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雜誌獲五項人權新聞獎
◎ 蔡詠梅

香港新聞界備受矚目的人權新聞獎,每年由香港記協外國記協及國際特赦組織評選頒發,本刊今年再次獲獎,受到業界熱烈祝賀。並有首位大陸作者來港領獎。


 香港記者協會、外國記者協會和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創辦人權新聞報導獎,以表彰香港新聞工作者在關注和重組人權方面的貢獻已有十年,開放雜誌以發表於一九九九年的「中共建國五十周年系列」報導首次於二○○○年獲獎後,年年獲獎,從不落空。今年六月十八日在外國記者俱樂部舉行的頒獎禮中文雜誌類別中,開放雜誌又一口氣囊括全部五個獎項(兩個頭獎和三個優異獎),對我們來說一個空前的大豐收,辛苦的付出得到肯定,開放雜誌的作者和朋友也為我們高興。

 頒獎之前,評判之一電視節目主持人,亦是開放雜誌老朋友的毛孟靜小姐就忍不住很興奮地告訴我,你們「開放」的文章篇篇好,我們評判說不錯,都可以拿獎。

 得獎五人中四人都由我代領,頻頻上台,搞得我很不好意思,大會熱烈鼓掌,有的還向我伸出大姆指,朝日新聞、南華早報等一些同行還特別走過來向我道賀。一位行家笑說,你們都拿完,也不留點給人家。兩個浸會大學新聞系的學生還要我談談得獎的感受。其實我只是代表我的同事和作者領獎,獎雖不是我的,但與有榮焉。

 在中文雜誌類別頒獎時,第一項宣佈得獎的作者是茉莉,得獎作品是發表於開放雜誌二○○四年十二月號的《西藏異議作家唯色》,記敘藏族年輕女詩人唯色因探索自己的民族文化而觸及中共禁忌而遭打壓的故事。茉莉人在瑞典。後來聽說,人在北京的唯色在互聯網上獲得此消息立刻向茉莉道賀,說要向她獻上一條潔白的哈達。

 接下來,坐在前排的評判開玩笑說,蔡大姐,不要下來了,你就待在這裡,都是你們的。接著頒發的是開放雜誌作者夏文思的《北京三作家捉放事件》的優異獎。該文發表於今年一月,報導北京著名異議作家劉曉波、余杰、張祖樺於去年十二月十三日同時被當局抓走傳訊事件的前因後果,報導指出胡錦濤上台後意識形態大開倒車,所謂胡溫新政已經破產。

 第三個拿優異獎的是開放雜誌的總編輯金鐘,他人在美國,也由我領獎。他的得獎作品是訪問在美國巴爾的摩做醫學研究的林昭妹妹彭令範:《難忘過去,告別過去》。在看了胡杰的記錄片《尋找林昭靈魂》後,金鐘和我為林昭精神所震撼,在去年七月號做了一個專題紀念這位反抗毛澤東暴政的最悲壯烈士。金鐘為此專門從紐約赴巴爾的摩做了這篇訪問,這是除美國之音外,唯一的一篇對林昭家屬的訪問。

 另外兩項是新聞報導大獎。一個是北京獨立作家劉曉波為開放雜誌去年九月號專題《中國貧富兩極化》寫的一篇份量很重的評論分析文章《權貴的天堂弱者的地獄》,尖銳指出今日中國已淪為沒有社會公正和商業信譽的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其血腥和野蠻,無恥和厚黑,遠遠超過西方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罪惡。

 需要補充的是,劉曉波已是第二次獲此獎。去年他以發表在開放雜誌二○○四年元月號文章《新聞腐敗在黑暗中——中國有償新聞現象和成因》獲人權新聞優異獎。

 另一項大獎是頒給深圳作家趙達功。去年十一月號,在獨立中文筆會的協助下,我們做了一個專題報導《中國獄中作家》。獨立中文筆會有個專門拯救遭受中共文字獄迫害的作家的機構「獄中作家委員會」,他們擁有中國獄中作家的最詳盡資料。身為獨立中文筆會獄委成員的趙達功和瑞典華裔作家張裕聯合寫了一篇綜合報導《中國關押作家世界之冠》。此文得獎卻漏了張裕之名,疏忽出在甚麼地方,暫不清楚,但我在此要向張裕先生致歉,請他原諒。

 五年來以往每屆除本刊編輯,得獎的作者或在海外或在大陸都無法前來領獎,家居深圳近在咫尺,拜大陸開放個人自由行之便,趙達功成為第一位赴會領獎的大陸作家,實在難得。走下台來,香港一些行家抓著此機會正好找他作個訪問。

 人權新聞獎五位中文評委,毛孟靜小姐是非常優秀的資深新聞工作者,是香港家喻戶曉的人物,主持頒獎的湯家驊大律師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亦是香港記協的法律顧問。張炳玲小姐是資深記者,香港記協三屆主席;羅沃啟先生是是香港人權監察總幹事,一位資深的人權活動家;廖珮珊是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主席。

 人權新聞獎評委們此屆給開放雜誌如此殊榮,除了肯定我們多年來對中國人權狀況的深切關注。我個人感覺,也與國際和香港媒體近年對中國人權較為重視有關。代表香港記協致詞的麥燕庭小姐就強調中國人權與香港人的命運實是休戚相關,港人不能獨善其身。

 值得補充一下的是,除了上述已提人士,開放雜誌歷年獲香港人權新聞報導獎的作者及其作品尚有劉友希(二○○○年十月號文章《政府無權說正邪》)、章成(二○○一年七、八、九、十二月連載文章《湖南道縣大屠殺》)、許行(二○○二年四月號文章《大慶遼陽八萬工人大示威》)、王友琴(二○○三年十二月號文章《毛澤東犯下大規模群體滅絕罪》)、蔡詠梅(二○○三年八月系列報導《走訪達蘭沙拉》)。

 中國人權狀況,歷史欠債太多,現實惡劣,紀錄又罄竹難書。就在頒獎禮前,香港新聞界一位資深行家程翔在北京出事,為香港新聞言論自由罩上深深的陰影。任重道遠,對關注人權的貢獻,開放雜誌以區區微薄之力,所能做的其實很有限,得到業界同行的肯定和厚愛,我們深受鼓舞,也祝賀得獎的本刊作者,感謝他們多年來始終不懈地支持我們。作者的支持和同行的鼓舞是開放雜誌艱苦經營十八年至今的最大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