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撤換總編輯風波內幕
作者: 烏蘇里

熱點新聞

更新於︰2014-02-03 Print Friendly and PDF

全國大飢荒千萬人餓死政要們吃熊掌


●明報老闆張曉卿為馬來西亞華商,因為投機
周永康薄熙來押錯賭注,因此欲改變明報編
輯路向,以取悅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

《炎黃春秋》雜誌去年第十一期披露,在一九六○年正在餓殍遍野的大飢荒之中,中共政要們不但未受飢荒影響,還大吃大喝,山珍魚鮮,不一而足。這篇《大饑荒中的吃喝招待》的文章作者董國和,介紹著名民主人士宋雲彬的日記《紅塵冷眼》(山西人民出版社二○○二年版)。其中一部分從一九六○年二月記至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即大飢荒的中後期。記述當局組織名流政要參觀訪問,宴會之頻、酒肉之豐,走到哪,吃到哪。猶如荒年的「蝗蟲」之行。

宋雲彬身為全國政協委員,有到各地參觀訪問公款吃喝的機會。第一次出訪河南,在一九六○年二月到洛陽,日記說「旅社中飯菜甚佳,不免吃得過飽,有消化不良現象,吞服保和丸,殊少見效。」三月二日:「晚上有宴會,酒有多種、菜亦豐盛,以腸胃不好,不敢多吃。宴會散後有舞會,我不會跳舞,當然不參加。」四月八日:「大會討論,張修竹、榮毅仁等發言。中午有熊掌,乃哈爾濱市委所贈也。生平第一次吃到熊掌,據黃洛峰言,烹煮熊掌須歷時六七小時云。」

一九六二年出訪浙江,一月七日:「在上海大廈吃午飯,有煮乾絲、紅燒劃水等,好極。」(按:兩道淮揚名菜,劃水即魚尾)此行先到杭州,晚到,副省長任一力等迎接,「九時半,吃夜飯,有魚頭豆腐、紅燒肉。」十九日:「晚上,田縣長宴請我們,喝了好多杯山西竹葉青。」二十六日:「上午,參觀金星制筆廠、上海塑膠製品三廠,午飯與聖陶等同吃,飲大麯一杯。二十七日:「晚飯飲洋河高粱。」二十八日:「上午遊虎丘,照了相;看留園、西園,也照了相。中午,地委羅運來書記、市委凡一書記和茅玉一市長請客,座有王亞南、吳強,他們都說宋委員海量,於是大家來勸酒,喝醉了。」

二十九日:「上午,參觀城隍廟豫園,照了三張相。他們招待我們,吃了七種點心:糖粥、蟹殼黃、南翔饅頭、八寶飯、鴨血湯、酒釀圓子、蔥油麵。同徐鑄成一道回上海大廈,縱談為樂。徐去而志行來,作長談,留他吃夜飯,我又喝了紹酒。」三十一日:「下午四時上火車,住五號車廂,一號鋪,與曹傑同房間。晚飯菜甚佳,喝了一瓶半啤酒。」董國和說,宋雲彬日記也記載了當時社會物資的困乏,但權貴們的「宴會卻依然是水陸羅八珍」。他說,這部日記真可謂春秋之筆。

明報張老闆誤投薄熙來圖和諧明報補過

元旦過後,突然傳出香港明報老闆、馬來西亞富商張曉卿因不滿該報新聞報導不合北京口味,太過傾向民主派而撤換總編輯劉進圖,以一貫新聞自我設限的馬來西亞人代替。在香港新聞自由已飽受威脅的今時,明報這一人事變動震驚港人,在該報寫專欄的前民主黨主席李柱銘憤而開天窗。香港壹週刊披露說,張曉卿在薄熙來和周永康如日中天之時錯誤押注在兩人身上,現看兩人倒臺,覺得有負於習近平,因此秘密訪港,擺出強硬姿態,決意派遣其馬來西亞心腹空降明報,和諧明報以向習近平效忠。

