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奧斯陸歸來


● 圖為12月11日由奧斯陸民眾和頒獎禮參與者共同舉行的火炬遊行,要求中共釋放劉曉波。(本刊資料)

前言:獨特的諾貝爾和平獎系列報導

  中國異議作家劉曉波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從2010年10月8日諾委會宣布到12月10日頒獎典禮在挪威奧斯陸市政廳隆重舉行,這件盛事算是畫上一個樂章的休止符。在諾貝爾百年歷史上,在現代文明史上,這件事都只是短短的一瞬間。但是在漫長的中國封閉自守、夜郎自大的千年專制史上,卻是石破天驚的一瞬!它象徵著,中國不僅在物質文明上要和西方先進的科學與經濟體系接軌合龍,在精神上也要和西方倡導的普世價值同步前進。劉曉波正是在中國結束了無法無天的毛澤東獨裁時代之後,尋求國家新的現代定位的一代精英的代表人物。他的智慧、才情和奮不顧身,感動了諾貝爾委員會,也感動了國際社會。追求人權和民主自由的中國人,無不為此感到驕傲和振奮。

  但是,茫茫中國大地,十三億人口,此刻還籠罩在暗無天日的政治高壓之下,全部媒體、網絡、學校和公共場所都鐵桶一般封鎖諾貝爾新聞,嚴禁相關人士出國。連向來對中共采取寬容立場的北美世界報系,都指責北京對劉曉波得獎的反應「近乎歇斯底里」「蠻橫愚蠢、死不認錯」,難怪西方評論將北京政權和納粹政權「等量齊觀」。事實上,雖然北京掩耳盜鈴,但是還是成功地使得很多中國大陸人不知道、不了解劉曉波和諾貝爾和平獎的真相。另一方面,在自由世界,也由於和中國這個巨大的商業實體有了千絲萬縷的關係,受限於利害制約,減弱了對劉曉波得獎的傳播與關注。——這就是我們作為一本政論雜誌對此事件如此關注、一再組織專題報導剖析的原因。盡管在海外媒體的大海中,我們只是扁舟一葉,我們不能放棄選擇的責任。

  因此,本專題提供了這次頒獎禮的各個方面﹕有諾貝爾當局的文件、有盛典的精彩描述、有出席者的現場觀感、有深度的評論。我們相信,這期雜誌連同前面兩期,構成一個記錄這次歷史性的諾貝爾和平獎的史料系列,具有獨特的參考和保存價值。(編者)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