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的正面價值
◎ 金 鐘

  韓戰(朝鮮戰爭)爆發迄今已整整六十年。從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至一九五三年七月為期三年的這場戰爭,令南北韓軍民死亡三百餘萬人,參戰的中國軍隊死亡四十萬人(官方數字十八萬人),美軍死亡三萬七千人,是共產中國史上投入最大的一場戰爭,是二戰之後最慘烈、而又對亞洲、對中國影響深遠的一場戰爭,遺憾的是這場戰爭「尚未結束」,不僅法律上沒有簽訂結束戰爭和約,只是停戰協定,而且戰爭的一方北韓政府的武力威脅政策迄今沒有放棄,赤裸裸的核武恫嚇和最近的天安艦事件是舉世矚目的例證。

  從韓戰六十年紀念活動上,也可以看到冷戰的餘脈猶存。南韓和美國都有隆重的紀念活動,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案表彰當年參戰美軍的英勇犧牲,韓國朝野都感激美國的無私援助。可是,韓戰一方主角北京當局沒有任何官式表示,只有一家雜誌社舉辦一個研討會,「精采發言」卻不予透露。個別學者(沈志華)也只是在文史刊物的英文版上發表一點異見,稱韓戰起因是由斯大林支持金日成不宣而戰入侵南韓所致。中共無意面對歷史的真實,從對天安艦調查的曖昧態度到計劃和平壤合拍韓戰電影,是他們的主流導向。

  朝鮮半島戰後,依據美蘇的協議以三八線為界駐軍分管,一九五○年美蘇撤軍,北韓統一野心勃起,原是南北之爭即使掀起武鬥,也是內戰,何以中蘇大肆介入,尤其是中共反客為主成為戰爭主力?對戰爭的幕後策劃便是數十年的研究焦點,開放出版社二○○六年出版的張戎名著《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已對此作出清晰而可資信的揭露,不僅有蘇聯解密檔案也有中共的許多資料作為旁證。張戎指出毛比斯大林更早支持金日成打南韓,他頂着黨內絕大多數的反對意見和周恩來拍板出兵朝鮮,為的是以百萬人為炮灰,向蘇聯要求軍事工業援建和原子彈技術。在戰俘處理上,毛堅拒「自願遣返」,稱一個也不能放走。在美方堅持下,才有一萬四千人自願去台灣,七千人回到大陸,這些中國戰俘回國後飽受迫害,直到毛死。

  紀念這場遙遠的戰爭,了解其真相,人們可以看到戰後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反對共產極權主義的赤化擴張,付出了多大的代價!美國前議長赫斯特說「三萬六千條生命的犧牲,為了他們並不了解的國度,為了那裡的自由,他們去了。抱着對自由的信仰。」六十年已經證實了美國理想主義價值。大韓民國在戰爭的廢墟上,六十年代已成為亞洲最先進的國家之一,現在仍是亞洲的驕傲,世界第十五大經濟體。如果沒有美國的犧牲,南韓被北韓與中共吞噬無疑,那今天的南韓只是北韓那樣的人間地獄的一部分,九十年代北韓大餓荒人吃人餓死上百萬人,至今當局沒有交待。

  作為中國人的幸運,韓戰爆發第二天,美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保證了兩岸六十年的和平對峙,和南韓一樣,台灣經濟起飛和民主化的成功已成為未來中國偉大的示範。可以想像,沒有美國的軍援,毛周憑借人海戰術,台灣恐怕早已被血洗,被「解放」,連今天做特區的機會都沒有。這是我們對韓戰最重要的記憶。

(2010年6月27日.開放雜誌總編輯)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