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蓮參選台北市長
作者: 楊憲宏

台灣舞台

更新於︰2013-11-08 Print Friendly and PDF

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的呂秀蓮已宣布爭取民進黨台北市長提名,決心打一場向來是國強民弱的選戰。她提出國際化、建立台北大都會、台灣保衛戰、第三次政黨輪替等參選理念,受到綠營的廣泛重視。


●呂秀蓮(中,戴眼鏡)有信心
挑戰台北市的藍色優勢。現在
國民黨的連勝文民調還是居先。

台北市長的選舉對台灣人來說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 ,台北市是一個基本盤藍勝綠的地方,民進黨陳水扁即使是執政四年,政績滿意度過半,仍然無法連任,選票只拿到百分之四十六,選票相差最多達百分之廿七,蘇貞昌與謝長廷都以相距超過百分之十敗落。十六年來,台北市的藍綠基本盤大約是55比45,最近因馬王之鬥,有可能影響了這個比例,可是到底如何,還需要一次一對一的選戰才看得出來。

而更重要的是,候選人必需有必勝的決心,如當年陳水扁的奮戰精神,還要有堅定的台灣意識,不模糊的對中關係,以及可以被檢驗的政治經歷。簡單說,這一戰不只是選台北市長,更是二○一六總統大選的前哨戰,也是對抗中共大舉侵台的「台灣保衛戰」,特別是在國共同謀「服務貿易協定」的「入島計劃」正在重壓推進的時候,台灣人需要一個長期參政而且可以信賴的候選人,才可能聚集所有的綠營45%選票,並爭取至少5.1%的理性中間選民,過半勝選。可能性會不會發生?這是未來一年台灣最關鍵的話題。

呂秀蓮參選,民進黨眾人熱情支持

前副總統呂秀蓮經過沉思、諮詢與審慎評估之後,她已將戶籍遷入台北市大安區,並選擇在台灣光復節的隔天十月二十六日下午在台北二二八和平公園宣布爭取民進黨台北市長的提名。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也到場致詞,他表示學生時代的偶像就是呂秀蓮,因為她最優秀。台北市長選舉很艱困,但呂秀蓮能 Mission Impossible 變成 I’m Possible!他認為呂所提出的政見都很務實,不打高空,相信她一定都能做到,而出席支持的民進黨公職人員是他最近看到出席最踴躍的一場,預祝呂秀蓮這場選戰一定成功獲勝。民進黨內最有實力的派系大老洪奇昌也到場祝福,一樣表態支持呂秀蓮的參選。

呂秀蓮先帶領群眾遊二二八公園,聽取園內重要景點的文史解說,接著在音樂台發表演說,現場擠滿超過二千名支持者,高喊「當選!當選!當選!」台北市與新北市民進黨黨公職與里長及桃園縣議員數十人均到場支持。這場午會由電影「陣頭」故事主角「九天民俗技藝團」擊鼓鳴金開場,一位山東籍的長老徐立紀爺爺將用台語數來寶,另外客家說唱表演團體也演唱「台北的天空」及客家歌曲「台北樂逍遙」。民進黨15位台北市議員、21位新北市議員、9位桃園縣議員、多位卸任內閣閣員、台北市72位民進黨籍里長及扁友會各會長和社團代表組成龐大代表團前來加油助勢。

破除「少輸為贏」迷思才能贏總統

「台北市有什麼難選?!試一試就知道。呂秀蓮,無情城市歡迎妳踢館!」

這句話是藍營大報「聯合報」,最近在小社論「黑白集」的評論。「黑白集」很清楚的點出了民進黨十六年來的台北市長參選的「少輸為贏」迷思。聯合報引述呂秀蓮的話說,她一直期待蘇貞昌和蔡英文會有一人參選台北市,只要他們參選,她一定成全。「問題就在,蘇貞昌和蔡英文都意在二○一六總統大位,那是更大的盤算;就現實條件而言,兩人對台北市長之戰也缺乏必勝的把握,這才是『綠營在台北市很難選』的迷思所在」。

台北市曾是台灣人出頭天的「政黨輪替」全國第一戰,民進黨推出戰將陳水扁在不可能的氣氛下拿下了市長,四年後,一九九八年,政績斐然的陳水扁卻敗給了第一次參選的馬英九,台北市因而被綠營怨嘆是「無情城市」,可是卻發生了老天「奇妙的安排」,也是因為台北市的無情,才有了台灣人真正當家作主的全國性「政黨輪替」,陳水扁與呂秀蓮在二○○○年一戰當選總統副總統。遺憾的是,十六年來,民進黨始終無法奪回台北市執政權。甚至輸怕了,說「少輸為贏」。

呂秀蓮對此回應說,想選贏二○一六總統,要先選贏二○一四台北市長。她表示,台北市這次一定要贏,二○一六才有可能選贏,呂秀蓮說,民進黨二十七歲了,只有陳水扁選上過台北市長,陳水扁跟她說,誰來領軍,要看大家共同意見,但是一定要有選舉與執政經驗的人來選,「黨中央不要有少輸為贏,一軍怕當砲灰,讓二軍上場的想法」。「台北市有什麼難選⋯」?!。呂秀蓮的話語旋風一吹,從把這個議題從問號變驚嘆號。

