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十五年後的變革
作者: 李 言

中南海

更新於︰2013-12-09 Print Friendly and PDF

編者按:本文針對中共政權的壽命,這一久違的爭議話題,提出國情和歷史的分析,認為中共難逃崩潰的命運,時間大約需要十五年,路線圖則是透過紅三代執政實現轉型。


●習近平左轉,妄圖保住紅色江山。
圖為陝西村民祭祀迎神舉的是習近平像。

十月號《開放》雜誌有金鐘先生《六十四年之謎》一文,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共政權對人民造下那麼多罪孽,為什麼還可以這樣「風風火火」地維持六十四年?本文斗膽,試從歷史和現實兩個角度,對這六十四年之謎作一索解。

首先,中共政權必將崩潰。其根本原因,不在其他,而在於當今世界,藍色文明(喻近現代西方的憲政政治、市場經濟、科技革命)已是大勢所趨,憲政民主以及市場經濟的優越性已被歷史所一再證明,成為普世價值,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已是世界洶湧的大潮。日本的明治維新,順應了歷史潮流,終於一敗俄國,二敗大清,就是在二戰之中,也呈一時之凶。我中國台灣也是成功的範例。經國先生開放黨禁、實施憲政的豐功偉業,使台灣民主自由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反面的歷史教訓就是大清。大清決非亡於辛亥。大清之亡,根本上是亡在慈禧之後載灃這個頑固不化的皇族利益集團手上,目光比之慈禧、光緒遠為短淺。他們憲政改革。前蘇聯的垮台根本上也在於前蘇共的一黨專政導致的絕對的腐敗,而習總的「竟無一人是男兒」,只是他們愚蠢的自欺又欺人說法。

破假象:外資撤離,糧食短缺

反觀中共政權,不就正是一個共黨高層大家族利益集團?這個集團,與當年大清的皇族內閣和前蘇聯勃列日涅夫利益集團是一模一樣的專制、貪腐和愚蠢。如此,中共政權豈得不亡!至於大陸其他例如經濟、資源、污染、道德、黨文化,等等嚴重弊病,全是利益集團這個總根子蔓延出來的枝枝節節。觀照歷史和現實,決定中共必然崩潰的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真理。凡真理必定都是非常簡單的。

但為何現在中共政權現在似乎還頗堅挺?這就是「六十四年之謎」了。這裡,既需要破除假象,也需要具體分析。說假象,現在,中共政權早已敗絮其中,只不過靠著宣傳騙人而已。當年薩達姆政權垮台,他們那個宣傳部長還躲在角落裡大放厥詞宣稱「勝利」。試看當今大陸,政治上,薄王事件盡現中共內部的四分五裂。經濟上的敗象更是再明白不過。美國之音最近報導,中國央行和其它金融機構六月份和七月份的外匯佔款分別下降了四百一十二億元和二百四十五億元人民幣,由此得出外國資本正在撤離中國的結論。香港的李嘉誠也在跟進。這是錢荒。而更嚴重的是糧荒!

中共鼓吹糧食九年連續豐收,這恰恰反證了糧荒問題的嚴重性。對中共的宣傳,就應作如是觀。試想,農民都外出務工了,土地拋荒,或者強徵耕地,農用化肥農藥農機價格都在暴漲,政府的所謂補貼既是微乎其微,又還要受到各級官吏的層層盤剝。如此,農民種不起糧食,只好改種還能賣點錢的果蔬、花生等經濟作物。如此,哪來那麼多糧食?更能說明問題的是:糧食自給率已越來越低,現在,僅僅一年進口的大豆就達五千八百萬噸,這不是糧荒是什麼?

