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尋找溫暖的孩子流淚
作者: 姜維平

大陸傳真

更新於︰2012-12-05 Print Friendly and PDF

溫家寶十月在貴州畢節考察調研,一個月後該地發生五個孩子因避寒在垃圾箱裡取暖而死的事件,這個如安徒生賣火柴女孩一樣的故事,是中國貧富懸殊的寫照,也是對溫家寶的嘲諷。


●貴州畢節街頭五個流浪兒童在寒夜中躲進這樣的垃圾桶燒火取暖,
結果中一氧化碳死亡,是中國現實版的悲慘童話《賣火柴的女孩》。

今年十月,總理溫家寶在雲南彝良慰問地震受災群眾之後,六日至七日來到貴州省畢節市考察。他先後到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赫章縣、七星關區、大方縣、黔西縣,深入鄉村、社區、工廠企業,就加快扶貧開發、生態建設等問題進行調研。

據報導,六日晚,溫家寶在畢節聽取貴州省委省政府工作匯報,對近年來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說,近年來,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於貴州發展的政策措施。希望貴州牢牢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著力解決貧困落後這一突出問題,逐步縮小與其他地區的差距,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溫家寶剛走,五個孩子凍死

我相信這些都是真誠的,但是,溫總理前腳剛走,十一月十六日清晨,五名男童被發現死於畢節市城區一處垃圾箱內。省市警方已展開調查。據初步分析,五個小孩是躲進垃圾箱避寒窒息「悶死」的,三天後,官方認定為意外事故。我認為,這既是對畢節官員工作的一個註腳,也是對溫總理的嘲諷。看來,他稱「歸隱山林」早了點,操心的事還多著呢。

  我不知道畢節官員是怎麼向總理匯報的,也無意否定他們的工作,但我不明白,這些流浪的孩子,一定是走了很久,在寒冷的黑夜,太需要溫暖,太需要家人的關愛和社會的關注,所以,仿照安徒生筆下賣火柴的小女孩,自己點燃了早熟的生命,悄悄地走了,他們留下的話題太沉重:在這貧富兩極分化日益嚴重的社會裡,怎樣為孩子們尋找人間的溫暖?

  據報道,十一月十九號夜間,畢節市委宣傳部門向社會公佈了他們核實確認後的五個孩子身份信息:陶中林,男,十三歲;陶中井,男,十二歲;陶中紅,男,十一歲;陶沖,男十三歲;陶波,九歲。孩子們的家就在臨近的七星關區海子街鎮擦槍岩村,他們的父親是村子裡的三兄弟。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唐光星解釋說,直到現在才公佈,並不是故意拖延,而是排查需要一個過程。因為這裡的兒童光七星關就二十多萬,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只有慢慢動員大量的幹部、當地警力來找,最終才找到。

僵化的體制養了太多閒人官僚

我想問,孩子不是黑戶,想必早已進了居民身份證的電腦管理系統,負責外勤的民警坐在那裡,少抽一支煙,手指在鍵盤一動,就能找到,忽悠誰啊?每人的身份證上都有照片,過世的孩子剛咽氣,形容也無大變,掃描一下,在網上比對,怎會難呢?

我分析,他們其實早就找到了,只是礙於輿論壓力,在由誰負責平息眾怒的問題上,傷腦筋,有分歧,走程序,才拖了三天,看來,問題就出在官僚體制上,平時機構重疊,人浮於事,管理兒童的部門床上加床,形同虛設,無所作為,不用說別的,一個小小的畢節市委宣傳部,有幾個副部長?還得出來一個「常務」副部長振振有辭地狡辯,「常務」是啥呀?

請問,如果死的是他親兒子,他能講這樣的鬼話嗎?一下子死了五個孩子,等了三天才驗明身份,還出來個常務副部長,市委書記和市長連個面都不露,真的是厚臉皮,其實,孩子之死的根源就在於僵化而冷血的官僚體制,一個宣傳部養那麼多閑人做甚麼!通通解散吧,把節省下來的錢給孩子們,讓他們上學,讓他們吃飽飯,讓他們穿上新衣服,就不必寒夜裡,自己可憐地生火取暖了。

    據報道,目前,五個孩子的遺體已經在畢節市殯儀館火化。官方的表述是,「五名兒童在垃圾箱內生火取暖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故」,警方並沒有公布案件調查的具體細節,畢節市委、市政府的有關文件用了「嚴肅處理」這個詞,十九號晚出台的處理意見顯示,對七星關區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區長唐興全、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區長高守軍等人作了組織處理,畢節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唐光星說,這是最終的處理意見,但處理人不是唯一目的。

三個代表沒有代表百姓的孩子

我想告訴唐部長,如果這事發生在加拿大,總理不辭職,市長必得丟官,為甚麼?因為人民手裡有選票,兒童得不到應有的社會關愛,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面對的官員不是民主海選的,而是上級任命的,所以,他們只關心兩件事:自己的孩子,手中的權力。前者是掌上明珠,後者是明珠上的光芒。官員大都只想照亮自己,不想溫暖別人。像胡耀邦那樣的清官實在是太少了。

  毫無疑問,並排躺在那裡的五個死去的孩子,不用查身份,保證沒有一個當官的後代,當官的孩子,不論是村長,校長,還是市長,省長,沒有一個孩子會如此遭受社會的冷遇的:不上學,沒飯吃,撿垃圾,夜不歸宿,居無定所,死了才被重視,三天後被定性為意外事故。他們所在學校的老師呢?他們住地的派出所民警呢?他們應當歸口救助的民政局官員呢?他們流浪途中邂逅的長者呢?

等等,想必人們都在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官員和富豪。在這個「官本位」的「一切向錢看」的社會裡,窮人的孩子不是孩子,是垃圾,放在垃圾箱裡;非富即貴的孩子是革命接班人,都放在哈羅公學,放在蜜罐子裡。畢節市委書記等官員不臉紅,因為他們是「三個代表」,沒有代表兒童的義務。

如果我是溫家寶,十月六日,就問畢節市的一把手,你的孩子在哪裡?在海外讀書吧?可惜他沒問,為甚麼不問,是怕人家反問嗎?我不知道,只想勸說當官的,為尋找溫暖的孩子們流淚吧。今日不流淚,明日可能流血,就晚了啊!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於多倫多大學梅西學院)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