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城做得到,北京做不到
許 行

● 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會成為推進南韓民主化的催化劑,但北京奧運不可能。相反中共為求顯示大國崛起的威風,正以巨大投資對奧運和北京作全面控制。

● 香港勞工團體8月8日北京奧運周年倒計時開始之日到香港奧運大樓外抗議中國勞工被剝削。(路透社)

二○○八年北京奧運的周年倒數計時,已於八月八日在北京展開,由此,北京奧運便成了國內外議論的熱點。

七千億巨資辦奧運有政治目的

  北京官方儘量利用奧運倒數這個機會,宣揚自己籌辦此次奧運如何不惜工本投入,以顯示其崛起大國擠身世界的氣派。但反對者認為中國仍然是一個有八億貧窮人口的國家,政府動用七千億人民幣巨資建設奧運各項工程,光是「鳥巢」、「水立方」、中央電視新址、國家大劇院,每項都花費四十億人民幣以上,如此勞民傷財,只益了那些從工程中攫取利益的貪官污吏,而貧民百姓,連教育、醫療和最低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還有什麼可誇耀的。

  對於奧運,在民間出現兩種不同態度,一種是憤激的,主張「要人權、不要奧運」,另一種是理性的,主張「要奧運、更要人權」。劉曉波、鮑彤、賀衛方、沙葉新、胡發雲等四十一位中國著名知識分子採取後一種態度,他們聯名上書,在中國當局提出的奧運宣傳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之後,加上「同一個人權」;也就是說,奧運除了全世界運動健兒所追求的競技夢想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夢想就是追求中國同世人一樣的人權。

  北京官方針對這樣的添加,認為是將奧運政治化,其實真正使奧運具有政治目的,倒是中共自己。中共對奧運投下如此巨大財力和人力,將奧運場地和北京城市面貌塑造得美輪美奐,一個重要政治目的就是藉舉辦奧運之機,向全世界顯示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是一個有實力、傲視第三世界、欣欣向榮的崛起強國,憑此提高國際地位,便利它縱橫捭闔於列強之間;同時也順帶地煽起國內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增強向心力,鞏固其統治。

綠化奧運對北京是艱難的挑戰

  但是奧運集世界二百零五個國家和地區的一萬多名運動健兒於一堂,吸引二萬多名各國記者和新聞從業員,以及幾十萬觀眾到中國。如此龐大的外來人潮湧入,對中共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挑戰。眾所周知,中國存在嚴重環境污染,北京更有沙塵暴的入侵,中國到處有造假的和含毒的食物,中國沒有新聞自由,不允許表達不同意見,更沒有人權、自由和民主。這樣的社會,怎能適應突如其來的幾十萬多數從自由世界進來的客人?

  面對這一挑戰,中共費盡心機,在內蒙古多倫一帶大事植林,建立綠色屏障,企圖減弱北京沙塵暴的威脅,在北京及其周圍加強綠化,搬走一些產生污染的工廠,改造一萬多台燃煤鍋爐,最近更在試行將北京城內車輛減少一半的計畫。官方正在宣傳北京出現藍天的日子已經達標,但國際奧委會卻仍舊擔心北京空氣中微塵太高,足以損害運動員的健康,正在考慮必要時改變戶外運動埸地的計畫;澳洲奧委會也有同樣顧慮,已將原定在北京奧運村訓練的計畫取消,擔心北京空氣污染足以引起運動員呼吸道的疾病。

中共控制能力世界一流

  奧運其實是一把雙刃劍,辦得好,可以顯示國力,辦不好,等於自暴其醜。為了給奧運客人提供清潔食物,北京特地設計整套奧運食品安全監控方案,並在北京延慶建造一個奧運蔬菜基地。為了堵塞外國記者批評中國缺乏新聞自由之口,於去年十一月發表〈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採訪規定〉,允許外國記者只需徵得被訪單位或個人同意,便可採訪。其實這個新規定只是一種裝腔作勢,它僅在生效第一日允許路透社記者訪問鮑彤,此後便沒有新的事例出現,所以駐北京的外國

記者有三分之二認為中國距離國際新聞標準還差得很遠。

  但是對付龐大的外國來客,中共自有一套辦法。首先,它會將運動選手盡量侷限在奧運村和奧運有關的幾個大城市,給他們好吃好住好服務,以贏得他們歡心。對付各國的新聞從業員,中共已準備透過新設的奧運新聞中心,推行所謂「一站式」的服務,也就是將外國記者所需的服務,概由新聞中心統一包攬,甚至連外國記者的住宿、聘用中國翻譯或助理,都由新聞中心提供服務,其中巧妙,就是儘量使外國記者的活動納入中方視線範圍。至於外國觀眾,初到貴境,人生路不熟,等同外國旅客來中國,從旅館到參觀奧運和遊覽,全須依賴中共安排的服務人員服務,焉有不在視線之中。

  那些原本住在北京上訪村的訪民,從現在起已開始大清查,逐批遣返原籍。連北京二百三十九所未登記的民工子弟學校都已面臨被取締的困境,其目的在於逼走民工及其子弟。至於在北京的維權分子和異議人士,一向有公安「照顧」,到時若不被逐出北京,算是優待了。

  中共運用軟硬兼施手段控制人們活動,其能力是世界一流的。

北京無法產生漢城奧運催化劑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說得很坦率也很巧妙,他說:「國際奧委會是一個體育機構,不是一個政治機構。它沒有責任去要求一個國家加快政治變革。」「奧運會不會治病,它只是一種催化劑。很自然的,人權組織以及其他國際組織將利用北京奧運會,讓人們關注他們認為中國應該盡快採取一些改革。然而,如果說奧運會能起到什麼作用,那麼它只能是一個催化劑||促使人們就複雜和敏感的改革問題進行建設性的對話。事實上,在這麼一個高度集中的時段裡,這一情況正在進行。如果奧運的效益會產生超出體育的範疇,將皆大歡喜。」

  奧運會是一種催化劑是肯定的,如果不是催化劑,便不會有「人權奧運」口號的出現。不過這種催化劑在一九八八年使用在漢城同今天使用在北京不同。南韓是全斗煥的軍人獨裁,其社會根柢遠不及中共專政鞏固,而南韓人民的鬥志則遠勝中國,所以一九八八年的漢城奧運能夠發揮促進民主、結束獨裁的效應。同樣的催化劑,在中國,充其量只能提供一個讓人呼喊人權的平台,連羅格所期望的建設性的對話都不可能。

  中國的事,實在無法令人皆大歡喜。