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反共健筆萬人傑
作者: 水橫舟

人物

更新於︰2014-01-11 Print Friendly and PDF

香港報界前輩萬人傑(陳子雋)剛直仗義、嫉惡如仇,曾是頂風劈浪批判中共、反抗毒化香港的勇士,逝世二十五年來,其影響力至今猶存。


●萬人傑50年代與妻子及兒女

近年中共對香港的制肘和影響日趨嚴重,從政治選舉到購買嬰兒奶粉等日常生活問題,香港人都飽受來自大陸的壓力,以致民怨沸騰,激起新一波的反共思潮。在網上討論區,不時有網友提及香港已故反共報人萬人傑,並將他的精警言論上載分享,可見萬人傑雖已離世二十五年,他的名字依然深深印在港人記憶中。適逢近日萬人傑太太何智明從美國回港探親,筆者專訪何女士及多位前萬人協會會員,並齊到萬人傑的墓地致祭,追思這位在六七暴動期間名噪一時的反共健筆。

六七左派暴徒的眼中釘

萬人傑原名陳子雋,廣東番禺人,一九一七年生於廣東。他在十兄弟中排行第五,還有幾位兄弟也在香港從事報業工作,包括六弟子多,為漫畫家,報紙副刊編輯、七弟子龍,曾任職快報編輯主任、九弟子靜,為記者和影評人。一門四傑,成為報壇佳話。

萬人傑的父親三十年代在香港利舞臺任職宣傳畫師,因家貧,萬人傑在廣州廣雅中學初中畢業後便輟學,到香港隨父謀生。一九三三年進《大光報》任校對,那時《大光報》的社長鄭水心對這位勤力聰敏的十六歲青年十分賞識,提拔他為助理編輯,逐步擔任採訪和編輯的工作。香港在二次大戰中淪陷後,《大光報》遷至粵北韶關營運,萬人傑隨大隊北上,擔任總編輯及粵北分社社長。

抗戰勝利後,萬於一九四六年重返香港,先後任職《工商日報》、《華僑日報》、《星島晚報》和《中文星報》,除了負責編務、撰寫社論和政評專欄,他從三十年代後期就開始以「俊人」為筆名,寫了大量文藝言情小說,估計超過三百多本。「俊人」這筆名走紅後,萬人傑五、六十年代與友人在旺角合辦俊人書店。他的多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其中由岳楓執導,樂蒂主演的《畸人艷婦》,一九六一年在亞洲影展中獲最佳編劇獎。

何智明在戰後經朋友介紹,與萬人傑認識,一九四七年結婚,育有一子一女。她形容丈夫個性剛直仗義、不拘小節、嫉惡如仇。一九六七年初,他眼看中共發動文革禍延香港,便棄寫文藝小說,開始用萬人傑筆名,專注在《星島晚報》撰寫《牛馬集》、《左道旁門》等政論專欄,強烈批評中共禍國殃民,煽動香港極左勢力,在港製造事端,破壞社會安寧。那些擲地有聲的文章,迅即得到廣泛支持。他與當時經常在電台節目譴責左派暴行的商業電台播音員林彬(林少波),堪稱那年代的反共健筆和名嘴,亦因而成為左派暴徒的眼中釘。

同年八月廿四日,林彬與堂弟林光海駕車上班途中,慘遭伏擊。兩名扮成修路工人的凶徒將林駕駛的汽車截停後,放火將二人燒死。萬人傑同樣亦接獲死亡威脅,但他堅持留在香港,繼續對左派暴行口誅筆伐。

組織萬人協會反共文章最出色

林彬逝世後兩個月,他針對毛澤東用來迷惑人心的《毛語錄》,出版《萬人傑語錄》與之大唱對台。十一月又創辦政論月刊《萬人雜誌》,邀請漫畫家嚴以敬(筆名阿虫)設計封面,張贛萍、何家驊(筆名岳騫)、程靖宇(筆名今聖歎)、焦毅夫、曾憲光等名家撰文,甫出版,便大受歡迎,銷路節節上升。他不時聯同一些作家與支持者茶聚,研討時政,期間有人倡議成立萬人協會,以團結更多力量。該會於一九七一年九月十八日,日軍侵佔中國東北的紀念日正式成立。

