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為何走向衰落?
◎ 曹長青

歐洲經濟滯緩,人民懶於工作,沉迷於物質主義,信仰危機,有文化傳統原因。盧梭、黑格爾、馬克思、尼采的極權主義思維仍在歐洲徘徊,反映在歐盟模式中。


 統獨之爭,不僅是台海兩岸的焦點,最近歐洲人也為「統獨」而傷腦筋。由法德兩國領銜的統一歐洲運動,最近接連受挫,在主要推動者的法國,公投結果竟是「法獨」佔多數,不接受統一。

 按道理巴黎最熱衷統合歐洲,但為甚麼法國人拒絕了「歐洲憲法」?主要原因在於,在這種時刻,法國人想的不是希拉克(還有柏林的施羅德)要建立「新歐洲合眾國」抗衡「美利堅合眾國」,而是自己的經濟利益,擔心他們的福利等受到原東歐國家影響(波蘭的人均收入僅是歐盟十五國的百分之四十二)所以投票結果越是下層法國人越是反對「統一歐洲」。

 法德兩國領導人致力的統一歐洲運動受挫,亦使他們失去了對抗美國的勢頭,同時再次凸顯了歐洲作為一個整體,脫離美英的價值方向,走向衰落的趨勢。自七十年代以來,歐洲(除英國等外)走了一條和美國不同的道路,結果陷入經濟困境和信仰危機。《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塞繆森(R. J. Samuelson)兩周前的專欄標題甚至用了「歐洲的終結」來描述這種衰敗。

 衰敗的第一個信號是歐洲經濟普遍滯緩。在七十年代,目前使用歐元的十二個國家平均經濟增長率是百分之三,但到了二○○一到二○○四年之間,則降至只有百分之一點二。一九七四年時,這十二國的平均失業率是二點四,去年則昇至八點九。其中最嚴重的是法德兩國,失業率一直超過歐元區的平均數,法國目前是百分之十,德國是百分之十點九,是導致希特勒上台的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大蕭條之後,德國歷史上最高的失業率。

美國人年收入比歐洲多一萬美元
 和美國相比,更可看出這種不同。在過去十年中,美國經濟成長率接近法國的兩倍,是德國的三倍(美國失業率目前為五點三,還不到德國的一半);平均每個美國人比歐洲人每年多出九千七百美元的收入;美國平均每人住房面積七百二十一平方呎,比英、法、德(包括日本)平均每人三百七十六平方呎多近一倍。

 在六、七十年代,歐洲經濟曾強勁增長,後來有了歐盟之後,引導歐洲走向「法國式」的福利社會主義,即高稅收,高福利,低效率,政府控制一切。除了戴卓爾夫人曾大力推行私有化改革的英國之外,整個歐洲基本陷入這種社會主義思潮。

 歐洲走向衰落的第二個標誌是,人口下降。現在歐洲平均每個女性僅生育一點五個孩子,低於可保持人口數量不變的百分之二點一。其中德國的生育率只有一點四,義大利更低,只有一點三。如果繼續這樣發展,一百年後,這個世界就不會有很多德國人、義大利人了。五十年之後,整個歐洲的人口,可能會少於美國。一個國家或洲際的強大,人口是個重要因素。歐洲人口下降的結果,是老年人數激增:目前歐洲超過六十五歲以上的佔六分之一;到二○三○年,將佔四分之一;到二○五○年,可能三個人就有一個老年人。任何國家,如果高齡者佔如此比重,都不會成為強國,因不僅社會沒有創造力,而且國家負擔很重。

 歐洲走向衰落的最主要信號和最根本原因,是遠離上帝,整個歐洲走向非宗教化。據蓋洛普的民調,在荷蘭、英國、德國、瑞典、丹麥等國,每月至少去一次教堂的人不到一成。在天主教的義大利和愛爾蘭,每月去一次教堂的人也不到三分之一。百分之四十八的歐洲人從沒去過教堂;一半以上的歐洲人說「上帝」對他們來說沒有甚麼意義。

面對上帝,歐美人的態度不同

 而在美國,九成以上的人相信有上帝,每月至少去一次教堂的人,是英國德國的四倍。百分之八十四的美國人說自己是基督徒;信仰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等加起來約佔美國人口的百分四到五。據《華盛頓時報》引述的數字,現在美國的二百八十八萬華裔,三分之一以上經常去教堂;在美國的阿拉伯人,只有二成三信伊斯蘭教,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絕對多數是基督徒!

 近年基督教在美國更加興盛,出現了很多能容納幾萬人的「超級大教堂」,宗教書籍的銷售量,比以往增幅百分之四十以上,僅有線電視上的宗教佈道台,就有十幾個。知名宗教家葛培理六月底到紐約佈道,由於人數太多,只好使用「草原公園」,而不是以往的曼哈頓室內「麥迪遜廣場花園」。去年吉普森導演的《耶穌受難記》一上演就票房收入第一,絕非偶然;迄今僅在美國就已收入四億美元(全球近六億),成為美國史上最賣座電影的第八名!

馬克思黑格爾尼采幽靈仍在徘徊
 歐洲經濟滯緩,人口下降,都是信仰危機的結果,正是拒絕上帝,才會沉迷於物質主義,才會懶惰並缺乏公義。德國人平均每年工作的時間比美國人少四百四十一小時(等於每年少工作五十五天)。法國的付薪假期長達近五十天(一年有幾個五十天?)歐洲人不願要孩子,和政府從「搖籃管到墳墓」的福利政策有關(不需要孩子養老);也和那種高稅收和高消費的現實有關,因為它使歐洲人望「子」生怯。

 曾以《知識份子們》一書嚴厲批判西方左派的當代英國歷史學家約翰遜(Paul Johnson)最近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歐洲所以生病,歐盟所以混亂,都可從歐洲知識份子的歷史哲學中找到原因: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所以都從歐洲興起,絕非偶然,它和盧梭、黑格爾、馬克思、尼采營造的那種極權主義思維有關,那就是國家要管制人的一切,今天歐盟的大政府、國營化政策,就是這種思維的變種。而結束這種「思維」,只有根基於英美價值中的那種自由主義力量。

 上個世紀美國曾拯救了歐洲兩次,一次是諾曼底登陸,打敗了納粹;另一次是保護歐洲不被共產蘇聯吞併(馬歇爾援助計劃和成立北約)。這次,美國以自由主義的榜樣力量再次準備拯救歐洲,但歐洲會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