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尼克松上鉤

P.519
五·二 ○ 聲明石沉大海後,毛才 …… : 基辛格說:「六月底以前,我們接到了中國方面清楚無誤的信號,他們願意重新打開同我們建立聯係的大門。」 (Kissinger 1979 , p. 509 ) 就在那年六月,由於毛希望用斯諾做中間人,斯諾接到緊急邀請訪華(電話訪問斯諾夫人路易絲, 2000-4-25 ); ▲ 參見尹家民,《黃鎮將軍的大使生涯》,第 205-207 頁。
對尼克松的邀請: Kissinger 1979 , pp. 701-704 .

P.519-521
邀請美國乒乓球隊:
吳旭君,見林克等,《歷史的真實 ── 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的證言》,第 306-310 頁; ▲ 莊則棟、佐佐木敦子,《莊則棟與佐佐木敦子》,第 274-283 頁。

P.521
「令人眩目的歡迎」:
Kissinger 1979 , p. 710 .
「尼克松目瞪口呆 …… 」: Tyler,p. 91 .
周再邀,尼同意: 《周恩來年譜:一九四九~一九七六》,下,第 452-453 , 458 頁。
尼克松簡直興奮得 …… 」: Kissinger 1979 , p. 711 .
見面禮:臺灣: Burr 2002 , Doc. 34 ( 9 July), pp. 12 , 13 ; ▲Doc. 35 ( 10 July,afternoon), p. 16 ; ▲Doc. 38 ( 11 July, last talk), p. 10 ; ▲ 外交部外交史編輯室編,《新中國外交風雲》, 2 , 第 40 頁; ▲ 與基辛格訪華時的助手 Holdridge 的交談, 1998-6-3 ; ▲Mann, pp. 32-35 .
幫中國馬上進入聯合國 : Burr 2002 , Doc. 35 ( 10 July), p. 17 .
把同蘇聯打交道的內容報告中國: Burr 2002 , Doc. 35 ( 10 July), pp. 28-29 ; ▲Burr 1999 ,p. 49.
腳註: Kissinger 1979 , p. 749 ; ▲ 《國際先驅論壇報》, 2002-3-1 , p. 4.

P.522
洛克菲勒:
Holdridge, p. 76 ; ▲Mann, pp. 35-36 .
印度支那問題: Burr 2002 , Doc. 34 ( 9 July), pp. 17 , 18 , 15 , 27 , 33 , 25-26 , 30 , 34 .
撤出南朝鮮: 同上, p. 38 .
不要求中國停止援越 : Burr 2002 , Doc. 35 ( 10 July) , p. 26 .
周恩來敵對口氣: Burr 2002 , Doc. 34 ( 9 July), pp. 26 , 27 ; ▲Doc. 35 ( 10 July), p. 7.
不會侵略別國 / 美國「殘酷」: 見 Burr 2002 , Doc. 34 ( 9 July), pp. 42 , 26 .
「 …… 最暴戾的政權之一」: 見 Walters 1978 ,pp. 518-519 .
「非常動人」: 見 Burr 2002 , Doc. 35 ( 10 July), p. 14 .
「猴子變人 …… 」: 見外交部外交史編輯室編,《新中國外交風雲》, 2 , 第 41 頁。
「梳妝打扮 …… 」: 見 Barnouin & Yu 1998 ,p. 108 .

P.523
「 …… 都當了紅衛兵」:
熊向暉,《我的情報與外交生涯》,第 347 頁。
繼續譴責美國: 同上,第 348 頁。
尼克松到來前的準備: 訪問毛身邊工作人員, 1993-10-22 , 1995-10-24 , 1999-4-19 ; ▲ 張玉鳳,〈毛澤東周恩來晚年二三事〉,見《炎黃春秋》, 1989 年第 1 期。
急不可耐要見尼克松: 同上訪問; ▲ 林克等,《歷史的真實 ── 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的證言》,第 216 頁; ▲Kissinger 1979 , p. 1057 ; ▲Nixon, p. 560 .

P.523-524
毛、尼克松會見:
Burr 1999 a , pp. 59-65 .