資深會員陳先生表示,讀萬人傑的文章,常感到一股浩然正氣,抒發出自己的心聲和鬱結。協會那時凝聚了各行業市民,人才濟濟,高峰期,會員多達千餘人。萬人傑在一九七五年七月七日,日軍發動侵華的盧溝橋事變紀念日,再創辦《萬人日報》,得到很多會員無私支持,他們除了協助萬人傑處理出版業務,亦定期舉辦有關中國問題的研討會。及發起聲討中共惡行的抗議活動。

一九七五年由大陸移居香港的作家劉濟昆,數年前曾在其報章專欄指出:來香港後讀過反共文章千萬篇,罵得最出色的莫過於萬人傑,他寫得比蔣介石更好,左派寫手望塵莫及,中共實有必要研讀《萬人傑語錄》。他十分贊同萬的說法:「站穩反共立場,但不唱反共八股,也不做罵街潑婦,我們是在人性方面反共,以理性態度反共。」

就在《萬人日報》面世前一年,萬人傑遇到人生一次重大打擊,他的兒子孝昌不幸因癌病去世,年僅廿四歲。何智明表示,一對子女都品學兼優,長女孝晶考取獎學金到美國攻讀物理,之後發展自己的舞蹈事業。兒子在六九年到美國修讀電機工程,抵美七個月驗出患上肺癌,但他奮發自強,一邊積極接受治療,與癌魔搏鬥,一邊努力完成本科和碩士課程,取得優異成績。在逝世前一年多,還回港協助父親籌辦《萬人日報》。

為人積極的萬人傑雖然承受喪子之痛,仍本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以兒子之名,設立助學基金,為有需要的優秀學生提供資助。他並把這次家庭變故撰寫成書,名為《永恆的愛》。台灣中央電影事業公司一九七七年根據此書拍成同名電影,由丁善璽導演,盧燕及賈思樂分演母子角色,獲得第廿四屆亞太影展的最佳劇情影片獎。

萬人傑新聞文化獎頒發十五年

到了八二年中,心力交瘁的萬人傑突然中風,腦部、左手左腳均受影響,迫於退休,專心療養身體,兩年後移居美國波士頓與女兒團聚。何智明表示,丈夫雖身處海外,依然心繫香港,關注中國局勢。在家人悉心照顧和鼓勵下,萬人傑在八七年夏天重出江湖,為美洲版的《星島日報》撰寫專欄,品評時政。

一九八九年北京爆發學潮,萬人傑支持一些學生提出「要革命不要改革」的主張,認為中共黨性殘酷,如果這次民運不能令中共放棄權力,重建政治架構,必會換來鎮壓報復,後果堪虞。他還為此與幾名友好撰〈向北京學生致敬書〉,闡述觀點,在波士頓僑學界支持北京學運的聯會上宣讀。豈料遭到一些左派,甚至是當時滯留美國的大陸自由派人士,包括劉賓雁等抨擊,雙方一度在華文報章上展開筆戰。而往後局勢發展就一如萬人傑所料。

同年十二月底,萬與家人回港探親,寄住在朋友家中。在聖誕前夕的平安夜,他與多名好友聚舊後,或許心情興奮,無法入睡,獨坐在廳中看電視,不久便被發現暈倒沙發上,悄然告別人間。何智明說:「他到底是屬於香港的,直到最後一口氣都要回到香港!」

何智明其後與萬人傑一些在美國的好友,於一九九三年成立萬人傑新聞文化基金會,將萬的遺產每年所得利息收益作為獎金,頒給為中國民主自由奮鬥的人士,十五屆共有四十餘位獲獎者,以表揚他們的貢獻。由於種種原因,基金會已於二○○七年結束。但何智明深信,萬人傑生前追求民主自由、批判獨裁政權的信念,會長存人間。當下的香港,更需發揚萬人傑的不屈精神和鬥志!

http://lowaiming88.blogspot.hk/2014/01/blog-post.html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