百姓特強的忍耐力及小恩知足

但另一方面,中共當前還能苟延殘喘也有一些具體的原因。其中最主要有三條:

首先,這是中國從秦始皇以來二千二百多年的專制統治帶給中共的餘蔭。中國老百姓在二千餘年的專制體系中掙扎,忍受力特強,陳勝吳廣也是到了不造反也是死的最後時刻才斬木為兵揭竿而起的。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專制政治(所謂法家)又披上了儒家「仁政」的外衣,對普通百姓欺騙、麻痹性更大,使他們每個細胞裡都還有「吾皇萬歲」的基因表達。試看直到今天,參觀故宮的芸芸眾生,仍然還不時流露出對皇家的尊崇,「老佛爺」還經常掛在嘴邊。另一方面,現在,早已不是冷兵器的時代,中共有的是坦克車和形形色色更厲害的殺人武器。這就是為什麼各處的「群體事件」儘管越來越多,但都不敢提真正的革命口號,而且全都被中共不費吹灰之力蕩平;星星之火,再無燎原之勢。北韓老百姓處於如此水深火熱之中,金氏皇朝尚且還能維持至今,可見民眾的無奈。

其二,中共三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畢竟也使經濟有了相當大的發展。首先是外資的湧入,再就是土地財政和資源的過度開發(外貿能有如此規模,賤賣傾銷也依賴於此),三是橫徵暴斂重稅重罰,使中共積累了巨額財富,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一點老百姓的生活。政治上,相對於毛酋時代,現在的中共也畢竟被迫實行了一星點兒讓步政策(現在的習總卻在反其道而行之)。 「吾皇萬歲」基因,使他們總是那麼容易地滿足那一點皇賜的小恩小惠。

歷代王朝亡於外患:中共無戰爭

其三,還有極為重要的一點是:在國際和平環境之下,直到目前,中共依然沒有遭遇到實質性的外患或全面戰爭。中國從古以來,改朝換代每每有外患的因素。如前文所述,大清朝之亡,有一個重要的外因:甲午和辛丑。明朝之亡,外患在於滿洲政權。宋朝從建政到垮台都有遼金之患。蒙元時代,中國實際是亡國。有唐一代,安祿山本人就是胡人,「五胡亂華」時期的影子始終還在;平定安史之亂借手於突厥,實際是引狼入室。隋其實亡於文帝和煬帝的對外擴張,其外患是自取的。秦漢則有匈奴之患,「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月黑雁飛高,單于夜循逃」之類的名句反映的就是這麼個歷史事實。

反觀當前的中國,日本、越南、菲律賓、印度除了他們已經實際到手的那部分我中國領土,畢竟不想或還不敢輕易對中國動武。日本是個侵略野心極大的國家(有認為這與他們國土促狹,資源缺乏,而四面環海的地理環境也有關),但,恰恰是美國對日本時刻保持高度警惕,絕不讓它再蠢動。而中共心知肚明,內部民怨沸騰,中華無處不乾柴。今日周邊烽火起,明日內部烈火燃,會把中共燒得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菲律賓等之所以敢於猖狂,他們對中共的軟肋是一清二楚的。釣魚島問題和南海問題,不管雙方如何口誅筆伐以至緊鑼密鼓,其實際內虛都應作如是觀。

以上三條就是六十四年之謎的謎底。

中共最多還有十五年的命!

但如此,則中共政權將跨於何時?垮台的路線圖又如何?這也可以借鑒於歷史並觀照於現實而明白。上世紀五十年代,有一句話在大陸幾乎天天在唱: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這話,其實是對極了。為何?因為:中共政權從一開頭就是蘇聯模式的翻版,即使現在經濟上「改革開放」,其實政治上還是蕭規曹隨,一無變化。你看連「書記」、「政治局」之類的名稱也至今不變。什麼樹開什麼花,開花的季節時辰也大致相同,這是自然規律。蘇共維持了七十四年(1917-1991),中共呢? 到現在六十四年。有人說中共已經改革開放了,與前蘇聯分道揚鑣了。不對!所謂改革開放,說到底就是大清朝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有前四個字,後四個字就難有作為了,洋務運動失敗就是如此之必然。