報導說,張曉卿與薄熙來的關係,始於八十年代,當時張出生地砂拉越政府希望進軍中國,派出靠木業興家的張曉卿打先鋒,張成功地在薄熙來主理的大連投資做木板,他的華文報《星洲日報》曾予以報導。並引述薄熙來擔任重慶市委書記時,自稱「我跟首席會長(世界中文報業協會)張曉卿認識多年,我們算是『同志』了。」壹周刊說,是張曉卿的《亞洲週刊》在○九年二月,率先提出「重慶模式」這個詞彙,紀碩鳴撰文,大讚薄熙來領導的重慶在金融海嘯後,以內需促經濟增長、加快城鎮化、維持低稅率等措施,「重慶的創新思維成為中國抗擊金融危機的新路徑。」

《亞洲週刊》的報導,隨即引來重慶媒體及中國新聞社的呼應,引用「重慶模式」乘勢吹捧薄熙來。之後薄推唱紅打黑,紀碩鳴又再寫道:「今天,重慶『打黑舉紅』,是要重拾共產黨的理念和對人民的承諾,倡導富民、公平、公正旗號下的『紅色 GDP』」。

同時,張曉卿出任首席會長的世界中文報業協會年會,○九年選擇在重慶舉行,張曉卿與薄熙來同場談及華文報業,張讚揚薄具「對新聞專業高深和優渥學養」。張更與鳳凰衛視董事長劉長樂,響應國務院僑務辦的建議,成立「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與重慶建立緊密聯繫。聯盟成立兩年後,二○一一年選擇在重慶舉行大會,六百名出席會議的海外華文媒體話事人,與薄熙來同台唱紅歌,不單張曉卿、劉長樂,還包括今次《明報》換總編輯的其中一個關鍵人物、替張曉卿打理北美業務的呂家明。唱完紅歌,張曉卿又獲安排參觀王立軍主政的重慶公安局,獲美女巡警送禮。

張曉卿同時宣佈其常青集團投資重慶南岸區,興建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總部,他旗下的媒體王國日後亦會在該處設辦公區,《新華社》引述投資額達百億人民幣。當時薄熙來的手下、重慶市長黃奇帆,更親身見證張曉卿與區政府簽約儀式,張曉卿在該場合讚揚薄熙來的人格與領導魅力。 但薄熙來倒臺後,張曉卿和亞洲週刊立刻大轉彎,猛批薄熙來。張曉卿還署名發表文章,說薄熙來唱紅打黑是開歷史倒車,好像忘記了他自己曾在重慶與薄一道高歌唱紅。

另外張曉卿還與周永康控制的中石油搭上關係,張曉卿在新加坡上市的常青石油及天然氣公司,○七年透過子公司京沃爾德資源,與國企中石油合作開發吉林松遼盆地的石油資源。在吉林投資開發油田。周永康倒臺後,張曉卿在吉林的油田項目,未有如期取得國家批文,正等候北京發落


●維吾爾學者伊力哈木(中)與
藏族女作家唯色和丈夫王力雄。

普世派紅二代秦曉倡言政改出書被封殺

胡耀邦兒子胡德華去年,談到過中共紅二代內主張普世價值的秦曉與頑固維持極權統治的正統派人物孔丹的一場火爆的口角。這位普世派秦曉因為主張政改,在政治觀點上發表的言論與十八大新班子路線不合,被認為是自由派言論,最近遭到封殺,當局下令大陸書店停止出售秦曉的多本著作,尚未出版的書籍則停止出版。

秦曉父親是中共老幹部,文革後曾任中國科學院黨組副書記。秦曉文革前在北京四中讀書,與正統派的孔丹同學,關係相當密切,一同參與西糾聯動紅衛兵。因為根正苗紅,文革後也混得相當不錯,曾任香港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招商銀行董事長。但秦曉思想獨立開放,認同自由民主人權價值,屬少數派。他在清華大學一次演講中說:「我們所講的社會轉型不是中國語境中的國強民富、大國崛起,而是現代性社會的構建。現代性社會的主要標誌是以啟蒙價值,即自由、理性、個人權利為價值支撐的,以市場經濟、民主政治、法治社會為制度框架的民族國家。」他被稱為普世派。

秦曉一直不滿六四後中共的路向。四年前他曾批評中國政府介入市場活動的「中國模式」導致了腐敗等一系列問題。他對理論很感興趣,發表了多本著作探討中國現代化轉型的路向和制度更新問題。一月六日他在紐約出席中國經濟研討會稱,「經濟改革必須觸發政治改革,否則導致經濟改革停滯或失敗。」對習近平十八後的路線提出質疑。北京人士說,他在紐約的這一講話可能被人向中央打了小報告,導致他被封殺。