強調台北國際化與綠化的優勢

呂秀蓮在參選說明中說,「沒有生命,一切都是空的,所以她認為市民的生命最優先,發展經濟,重視生態環保,提升生活水準,彼此之間要取得平衡。生命平等,台北市固然有全台灣最富有的族群,但M型社會下,弱勢族群的生命更需優先重視」,因此她說,要從台北市開始,重新改造台灣,將台北市定位為「生命之都」,要讓每位市民有尊嚴地生活在這個城市。至於如何改造台北市,讓風華再現,呂秀蓮提出「三化」與「三力」,「三化」」指的是綠化、e化,及國際化,「三力」是生命力、創造力,及競爭力。

她認為,台北市是全台熱島效應最嚴重的城市,綠化台北可以讓市區綠意盎然,更可以減碳散熱降溫。除了增加綠地面積,她希望在台北市遍植花卉,成為「花花世界」,而非「水泥叢林」,並打造台北成為綠健康首都。在網路時代,e化的城市可以增進行政與服務效率,節省市民的時間 ;更快的上網速度及更綿密的無線上網熱點是市民所需要的。此外,雲端運算與電子化政府的結合將創造出閃亮的行政效能和無限商機。在國際化方面,台灣必須全球化,與世界接軌首靠台北,因此全面推動台北市國際化為當務之急,包括:1.設立國際學校,吸引外籍人才舉家來台。2.設立國際學苑,方便外籍人士長短期居住。3.打造台北市成為國際會展中心,吸引國際重要組織及企業來台開會與展售。4.利用世大運的籌備,推展國際禮儀及國民外交活動。5.台北市街道名稱雙語化。6.積極推展國際招商。

主張和新北基隆合併成台北大都會

呂秀蓮也指出,在國際化的過程還要注意到本土化的推展,她的台北百老匯的計劃要讓台灣的傳統的歌仔戲與布袋戲及其他台灣藝文活動形成一條街。她指出,台北市的人、事、物都要去蕪存菁,活化飽滿的生命力。因應台北市人口高齡化的衝擊,必須全力推動安養及長照措施,並培訓「好管家」人才,提供便捷又便宜的「安養安親安居」的三安服務。城市充滿活力,容易激發各種創造力,她將打造一個具有創造力的市府團隊,跳脫既有框架與固有思維,提供創新的施政與服務,帶動富創造力的產業升級,打造富創造力的生活空間。最後,台北市無法自外於全球化的競爭,必需有效整合區域資源,打造成「四生共榮」的大都會,全面國際化,才能具有國際競爭力,而與世界各大都會並駕齊驅。因此她主張台北市應與新北市及基隆市合併,讓北北基合併成為「台北大都會」,才能引領台灣,躍升21世紀新國際。呂秀蓮呼籲,明年七合一選舉,台北市不能輸,如果台北市選不贏,台灣就全輸了。在阿扁市長之後,歷屆台北市長都是「太子黨」出身,他們像是政治權貴的富二代。試問媒體報導民調領先的人,他有為台灣做過什麼事?台灣走進21世紀,台北市還要沉緬在「政治權貴」的封建遺毒中嗎?台北市選民還要繼續淪為「太子黨」的家臣嗎?請市民好好思考這個課題。 

呂秀蓮是一個做事很有脈絡的參政者,不久之前,當國民黨內馬英九急著清除王金平的內鬥時,前副總統呂秀蓮跟幾位綠營的台北市議員到台北市政府,遞交11298份的反核四連署書。呂秀蓮希望串連台北市、新北市跟宜蘭縣,一起推動反核四。希望馬政府別只顧著埋頭處理黨爭,也該抬頭看看人民的期望。十四箱的連署書,工作人員一一清點。在此之前,呂秀蓮已在新北市推動停建核四連署書,被馬英九政府技術性杯葛,她已進行行政訴訟,而且在立法院推動逃命圈公投的條例,也準備打憲法官司告馬政府違憲。這都是她決定選台北市長之前的一枝草一點露。

台灣應走憲政最後一哩路:立憲

她退下副總統之後,並沒退休,反而認真進入民間,了解民怨,反核是她這幾年最重要的工作,她在日本福島核災之後,親自前往日本東北勘察災區,是台灣政治人物深入了解核電禍害的第一人。她的認真大家都看得到。

讓呂秀蓮下決心參選台北市長的原因,主要還是,中國對台灣的野心日益明顯,她可能是台灣目前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有真正危機意識的少數人。現在大多數政客包括民進黨人,不乏有人朝向北京,態度模糊,呂秀蓮則一向堅定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立場,對北京不假辭色,她甚至認為台灣應走憲政正常化的最後一哩路,應該進行新憲法的制定,讓類似馬英九亂政這種問題才有解決的可能性。可是眼見著台北市被「國共平台」任意操弄,她認為如果這一次台北市不能贏,國民黨將會進一步引共產黨入台,台灣就輸定了。換言之不能勝選台北市長,二○一六要如何進行第三次政黨輪替,贏回台灣總統?這是大哉問,值得台灣人民深思。

事實上,呂秀蓮最近在她的辦公室舉行過多場的中國問題討論會,特別是服務貿易協議所涉及的中共滲透統戰台灣問題,她常向來訪的國內外人士,表達她對於台灣處於「最危機的關鍵年代」的憂慮。台北市藍營推出的人選,必然是習近平中意的人選,「如果台北市長被一個跟中國勢力最有關係的人拿下,誰會引清兵入關?用膝蓋想也知,台北市不能再淪陷!」呂秀蓮還說,明年有人想要跟中國主席習近平握手拿諾貝爾獎,結果一定會出賣台灣,這種事絕不能讓它發生,絕不能讓台北市失落!因此台北市之戰是,面對中共與國民黨聯手的「台灣保衛戰」第一場,如果二○一四台北不保,成了「中國台北」,如何在二○一六保台灣?(台灣政論家、中央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