P.524
聯合公報怎麼寫:
外交部外交史編輯室編,《新中國外交風雲》, 3 , 第 67 頁。
巴克列: 與巴克列的交談, 1999-3-2 。
霍查給毛的信: AQSh, f. 14, 1971-1972 ,d. 3 ,pp. 48-66 ( 6 Aug. 1971 ) ; ▲Hoxha 1979 ,p. 578 ; ▲ 王泰平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一九七 ○ ~一九七八》,第 259-261 頁; ▲ 訪問霍查圈內人、阿爾巴尼亞駐英國大使 Fagu.

P.525
黎筍說:
Viet Nam, p. 43 .
西哈努克描繪: Sihanouk 1990 ,p. 58 .
中國援越款項 : 王泰平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一九七 ○ ~一九七八》,第 51 頁; ▲ 李丹慧編,《中國與印度支那戰爭》,第 147 頁。
三十一增到六十六 :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當代中國的對外經濟合作》,第 55-57 頁。
馬爾他: Carrington, p. 246 .
百分之五點八八: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當代中國的對外經濟合作》,第 68 頁。
最飢餓的日子: 傅上倫等,《告別飢餓 ── 一部塵封十八年的書稿》,第 9 頁。

P.526
尼克松去上海:
嵇偉,〈我的知青夢〉,見《天下華人》, 1996 , 7 ~ 8 ,第 26 頁。
尼克松等給毛正名 : Nixon to Cabinet, 29 Feb. 1972 ; ▲Kissinger briefing to White House Staff, 19 July 1971 (Nixon Project, President ' s Office Files, Memoranda for the President, Box 88 , File Beginning 27 Feb. 1972 ,p. 10 ; Box 85 , File Beginning 18 July 1971 ,p. 4 ; ▲Judis, p. 338 ; ▲Graham, p. 79).
墨西哥總統: 訪問墨西哥駐北京大使 Anguiano , 1992-11-23 。
澳大利亞大使: 訪問大使 FitzGerald , 1993-1-22 。
田中首相上廁所: 訪問內閣官房長官二階堂進, 1993-2-23 。
加拿大總理 : Trudeau, p. 209 .
「拿破崙的辦法 …… 」: 1973-9-12 ,見 Nouvel Observateur , 13 Sept. 1976 ,p. 24.
英國前首相希思: 訪問希思, 1993-1-5 ; ▲Heath, p. 632.
澳大利亞總理: Whitlam, p. 60 .

P.527
「哲學家」:
Kissinger 1997 ,pp. 28 , 31 .
「搞這些關係 …… 」: CWB nos. 14-15 ,p. 60 (Kim to Honecker, 31 May 1984 ).
和美國聯盟 : 毛, 1973-2-18 ,見 Burr 1999 a , p. 94 ; ▲ 基辛格致尼克松, 1973-3-2 ,見 Burr 1999 a , pp. 112 ; ▲Kissinger 1982 ,p. 47 ; ▲ 王泰平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一九七 ○ ~一九七八》,第 367 頁。 「由美國領導」: Kissinger 1982 , p. 55 .
基辛格對小圈子說: Burr 1999 a , p. 149 .

P.528
共同敵人越共
: Kissinger 1982 ,p. 57 .
桃花運: Burr 1999 a , pp. 92-95 .
尼克松給毛的絕密信: Tyler, p. 158 .
極其祕密的小組: 基辛格告訴中方代表黃鎮, 1973-7-6 ,見 Burr 1999 a , p. 144 。
運核武器到中國土地上: 小組成員 Odeen 致基辛格, 1973-6-8 ,見 Tyler, p. 163 ; ▲ 電話訪問 Odeen , 2003-2-16 。
「自由派呆子」: 見 Burr 1999 a , p. 149 .
「跟法國外交部長說了 …… 」: 見 Burr 1999 a , p. 144 .


P.529
「心臟病」:
參見 Hoxha 1979 ,p. 700 ; ▲ 周恩來對巴盧庫說, 1972-12-1 ,見 AQSh, f. 14, 1972-73 ,d. 11 ,p. 32 ;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不盡的思念》,第 209-220 頁。
七機部: 《周恩來年譜:一九四九~一九七六》,下,第 543 頁。
核反應堆技術: Tyler,p. 164 .
勃列日涅夫警告: Burr 1999 a , p. 143 .
黃鎮在西部白宮: Tyler, p. 162 ; ▲ 尹家民,《黃鎮將軍的大使生涯》,第 295-298 頁。
「你得絕對保密」: 1973-7-6 ,見 Burr 1999 a , p. 143 。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