●有中國搖滾樂教父之稱的崔健(右一)
1989 年天安門運動上廣場支持學生。

習近平鐵腕治疆維族教授伊力哈木被捕

一月十五日維吾爾族學者伊力哈木從家中被帶走,並遭到抄家。伊力哈木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一位立場相當溫和的維族學者,反對新疆分裂,他設立中文網站《維吾爾線上》作維漢兩族的溝通平台,以消除維漢之間的隔閡和仇恨,但因為批評中共的治疆政策,主張維護維族的權益,一直受到當局的監視騷擾。○九年烏魯木齊七五事件發生後,一度被關押。十六日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例行記者會上,稱伊力哈木被抓,是因為警方認為他涉「違法案件」,並指西方國家關注是干涉中國內政。他接受過美國之音等國際媒體的採訪,批評中國政府的新疆政策。據傳被捕原因可能是他接受了外媒的採訪。

對西藏和新疆問題有研究的北京學者王力雄說,伊力哈木始終反對新疆獨立與任何暴力行為,積極推動維吾爾族和漢族之間的友好溝通,被中國思想學術界視為維漢兩族之間彌足珍貴的橋樑人物,被新疆當地人民視為有勇氣的民族代言人,他應該能夠成為未來解決新疆問題的重要民間領袖,在民族和解中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

分析家指,像伊力哈木這樣溫和的維族學者僅因為接受外媒採訪就被抓走和抄家,與習近平去年十二月十九日關於新疆工作重要講話有關。據新華網等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題聽取新疆工作匯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表明確要求,新疆要把著眼點和著力點放在社會穩定上。把維穩「作為第一位的任務」,「牢牢把握反分裂鬥爭主動權」,顯見習近平主張鐵腕治理新疆。現在一批海內外華人正在發起簽名,要求釋放伊力哈木。

搖滾教父崔健堅守原則拒絕妥協上春晚

農曆新年除夕之夜電視觀看中央電視台的春晚節目為中國人除夕夜吃團年飯後的例牌活動,收視率極高,因此上春晚是藝人抬高身價的至為難得的機會,但春晚節目要經過中共文宣管理部門嚴格審查,保證節目謹守中共官方主旋律,因此上春晚也是向官方靠攏的表態。因此不久前中國媒體曝出中國搖滾之父崔健將上今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演出,引發了搖滾教父是否會妥協被體制收編的熱烈爭議。崔健的上與不上,是個好大問題。

一月六日大陸多家媒體報導說,音樂人高曉松在一檔節目中曝料,稱崔健有望登上春晚舞臺,並有可能演唱其代表作《一無所有》,只待節目組的最後審查。搖滾是一種有叛逆風格的音樂,《一無所有》為崔健的代表作,和《一塊紅布》、《新長征路上的搖滾》、《最後一槍》、《紅旗下的蛋》等崔健名曲有很強的社會批判含義。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門民主運動,很多學生是大吼著《一無所有》這首歌走上街頭,崔健還到天安門廣場演唱這首歌慰問絕食學生。因此《一無所有》還帶有天安門運動的聯想。

崔健的歌迷們對此心情很複雜,敏感的《一無所有》能在春晚上與全國觀眾見面,意味這首歌已經脫敏,但這是否也意味被體制排斥二十多年的搖滾教父為上春晚已向官方低頭?隨後美國CNN有線電視臺和《紐約時報》報導,崔健的經紀人向媒體證實,崔健拒絕接受審查,不會上春晚。但同時大陸媒體報導說,春晚第一次聯排後的節目單曝光,崔健《花房姑娘》赫然在列。令人懷疑崔健最終抵擋不住上春晚的誘惑,在審查壓力下低頭,將《一無所有》換成了沒有政治含義的《花房姑娘》。但次日崔健的經紀人通過微博正式宣布:崔健不會上春晚,感謝大家的關注。

