達71%。這是習近平執政一年時的台灣民意。吃過一黨專權苦頭的絕大多數台灣人,既希望與大陸做生意分享市場份額,卻拒絕與中共統一,寧可維持現狀,因為他們知道,時間在憲政民主一邊。

香港普選特首拷問習總

反觀回歸後的香港,論人類發展指數(人均GDP、人均壽命、教育程度)位居全球第十三(2013),屬於高度發達的社會,在四小龍中僅次於位居全球第十二名的韓國。但七百萬香港市民卻享受不到五千萬韓國公民投票選舉國家元首那樣的政治權利。

中共違背「港人治港」承諾,千方百計為二○一七年特首普選設限,抓住候選人提名權不放。在21世紀的今天還要搞委員會提名候選人的假普選,愚弄七百萬港人。中央大員頻頻放話,強調絕不許與中央對抗的人參與競選,說是在維護《基本法》。但會說的不如會聽的,中共在香港駐軍眾多,並不怕社會動盪,而是怕失去對特首的控制,不相信多數選民會支持中共政策。談到法律,中共歷來修法如換馬甲,政府條例不可勝數,而呼籲政府尊重憲法者卻多有被拘入獄。

習近平若真心改革,支持港人依照國際慣例提名候選人行使自由選舉權是個指標性舉措,不僅可挽回港人與黨中央漸行漸遠的民心,還可為中共政改,特別是選舉改革積累經驗;同時也是對習書記是「身繫群眾」,還是以改革為名「救黨營私」的一個考驗。不過,目前尚無跡象表明,習總有膽識和魄力順應民主潮流放手讓港人通過直接提名普選特首治理香港。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