而當今習總左轉的現實(「改革開放」已到盡頭,又妄圖保住萬世一系的「紅色江山」,除了向左轉還有什麼高招?),所謂的克強經濟要想觸及龐大的利益集團就必定難以推行(試看上海自貿區負面清單越來越長就可明白),而政經背離只會使局面更不堪收拾。至於所謂反腐,中共有幾人不貪腐?他們很明白,反腐必亡黨。現在的反腐,首先是權力鬥爭(試看薄案),其餘也就是七折八扣,稍稍做點樣子平平民憤而已。如此算來,中共也就是前蘇聯的命,也就是七十四年或略多點的命。這「略多點」,還是因為「改革開放」那一點點「貢獻」,算他五年左右(這是中共一屆之期)吧。這樣算來,除去已經過去的六十四年,中共最多也就是十五年左右的命了。而一旦遇上不測事件,例如萬一有外釁或巨大天災,這個壽命只會短而不會再長。

龔自珍有詞曰「無奈蒼狗看雲,紅羊數劫,惘惘休提起」。丙午紅羊劫,當然只是一種讖緯之說,未可全信。但岳飛《滿江紅》詠歎的「靖康恥,猶未雪」就發生在一一二六年,正是丙午紅羊劫之年,徽欽蒙塵,高宗南渡,北宋滅亡,直把杭州作汴州。洪揚的「太平天國」發動之期就在一八四六年丙午紅羊之年前後,洪揚紅羊,諧音也。又,一九六六年文革大亂,恰又是紅羊之年;而下一次丙午,就是二○二六年,距今還有十三年——與本文估計的十五年左右差不多。此處姑且記存。

期待飽受西方教育的紅三代

最後一個問題:中共垮台的路線圖如何?現在的看法有兩種,一是中共內部終於出現戈巴契夫、葉利欽,實現政改,歸於憲政民主;二是人民革命,推翻暴政,開創自由民主新時代。

個人以為,後一種可能很小,而前一種可能終於會出現。為何?最主要是無論民間與官家,都不希望革命造反。歷史的事實是:中國(也只有中國)幾千年「城頭變幻大王旗」,其結果卻始終在原地踏步,甚至進一步退兩步。胡適就堅持認為革命不會造成社會進步。其二,如前文所述,冷兵器時代早已過去,星星之火,已難以燎原。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大陸各地的「群體事件」不斷,但至今沒有提出政治的訴求,也成不了氣候。其三,中國的知識份子,經過「反右」和「文革」,極大部分已經徹底患上了軟骨病,甚至奴顏婢膝,成了中共的幫閒和幫兇(這與抗戰期間漢奸奇多可以相互印證)餘下的即使不願做幫閒和幫兇的,也大多自認運交華蓋,只能躲進小樓成一統,或者拼命算計圖錢財,管它冬夏與春秋了。

至於中共內部出現理智人物,則前有歷史可查,後有來者可尋。戈巴契夫、葉利欽以至現在的普京,都曾是蘇共的大官;經國先生也是蔣門二代;中共內部,老的如趙紫陽、萬里,杜導正,新的如胡德平等共二代,也都在主張憲政民主。溫家寶多次說到不政改就是政亡人息,提倡普世價值。尤其是,即使是今後的紅三代,也已經與毛酋、文革毫無瓜葛,而且他們大多接受過西方的教育與培養,他們之中很可能有人(當然不是薄瓜瓜、李天一這類衙內惡少和蠢驢)會有點理智,會明白唯有憲政民主,才能實現中共與百姓的共處,從而終於仿效經國先生,拋棄毛酋,實現大陸的和平轉型。前蘇聯回歸於俄羅斯三色旗,大陸也很可能是同樣結果。

算命先生有句口頭禪:靈不靈當場試驗;準不準過後方知。作為結束,套用一句駱賓王討武則天檄文的結句:試看下一期丙午,竟是誰家之天下。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