正在忙於電影《藍色骨頭》後期製作的崔健,並未接受媒體採訪。《紐約時報》報導,崔健的以郵件回復該報採訪,承認多年來,崔健的經紀人之前對海外媒體說,崔健專輯出版和商業演出都面臨著一些政治壓力,雖沒有明確的禁令,但崔健經常會遇到麻煩。 去年十二月,崔健在接受香港媒體《南華早報》採訪時,曾批評大多數年輕人已將政治遺忘。而崔健的粉絲對崔健堅守原則的最終決定感到鼓舞,稱他是真正的男兒好漢、中國搖滾音樂的脊梁。

青海金銀灘核基地浸滿藏族人民的血淚

佔地一千一百七十平方公里的青海海晏縣金銀灘是中國製造第一枚原子彈和氫彈的核基地,一九八七年停止運作,二○○五年十一月作為宣傳中共的兩彈一星偉業的所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外 開放參觀。

金銀灘原是藏族牧民世代放牧生活的美麗大草原,西部歌王王洛賓的著名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創作誕生之處,一九五八年被選為中國原子彈秘密生產基地,當時有居民一萬九千人。曾在青海公安廳工作過的退休幹部尹曙生不久前在《炎黃春秋》發表《金銀灘之痛》一文,披露為建造這個核基地如何強迫遷走生活在金銀灘的藏族原居民,以莫須有罪名對他們進行政治迫害,甚至集體屠殺。

尹曙生於一九六三年奉命調查一九五八年青海鎮反和移民問題,披露的資料都是他當年親自調查的結果。文章說,在金銀灘選址時候,中共正在青海搞殘酷的牧業社會主義改造和鎮反。文章提到了青海循化縣大屠殺(開放雜誌出版的《班禪喇嘛傳》有詳細披露)和貴南縣大屠殺。後者發生在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三日,中共貴南縣委以學習開會名義將全縣四十二位藏族上層人士和統戰對象騙到一間大房子中,鎖上們,事先埋伏的警察和民兵從窗戶開槍將四十二人集體處決掉。副省長薛克明在政法工作會議上說:「對宗教實權分子、反動頭人,一律捕光,一個不留,一個不放,死,也要讓他們死在監獄裡。死在監獄比死在社會上好。」

在這樣的背景下,又有保衛原子彈實驗製造基地安全的藉口,在金銀灘地區進行社會鎮反,濫殺無辜和野蠻移民就成了必然。雖然當時海晏縣沒有發生所謂的叛變事件,但當局製造了一個莫須有的「以打獵為名的反革命叛亂集團」,抓了七百多藏蒙牧民。判刑是按年齡,年輕人判重刑,因為當局說判輕了,釋放回家後再搞叛亂怎麼辦?年老的,判輕點,因為不到刑滿就可能死到監獄裡。在預審時,殘酷刑訊逼供,整死十七人,整殘四十人。

因為破獲此案在海晏縣造成恐怖氣氛,中共當局開始野蠻強制迫遷。尹曙生說,「當局事先不宣傳、不解釋、不開會、不向群眾當面說清楚。而是下一道命令,限制在兩三天內做好准備,每家可帶三頭牛馱東西,帶不走的扔掉。有的牧民頭天晚上接到通知,第二天早上就得走。全程由警察民兵持槍押送,打罵虐待,死於中途者幾百人。」

文章說,按要求須搬遷一千七百一十戶共9325人,一部分就近安置在海晏縣本地和湟源縣,但安置到祁連縣的四百六十一戶,2183人,和剛察縣的四百七十四戶,2649人,路途遙遠,遠的有幾百公里。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日開始移民,天氣已冷。到祁連的移民在祁連山遇到暴風雪,趕著十幾萬頭牲畜,拖兒帶女,受盡折磨;晚上宿營,幾家住一個帳篷,忍饑挨餓受凍,加上打罵虐待,走了二十六天才到達目的地,不少老人和幼兒死於風雪途中。

這次移民中死人沒有統計。但是從祁連縣移民的名冊上看到,他們一共接受了海晏縣移民一千八百七十九人。這意味著在移民途中,死了三百零四人。牲畜死了二萬頭。到了祁連後,所有的牲畜,被劃歸托菜牧場所用,剝奪了牧民們對牲畜的所有權,牧民成了牧場牧工。移民到剛察縣的那些人,路途中死了四百多人。他們的牲畜同樣被劃歸集體,移民們一貧如洗,靠給牧場打工度日。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